文章痕迹

2021-2-23

初次见到五联凹穴

2021-2-18

初一游玩,又见到五六个五联凹穴,引起了极大兴趣。

2023-1-26

仔细阅读,搜集资料后,大概理清楚了凹穴的分布与意义


概述

目的:明确爻窝的含义阅读: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 九篇系列文章+学位论文

参考资料

系列文章

bg


图一“岩石文

图二泥陶文

图三甲骨文

苏州吴中区天平山“岩石文”

南阳市南召县石门乡寺山“石钺”

南阳黄山遗址出土的玉钺

所谓岩画,顾名思义是“刻在岩石上的画”。它是全世界人民的祖先在几千年抑或几万年甚或十几万年前,汇聚伟大智慧、集中伟大力量,书写在岩石上并留存给子孙的伟大作品、伟大遗产。这些分布在五大洲四大洋的世界级瑰宝,至今尚无公认的断代技术而难以准确查其年轮、定其时代、溯其根源、表其本意、命其真名,因而称之曰“天书”。但,人类追寻历史真谛的脚步从没有间歇,探源文明原史的努力从没有懈怠!多少专家学者穷其毕生精力,艰辛跋涉在读懂“它”芳容芳心的征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纳入世界遗产目录,把一部部“天书”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用这种高端的方式保护一枚枚“世保”。2016年7月15日,我国广西花山岩画成为“世保”库的一员,荣幸跻身为中国第49处世界文化遗产,掀起了中国岩画保护与研究的热潮。

2009年3月,方城籍在外学者马宝光先生回家乡省亲时发现清河乡有岩画遗存。自此始,方城县有岩画、方城县有大量的岩画、方城县有与全世界岩画不同的岩画、方城县有填补中国空白的巨石文化……一幕幕岩画大剧拉开了序幕,国内著名的岩画专家陈兆复、汤惠生、张亚莎、张维华等纷纷前往方城。一次次普查、一次次研讨、一次次展示,让方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披上一层层神秘的面纱。这些成果集中在2012年出版的《方城岩书岩画》一书中。在这部书编著出版时,作为主编,我坚持用书名“方城岩书岩画”,坚定地判断这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

2012年春,我在鸭河工区调研时,发现在这片土地的岩石上同样分布着大量的岩书岩画。这一发现更坚定了我的岩书岩画自信。于是,原来在方城就参与岩书岩画调查研究的李迎年、袁祖雨、孙保瑞、张长运、华云杰、苏玉玺、张东坡、刘东阳、周付祥、吕应然、田播、李显珊等一大批南阳的地方文化学者继续高擎文化大旗,把足迹留在鸭河工区的山山水水,更是把汗水播撒到南阳2.66万平方公里的田间地头。终于,2014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国南阳鸭河工区·世界岩画研讨会”在鸭河工区成功召开。岩画界的世界级大咖——世界岩画组织联合会执行主席罗伯特·贝纳里克,印度岩画协会会长、本迪支利大学教授库玛尔,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汤惠生,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等多位专家云集于此。贝纳里克称“鸭河工区数以万计凹穴的岩画群是截至目前发现最壮观的,当属世界之最,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丰碑”。对他的评价我深感荣幸和高兴。要知道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思维,他的身份说明他走向了全世界的岩画。他的直觉告诉他:岩画解读的答案应在南阳。在这次盛会的宣传片里,我执意把结束语修改为:天眼必将张开,天书必将解读。

寻寻觅觅时光荏苒,岁月的年轮上闪烁着今人与古人相视的光影,镌刻着今人与古人对话的印记,蕴含着今人与古人智慧的通灵。时间进入又一个拐点,2018年月圆中秋,正在单位值班的我,接到张传奇先生的电话,说南阳理工大学葛宝岳先生告诉他,苏州有一个叫蓝玉献的自由学者,一直从事古文字研究,尤其对抽象岩画有独到见解。于是几个电话对接,蓝玉献先生便于次日驱车从苏州赶到了鸭河工区。他带着他的著作《通兑自宜》,在我们几人、十几人的陪同下,开始了他的探索和解读征程。转眼到了春节,蓝玉献带着帐篷、带着妻儿,住到鸭河工区的孟山上,顶风雪冒严寒,与古人对话,与先人沟通。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思考、研究,我们提出“岩石文”的概念,它与甲骨文一样日月同辉。

2019年5月,中国先秦史学会在南阳召开“中华文明探源暨南阳历史地位考察研讨会”。有专家对蓝玉献的解读强烈质疑,但大家对沉寂在这茫茫大地上的冷冰冰的岩石上的祖先“表达”,无不震撼。研讨会认可了我们提出的“岩石文”这个概念,并形成会议纪要。

还是在2019年,这一年的8月,南阳黄山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泥版爻窝,这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关注,并给予深层次的研究与理论探讨。甲骨文之前必然还有文字存在。所以,我们更是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观点:“岩石文”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岩石文”→泥陶文→甲骨文,构成了华夏文字的发展、演变体系。

十多年的心血汗水智慧,十多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十多年的比较、考量、研判,十多年多少个白天黑夜节假日……今天,我们终于敢于、乐于发表这篇文章,即使如此,我们仍然用“1+1=2所以2-1=1”“a=b,b=c所以a=c”的方式方法,将我们对南阳“岩石文”的试读呈现给读者。

南阳“岩石文”的爻窝版

南阳民间有句方言叫“爻窝”,其大致意思为圆形凹穴。广泛分布在南阳大地上的岩画,绝大部分都是石刻爻窝,他们的分布和呈现都有规律可循,有单穴、双穴、六联穴、24联穴,也有满天星似的多穴。这些爻窝是祖先们结绳疙瘩记事之后传承为凿石爻窝记事的方法吗?还是祖先们占卜用的爻?还是祖先们娱乐用的棋盘?还是祖先们的历法?还是……

本文在此不做详论。我们只选取一组爻窝写入本文,故称之为石版爻窝(见图一)。有意思的是,在省市联合考古的黄山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三组烧制成型的陶版,上面有一系列爻窝,我们选取一组写入本文,故称之为泥版爻窝(见图二)。更有意思的是,王掌印先生转我一篇微信文章,是记者李满写的《陕西发现17000片西周甲骨,内容令考古专家困扰多年,这是为何?》文章说,发现甲骨的地方在古代被称为周原,因此这些甲骨被称为周原甲骨。文章内容不多介绍,但我们关注到文章中附有的一图,将它写入本文,故称之为骨版爻窝(见图三)。现在请大家看,仔细地看,想,仔细地想。这石版爻窝因无法断代而无法确定其时间,这泥版爻窝,出土于炎黄时期约5000年~6000年前的遗址,这骨版爻窝出土于西周时期遗址。这些孪生兄弟般的爻窝,跨越几千年是无法争辩的事实,其中有必然的文化传承毋庸置疑,但是这些爻窝不管它的底版如何,他们的基因一致、血脉相同、内涵契合。

南阳“岩石文”的“‘字’‘图’”版

近年来,蓝玉献、袁祖雨、孙保瑞、郭起华、张长远、袁硕、张建国、兰成云、方清亮等一批学者跋涉在南阳的山水和荆棘中,发现许多“岩石文”并精心拓制。本文用列表比较的方式,将这些疑似的十个字(中、人、文、玄、真、夏、王、天、心、目)、一幅图(太极图)展示出来,让这些疑似“岩石文”从甲骨文、说文解字、汉语词典里以及蓝玉献们的解读中闪亮登场,秀出真身。

这些拓片真实地告诉大家它家住何方,处在什么经纬度上,谁发现的谁拓制的,让读者一找一个准。这些“岩石文”也许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许是人为的信手涂鸦,甚或可以怀疑是作者在弄虚作假。但我们欢迎大家在质疑的同时,放下身段、放开步子、放宽视野地到现场研判,更期望大家去南阳的大地找寻祖先的大作。

南阳“岩石文”的“‘悟’‘道’”版

这一亘古天书在中国被发现已超过百年,而事实上对岩画的表述在《韩非子》《梦溪笔谈》《水经注》里已现端倪。这些先人、哲人、学人在考察和研究时,只做了一些数量、形状、分布等规律性判断和推理,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能从他们的认知中找到闪闪发光的智慧表达。

今天,学部委员们、岩书岩画的世界级专家学者们、岩书岩画的国宝级专家学者们,把一束束耀眼的光芒集聚南阳。下面我只把这一束束耀眼的光芒集聚出来,让读者从这些专家们的“悟”中悟出更多的“道”来。

印度岩画协会会长、本迪支利大学教授库玛尔称:“河南鸭河地区的岩画具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最具影响力的岩画。”

2017年5月19日,二月河先生在《南阳日报》发表《鸭河岩画》一文,文章指出“这密码有待人类去努力破解。上天留下了天书,就是让我们读阅的。这和张衡、张仲景、诸葛亮一样,是天赐予南阳的瑰宝呐!”

因此,2019年5月25日至26日,中国先秦史学会主办的“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南阳历史地位考察研讨会”在南阳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宋镇豪等专家学者认定并以会议纪要形式为鸭河“岩石文”立志:“南阳‘岩石文’大量存在,蕴含着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重要信息……”同时,这次学术会议确立了“南阳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的历史定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世界岩画艺术委员会会刊》编委、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汤惠生在《在南阳岩画中探寻华夏文明传奇》中说:“谈到中原岩画,我首先想到的是黄帝时期的华夏文明。黄帝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那么他领导下的文明社会留下了哪些遗迹遗存?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尚不能给予解答。中原凹穴岩画是不是黄帝时期留下的文化记忆?如果能通过年代断定证明中原岩画创作于5000年前,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发现的岩画群,体量巨大、内容丰富,而且分布集中与密集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世界级的。通过南阳地区的岩画考察,或许将为我们解读史前文明提供实物例证,解决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疑问,解开中原文明起源发展的奥秘。”他还认为“中原岩画与华夏文明起源有关,应该是史前文字时期的产物”。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心第一任主任、国际岩画学会权威专家陈兆复认为:“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岩画群,填补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发现层次的空白,其丰富的内涵与内容也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从中原岩画的一系列大发现可知,凹穴岩画是成熟的民族以国家意志进行的集体创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解读,有望解决中国文化史上的相关重大问题与疑问。”陈兆复先生还认为:“中原岩画是人类社会早期的文化现象,是比甲骨文更为年代久远的原始文字,是人类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王码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教授说,南阳被认定为“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发现,是对南阳历史地位的再发现,是对河南文化地位的再提升,这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重大考古成就!而,“岩石文”这个概念的提出更是一个重大科学命题、重大学术论述,把文字的历史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做了系统论述,是对汉字的基本符号做了创新诠释。大家都知道甲骨文,但甲骨文之前的文字是什么?是爻、圈、三角等符号,这些符号其实就是汉字的字根,是汉字的“源启”。文字就像是一棵树,根深枝茂叶绿。“岩石文”→泥陶文→甲骨文的提出,前无古人,具有划时代意义。南阳,从50万年前的猿人,到5万年前的小空山智人,到刻写“岩石文”的祖先,再到“夏人之居”之夏人,再到黄山之炎黄先祖。如今,王子朝奉周典奔楚,王码五笔以及今天之系列大发现,真乃是量子纠缠也。

南阳“岩石文”的“题字”版

就在南阳文旅元年到来的2019年春天,当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学家、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南阳这块土地时;当他们毫不吝啬心中的激情,不约而同地为南阳写下“文明在宛”“中华瑰宝,千年一遇”“南阳原史,文明之光”“六通四辟,毓文致远”“中国南阳人文先声”时,他们以他们在中国史学界、考古学界的造诣和学术的判断力彰显了一个史实——“南阳·中国文明核心区”(宋镇豪2019年8月为南阳题)。

“南阳原史,文明之光”:在人类源起之肇始阶段,南阳孕育出文明的种子,点亮华夏文明之路。

“六通四辟,毓文致远”: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孕育文化,传播天下。

“中国南阳人文先声”:南阳人文,文明之源;先声夺人,奠定华夏文明基石。

三幅题字,从历史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地理维度,从人类文明之肇始、之发轫,极言南阳是华夏文明诞生地、始发地与“文明在宛”“南阳·中国文明核心区”的历史性定位!淯水汤汤,高山仰止……

他们之所以挥笔写下这些题字,之所以彰示这样一个史实,不仅因为南阳的史前文明、南阳的“不见冢”、南阳的“岩石文”、南阳的先秦文化……还因为2019年南阳黄山的考古大发现:种种迹象表明,黄山文化的诞生也许是南阳史前文明的必然结果。

而南阳“岩石文”,是古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知的记录符号,我们率先地、大胆地提出,“岩石文”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岩石文”→泥陶文→甲骨文,构成了华夏文字的发展、演变体系;专家研究认定:这儿是华夏文字的诞生地、华夏哲学思想的源头,是比甲骨文更为久远的原始文字,是凝固在南阳的一部史诗,是“中国文明核心区”的实物见证。

南阳“岩石文”的“权力”版

王权的象征体现在实物上,主要有“钺”“鼎”“章”的嬗变。这应该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把四张来自南阳的石钺、玉钺照片(左下角)展示出来让大家鉴赏。

“章”的故事在文本中不加赘述。最著名的“和氏璧”“九鼎”将在哪里演绎他们的前世今生呢?未来会解答历史,历史会告诉未来。

南阳“岩石文”的“苏州”版

2019年国庆节放假前,作者白振国与蓝玉献来了一个宛·苏约定。白振国利用假期,与朋友们继续为“文明在宛”和“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助力,去探寻夏禹的“陵寝”和老子的“隐居”。蓝玉献则根据“宛”“苏”同“根”同“脉”同“城”的分析寻找苏州“岩石文”。

果然,国庆节后蓝玉献即发了几张图过来。现在把来自苏州的“岩石文”呈现给大家。随便与南阳“岩石文”进行对比,惊人的相似!具体的解读来日方长啊!任重道远啊!

综上所述,华夏文明的基本脉络就清晰呈现出来:汉字的起源是数字类文字和符号类文字相伴而生。爻窝类属于数字类文字,后来发展成为太极思想及河图洛书、易经卦象;符号类文字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华夏文明的源头诞生在南阳盆地,这个区域成为华夏原史文明的核心区域,然后向四面八方扩散传播。汉字在5000年前就已经是非常成熟和完备的文明体系,成为先民的社会实践,其基本思想一直延续至今,虽有演变但是没有断绝。分布在中原的“岩石文”代表着大陆文明的深厚根基,分布在苏州等地的“岩石文”代表着海洋文明的博大内涵。通过“岩石文”考古的实有证据,可以推断华夏文明在中上古时期就是成熟而稳定的天下治理体系,并且拥有着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双核特质。

2019年是纪念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

想当年,甲骨“四堂”经历了多少东南西北风。岁月带来沧桑,沧桑见证岁月。真理的追寻和探索需要时间和沧桑。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今天,发现、保护“岩石文”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共同责任和天赋担当!对着博大、深奥、神秘的祖先恩典,我们只能表其表、标其标,愿有更多的蓝玉献、白玉献、黑玉献、黄玉献们,里其里、理其理。让我们每个人的胸膛都有一颗卞和的心追求真理、敢于担当、不怕牺牲。毕竟,我们进入了新时代。

《河南日报》(2020年04月29日   第08版)

此图为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专家学者及爱好者,2020年1月18日在“太极龙”现场考察的航拍图

南召县石门乡大石庙“石钺”

南召县石门乡寺山“石钺”

鸭河“岩石文”(岩画)中的太极图

鸭河“岩石文”(岩画)中的“太极龙”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遗址M45号龙、虎蚌壳摆塑与人合葬墓,距今6400多年

甘肃武山县傅家门出土的5000年前鲵鱼纹彩陶瓶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距今5000年的C字形玉龙饰(红山文化)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土的猪首环体玉龙(红山文化)

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迄今4500年~3900年的蟠龙纹彩陶盘

河南安阳小屯M18号墓出土的蟠龙纹铜盘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猪首环体龙玉饰

鸭河“岩石文”(岩画)中的“太极龙”

龙头“气”之拓片

拓片下看也为“气”字

龙头如“气”字飞扬

□张建国蓝玉献周付祥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生生不息,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南阳盆地处于华夏民族形成的核心地区,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数十万年,创造了华夏民族最为灿烂辉煌的文明。本文就南阳近期发现的“太极龙”图案和大家一起走进龙的世界。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真龙天子,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伟大的、正义的,是无所不能的,是通天立地的主宰。龙又是神秘的,上天入地,改天换地,呼风唤雨,来无影去无踪,使人们对龙既崇拜又恐惧。

古往今来,从考古发现的“龙”到甲骨文中的龙,再到文献典籍中的龙尤以成语典故中的龙为最。龙的形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关于龙的研究文章,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丰富了中国的龙文化。

近代国内有的学者也不提倡龙文化,淡化“龙的传人”思想,甚至有人迎合西方学说。但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唯有古中国的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华夏民族在中国龙文化的召唤下,最早形成的政治包容的部落联盟,在此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有短暂的政权割据,但主流是统一的,虽有外部侵扰,但经时间推移,也融合在华夏民族的汪洋中。虽有外敌入侵,各民族都能同仇敌忾,共同打击侵略者。中国龙文化形成华夏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维护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最近,白振国先生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南阳“岩石文”(岩画)的过程中,在鸭河工区大石庙村的岩石上发现了一幅巨大的“太极龙”图案,其中分割太极图的“S”线是一幅龙的图案。随行的蓝玉献先生经过解读,认为龙头龙身龙尾形象逼真,活灵活现。龙头由与甲骨文相近的“气”字和“太极图”上一个爻窝组合而成,随着深入研究,中华龙图腾产生的奥秘被层层揭开,使研究团队无不对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的文化无比敬佩,让我们追根溯源,一步一步揭开中华龙图腾产生的密码。

一、考古学上已知的“龙”

1.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最早发现龙雏形是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西2.5公里的台地上,1994年发现一条石块堆塑龙,这条龙全长19.7米,自宽1.8米~2米,头朝西南,尾向东北,将房址生活区与墓葬区一分为二,用拳头大小的红色石头堆塑而成,附近并没有类似的这种石料。

2.兴隆洼遗址西南部发现有排列密集灰坑群,其35号灰坑平面成圆形,直径达4.22米,坑底中部,有一野猪头骨,躯干主要有陶片和自然石块摆放而成,大体呈“S”形,身体和尾部呈单层摆放,尾部渐细,通长1.92米。

3.1958年在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彩陶瓶上绘有人面蛇身(也有称人面鲵鱼纹,见图④),瓶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距今6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更接近于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遗存。将动物人格化为人间的神灵,并将代表风、雨、雷、电的龙蛇与代表人类智慧的人头部结合起来,反映了祖先“天人合一”的认知观。该陶瓶上所绘的人面蛇身纹饰与《山海经》、唐朝《史记·补三皇本纪》等典籍记载的“龙身人首”的伏羲形象完全一致。侍家门文化遗址还出土背面有烧灼痕迹的卜骨,应是占卜祭祀的实物,并有6件带有刻画符号的卜骨可能与八卦有关。这些信息反映着与伏羲女娲的人面蛇身、伏羲始创八卦等信息相一致。

4.1987年,河南濮阳县西南西水坡遗址,编号为M45号的墓主人(经中科院有关部门鉴定为距今6000年以前,见图③),西水坡遗址的蚌壳塑龙的形象生动,与后世的龙形几乎一致。兴隆洼遗址的石砌龙、甘肃彩陶瓶上的“人面蛇身”应称之为龙的雏形。

5.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中出土了绿松石镶嵌龙形器,它是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0.2厘米~0.9厘米,厚度仅为0.1厘米左右,通长70.2厘米。

二、甲骨文中的龙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成熟的文字,其中“”从形象的角度可解释为祖先对龙的理解。用这个“”像一个张口蜷着身体的蛇,在蛇的头上加倒写的“▽”说明龙的基本要素是从蛇转化而来,是将蛇人格化,提升到神明而尊。这说明具有3000多年的殷商文化中,龙已成为人格化的神明而被膜拜。许慎《说文解字》中,“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据专家考证“龙”字的甲骨文有70多种形体。龙的最早最简便的写法“”,与蛇的甲骨文完全不同,说明在殷商时期,造字的智慧先民没有把龙与蛇化为相近或有较大关联的同类动物属性来看待。也说明“龙”很可能早在殷商甲骨文出现之前就已被我们更早的祖先创造出来,究竟甲骨文中的“”是由何演变而来,南阳“太极龙”的发现即可真相大白。经过对比南阳发现的“太极龙”就是甲骨文中“龙”字的原型“”和金文中的“”字原型。龙身就是太极图中的等分线“S”。“▽”代表天空,“”代表深入大地。用一棵植根大地的禾苗代表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这个“太极龙”本意为孕育天地之间生命的纽带和能量,这就是说甲骨文“”是由南阳发现的“太极龙”图像演变而来。

三、历史学家司马迁有关龙的记述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毕其一生精力而完成《史记》,在《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与齐人公孙卿对话,公孙卿借已死的申公之言:“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70余人。龙乃上去,余下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

四、成语典故中的龙

(略,有上百条,在这里不再赘述)

五、历代龙图案的演变

(略,见龙演变图)

六、南阳鸭河工区大石庙村岩石上的“太极龙”

1.鸭河工区大石庙村“太极龙”发现过程。2020年1月,白振国、蓝玉献、张建国、蓝成云、郑毅等人在鸭河工区考察“岩石文”(岩画)时,在大石庙村发现一个刻在岩石上的“太极龙”图案。该石刻位于南阳市南召县石门乡大石庙村和小石庙村中间地带,是突出于两个庙前的一块较大而又平坦的石面上(东经112°31'15",北纬33°18'37",海拔220米)。因为刚下过雨雪,太极图中“S”线的泥土显示出一头宽一头窄的形状,经过拔草清泥,一条清晰的龙形呈现出来(见图⑩),“S”形的龙身与鱼尾状的龙尾和龙头活灵活现,非常逼真。经过蓝玉献仔细解读,龙头竟是由一个金文中的“气”字构成(见图⸈꼈㠈、图⸈꼈㤈、图⸈꼈㨈),与现在的气字也基本一样,蓝玉献又在龙形的附近岩石上找到一组9个爻窝和一个刻在石头上的小孩子脚印。经过测量,龙身长6米,龙头长1.2米,头宽70厘米,龙眼由太极图中的四个爻窝中的一个与龙头和谐组成。金文中的“气”字组成的龙头,无论从上或下观看,都非常和谐、恰当、美观、形象、传神。“太极龙”图案所刻地点位于鸭河工区的浅山丘陵地带,符合《古三坟》记载的“羲皇始八卦,皆连山”的实际。“太极龙”的发现印证了伏羲“一画开天”的传说,证实了华夏祖先参天悟地,认识宇宙规律的高度智慧。

2.大石庙区域发现的“太极龙”与附近石竹寺岩石上的太极图之间的渊源关系(东经112°48',北纬33°31',南召县石门乡)。要弄清“太极龙”的精神要义,我们还必须对在附近石竹寺岩石上发现的太极图进行回顾,石竹寺岩石上刻画的太极图见《河南日报》2020年4月15日13版《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一文(白振国蓝玉献撰写)。这个太极图中的等分线明显可以看出是条稍有弯曲的近乎于直的一条线,圆的外围还有放射状的线条(见图①),此图应是《易经》中讲的“保世滋大,概群籍而罗万有者,悉在此一画开天人文肇始之”。这“一画”应是太极图中的等分线,能沟通天地的神明,经过演变才成为大石庙区域“太极龙”图案。“太极龙”吻合了《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是伏羲根据当时的客观环境创立太极的思想方法。“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伏羲创立太极的具体参照物。“以龙纪官”是伏羲用龙象征沟通天地人的图腾,用龙来替代太极图中等分线,与天地沟通是比较贴切的。用天空中的“气”、大地上的蛇、水中的鱼来组成龙的形象图案,是伏羲对天地宇宙认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现在看来也是较为科学的。因此,我们暂把刻在太极图中的龙称为“太极龙”。此“太极龙”与周边50米内的石钺等“岩石文”(岩画)相关表达高度契合。

3.“太极龙”所刻制的年代推断。要想确切地确定“太极龙”所刻制的年代是非常困难的,但任何事物总是与其他事物有着广泛的联系。“太极龙”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有许多“岩石文”(岩画)以及人类祖先活动的遗址遗迹。通过对周边的遗址遗迹的分析,考察研究也能大致推断出“太极龙”刻制的年代,下限在6000年以前甚至更早,当与伏羲和炎帝时期较为吻合。《事物纪原》记载:“神农之教,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又城池设,自炎帝始矣。”《帝王世纪》说,神农“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神农遂重八卦为六十四卦。”《路史·后记》说的尤为清楚:“神农氏乃命司怪主卜、巫咸、巫阳主筮。于是通其变以成天下之文,极其数定天下之象。八八之卦,以酬作而佑神,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这说明“炎帝造石城”“创太极”不但有文献记载,而且有南阳发现的“太极龙”及其周边的远古祖先留下的石屋、石钺等遗址遗迹作为最确实的物证。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龙图案的形成除了以往专家们论述的是我们的祖先把自然界多种动物的优势集大成者以外,再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太极龙”图案的形成,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在6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概念,由龙的形象代替太极图中的等分线,表明龙可以与天地沟通,以致后来又把龙独立出来,用“S”线来表示太极图中阴阳和天地的转化,龙从太极图中独立出来以后,自然会成为古代最高领导者的使用标志,以致演变为历代帝王的代称“真龙天子”,从龙头上用一个“气”字看,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使用了文字,现在使用的成语很多与龙有关,如“寻龙望气”等即源于此。从“太极龙”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祖先把蛇身、鱼尾、空气中的“气”三者合一为龙图形,既简洁又科学,便于人们记忆和理解,符合当时的客观条件,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渐思考琢磨出来的,对天地宇宙规律认识并用“太极龙”的符号表示。从“太极龙”的发现证实,6000多年前汉文字已经产生,由“气”为龙头的符号表示演变成金文中的“气”字,直到如今,“气”字没有大的变化。从“太极龙”的发现可以看出,华夏的祖先具有非凡的发现能力、发明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使我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万代流芳。“太极龙”的发现可以看出,早在6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对天地整体性有了系统论、方法论。

南阳“岩石文”是远古先人们充满着智慧的思想文化成果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利用磨制、火烧等方式在石头上留下的天书,用符号的象征性和爻窝组合的数位性承载他们的思想。由白振国先生带领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保护与研究中心团队发现它,试读它。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正在找到,中华文明起源正在追溯到,“岩石文”的面纱正在撩开,就如白居易《长恨歌》中说的“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

“岩石文”的符号图案布满了南阳地域多县、区的山中岩石上,内容丰富,内涵深邃。其中,在围绕鸭河工区梦山、南召县石门乡一带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发现多处原始太极图,本文针对此予以试读。

一、太极和太极图

太极和太极图,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解释,大致都存在于周以后的文献和周以后学者的论述中,太极思想以及太极演化的八卦易经更是“高、大、上”,既全民皆知又全民无解,南阳“岩石文”里的太极图,将给我们最原始最直接的答案。在解读南阳“岩石文”石刻太极图之前先让我们大致梳理一下周以后的文献及学者相关论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易条辞传》记载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的内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哲人们,把太极理论,阴阳学说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已经运用到极致。

太极是什么呢?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源的范畴。太极一词,出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易传》上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太极的真实含义是指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宋朝阴阳学家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则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可以理解为太极是阴阳二气合一的实体,此实体自身具有运动的本性和变化规律,且寓于天地万物之中。一切现象都是此阴阳统一体的不同表现形式。道家一般认为太极是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称为天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

什么是太极图呢?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是阴阳伦理范式的符号标识,用图式深刻地涵盖了阴阳并深邃地张扬着宇宙万物的结构体例。太极图形是用于表达太极思想及内涵的。

太极图用一个圆表示阴阳皆在其中,以一条S形曲线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其形似鱼,其中黑色部分为阴,故称阴鱼;白色部分为阳,故称阳鱼。阴阳鱼互纠,表示阴阳相依而不相离,以反映宇宙世界阴阳双方的运动变化规律。

太极图黑白两部分都有一个画在鱼形头部的小圆(又称鱼眼)。其中白色一边的小圆呈黑色,黑色一边小圆呈白色。白象征阳,黑象征阴,以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黑白结合的地方用“S”曲线表示阴阳相合或阴阳气运的界限。它不仅分开了阴阳,也是宇宙万物进行太极运动留下的永恒轨迹。是曲折向前的,也是阴阳互相转化的巨大能量和动力,也是宇宙万物阴阳互生互化的普遍规律。

太极图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图形,但都叫太极图。常见的是阴阳鱼图形,还有五层图形,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图形还有不同的名称,如阴阳鱼太极图先期称为“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古太极图”等。五层太极图又称“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对太极图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研究者的思考定位不同,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太极图的起源应是先有太极阴阳之学,后有反映太极学说的图形符号,源起于上古,是远古时对阴阳学说的研究由浅入深逐渐发展和演变的结果。不同时代出现的太极图形是对男女、雌雄、日月、天地等人体现象、生物现象、自然现象逐渐体现出“阴阳”概念的图形表现。《易》讲:“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惜。”太极图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层选式太极图。层选式太极图有多重模式,最著名的是宋代阴阳学家周敦颐在宋朝道人陈抟(自号扶摇子,世人称陈抟老祖)的无极图基础上发展成的三层太极图。二是双鱼式太极图。双鱼式太极图就是黑白(阴阳)互纠的图形,阴阳相合。黑白互纠不分,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巧妙地配以“先天八卦”,清楚地看出阴阳漫长的过程,反映着阴阳造化自然之妙,揭示了天地变化的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阴阳鱼太极图”是明初时赵摄谦所作,至今已传遍世界。用一副简单的图形,把深奥的道理抽象地概括进去,可谓“大道至简”。

二、南阳“岩石文”中的石刻太极图

南阳市鸭河工区和南召县石门乡相邻,这一带是深山区向浅山区再到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岩石文”就分布在这一带的几十座小石头山上。这些山头海拔高度在180米到300米之间,山头相连、沟壑相通,太极图出现的山头上也发现有密集的“岩石文”爻窝和各种图形符号以及生殖崇拜的原型实物。白振国、张长运、蓝玉献、张建国、蓝成云、郑毅等人在对鸭河工区、南召县石门乡的岩石文考察时,发现了多处磨刻的远古太极图,现将其中九处介绍如下。

(一)鸭河工区柳树沟村第一幅石刻太极图

鸭河工区柳树沟村位于皇路店镇的西南边,丘陵地貌起伏的岗峦上,不少地方有岩石裸露。在海拔180米,北纬33°14′52″,东经112°36′17″的岗坡顶上,十多处裸露的岩石分散在300多平方米内,每处岩石上面均有不同的爻窝和线条。岗顶偏东南斜坡上,一大块裸露岩石上有人工磨刻的圆的太极图形(见图一)。磨刻线十分明显,圆半径19米,在中间偏东北、西南走向有一条直的分割线,把圆分成阴阳两部分,象征天地两个太极叠加交互的状态。分割线的两边各有一个圆形爻窝,位于正东正西,两个爻窝距离2.8米。很显然,两个爻窝是阴阳的鱼眼,(注:远古时期不叫鱼眼,为了便于理解,本文按现在说法称之为鱼眼)整幅太极图刻在有倾斜度的慢坡上。上部分(高)代表着阳,下部分(低)代表着阴,暗示浊气下降,清气上升之意。

图一

(二)鸭河工区柳树沟村第二幅石刻太极图

在柳树沟村发现的第一幅太极图西南约70米的斜坡岩石上,出现第二幅石刻太极图。这幅太极图经纬度和第一幅太极图一样,但海拔高度为170米,比第一幅低了10米。在一块倾斜约20°的石板上,人工磨刻了一个圆,圆的半径为1.25米,圆的中间有分割线,分割线呈西北、东南向,长2.5米。圆的中心磨刻一扁形的爻窝。分割线的西南方向半圆的外围,有十多条放射线,明显标示这部分半圆为阳,另一半圆为阴(见图二)。

图二

(三)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的石刻太极图

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的石柱山,海拔高度230米,位于北纬33°18′17″,东经112°18′60″。山体基本呈圆柱形,直径100米左右,山顶上风化的石灰岩一块挨着一块,奇岩怪石似人似兽,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真乃灵秀之山。这里的很多石块上有人工磨刻的痕迹,并有不同的爻窝圆形符号,密布在形状不同的岩石上。山顶偏东南有一块凸起的三角形岩石(见图三),高3.5米,底宽5.8米,正面向东南128°。三角岩石的正面,磨刻一太极图,呈圆形,半径45厘米,中间有一道稍弯曲的“S”线,把图分成阴阳两部分。上部分一个鱼眼爻窝,圆形,代表太阳(天),为阳极,下部分一个鱼眼爻窝,代表大地,为阴极。奇特的是阳极部分外部有数条放射线,应是代表放射着的光芒,放射的光芒线最长一条40厘米。阴极部分没有放射线。

图三

(四)鸭河工区黑石寨村山坡上的石刻太极图

鸭河工区与南召县石门乡接壤的黑石寨村小学后边,一座不太陡峭的山头,海拔200米,位于北纬33°17′46″,东经112°30′55″,几百平方米分布着十多块岩石,每块岩石上均有不同的爻窝排列,还有很多“△”形,和一排五个半圆爻窝、线条等符号,以及类似甲骨文的“易”“中”等字形。山头一块大岩石的东部,一块约15平方米的平整岩石上,呈现一个人工磨刻的三层圆盘太极图(见图四)。第一层,也是最低的一层圆盘,半径为2.86米;第二层中间一个圆盘,半径为1.45米;第三层是最高的一层圆盘,位于第二圆盘正中间,人工磨制成一个凸出的圆盘,成立体状,与第二层的高度是10厘米,圆的半径为30厘米。第一层、第二层上有分割线,偏东北、西南走向。苏州易商文化学者蓝玉献先生解读,最下边一层最大的圆,代表着天,中间一层代表着地,最上面一层立体的圆,代表着人。人在天地之中。三个圆叠加重合,代表天人合一的思想。奇特的是最上边凸出的圆的正中间,即圆心位置,磨制一个很大的呈“钺”形的爻窝。

(图四全景)

(图四局部圆心“鉞”形)

(五)鸭河工区下潘沟村的石刻太极图

鸭河工区下潘沟村位于北纬33°19′14″,东经112°31′54″,海拔180米的一个山坡上长满了柞树,下面是鸭河水库的一个库岔,库岔约80米宽,水流清澈,山头缠绕起来像一条丝带在飘扬,山清水秀,风光艳丽。在离水面70米高的山坡上,一大块倾斜的岩石上面,是人工磨出的一个平面,平面上磨刻了三盘形状的太极图(见图五)。这幅太极图类似于上文交代的黑石寨村的太极图。不同的是黑石寨太极图第三层圆是立体的,此太极图第三层是平面的。第一层大圆盘半径1.25米,第二层圆盘半径0.7米,第三层小圆盘半径0.28米。三个圆盘三个圆环套在一起。三个圆盘正中圆心的位置,磨刻一个呈“

”形的爻窝。“

”形爻窝长20厘米,宽17厘米,深约15厘米。三个圆盘中间,有一个磨刻的分割线,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5米。这幅太极图的第一层圆代表天,第二层圆代表地,第三层圆是代表人。中间“

”形爻窝,代表了行使天、地和人权的“王”。

图五全景

(图五局部圆心“鉞”形)

(六)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村的石刻太极图

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村与鸭河工区管辖的地方只是沟壑之隔。这个地方正是“岩石文”密集区域,一个小山头连着一个小山头,各个山头均有“岩石文”。位于大石庙和小石庙之间的一个山头偏东南方向(海拔220米,北纬33°18′37″,东经112°31′15″),在一块较大的平面岩石上面,人工磨刻一幅太极图(见图六)。太极图圆的边沿是磨制而成,三面呈立体状。呈椭圆形,东西直径长5.7米,南北直径长4.1米。有两条分割线,南北之间有直的分割线,东西之间是用一条“龙”形线为分割线。奇特的是这条龙形“S”线,龙身似蛇形,呈“S”弯度,龙尾是鱼尾状,扇形分岔。(见南阳晚报2020年1月20日《南阳“岩石文”中发现“太极龙”》一文)。龙形分割线是东西方向。龙头朝东方向,龙尾朝西方向。龙头的左右相距1.3米处有两个鱼眼爻窝。龙尾的左右相距1.2米处有两个鱼眼爻窝。这幅太极图共有四个鱼眼。

图六

这幅太极图内涵极其丰富,又有特色。其一,用龙的形象作为“S”分割线,划分阴阳。其二,有四个鱼眼,象征天地两个太极清浊互达到最佳状态,清气不能无限上升,浊气也不能无限下沉,到了龙的状态就是开天辟地成功了。其三,有两条分割线,一条呈“S”状,一条呈直线,而直线侧重描述浊气下沉,清气上升的全过程,表达天、地、人之间的规律。

(七)南召县石门乡桑园村的石刻太极图

(图七全景)

(图七局部的太极图)

位于南召县石门乡桑园村连绵的山中,一座座小山包紧密相连。在一个小山包的山脚下,海拔230米,北纬33°69′2″,东经11°29′19″的地方,一块孤立的大石,高2.6米,底部3.2米,上部4.6米,上宽下窄呈扇形,厚度4.4米,正面朝西北东南向(见图七)。顶部呈两边高中间低刻满了爻窝。在东南方向岩石侧面,磨刻一幅太极图。太极图细看是两幅套刻在一起,外边大的半径18厘米,套在里边的小太极,半径6厘米,共同点是外边大的图和里边小的图均有放射线。放射线均呈半圆,放射线是光芒部分,代表阳极,没有光芒部分是阴极。外圆太极图的阳极部分,对应的是里边小太极图的阴极部分,里边小太极的阳极部分对应外太极的阴极部分。这幅太极图是发现的九幅太极图最小的一个,但仍然有其独到的特殊内涵。

(八)鸭河工区梦山之顶的第一幅石刻太极图

(图八)

鸭河工区梦山,海拔290米,位于北纬33°19′18″,东经112°30′32″,是方圆几十公里最高的小山,孤峰兀立,山壁陡峭,山上建有祖师庙。山顶上巨大的岩石凹凸不平,一块叠压着一块,形态各异。还有两块巨石叠加,形成三角的中间似房子的空间。每块巨石均有人工磨制的不同爻窝。最大的圆形爻窝直径有40厘米。在山顶最高端一块呈45°斜立的巨石,长10.2米,厚4米,高1.6米,西北东南朝向,东高西低,上粗下细,像一条瀑布挂在山顶。巨石西南朝向的断面上,磨刻了一幅太极图(见图八),呈椭圆形,圆的直径0.5米~0.6米之间。图中一道弯曲的分割线把圆分成阴阳两部分。圆的外围有部分放射线,放射线均在20厘米~24厘米之间,表示着太极阳极部分。

(九)鸭河工区梦山之顶的第二幅太极图

(图九)

梦山之顶有不少的石刻太极图形出现,因年代久远,岩石风化塌陷,很多图形破毁,个别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第一幅完整的石刻太极图向西约30米的地方,一块大岩石长5.65米,高2.2米(见图九),北部侧面上保存了半个石刻太极图。虽因岩石下部塌陷损坏了部分,但太极图的半圆线、分割线、放射线均好,仍具备太极图形的要素特征。分割线长90厘米,圆的半径约45厘米。8根放射线朝上,最长的一根放射线约1.1米。放射线对应的半圆是太极阳极部分。

三、对“岩石文”太极图的理解

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都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源头,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继承,融合创新的过程,所谓“无古不成今”。后一代的文化现象是在前一代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远古时期的太极图使我们了解了太极文化的演化过程,通过它的原貌能找到史前古人对世界宇宙的理解和表达,因此,我们认为太极文化的源头就在南阳“岩石文”中。

(一)南阳“岩石文”的区域是“易”的诞生地,出现的太极图是初始图

南阳“岩石文”的断代是件困难的事,但通过对考古发现的泥陶爻窝,对生殖崇拜年代的分析判断,专家们推断有5000年至10000年的历史。现存的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均指向远古的先民们,在改造自然、观察自然中,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形成了“易”的核心阴阳哲学思想,并画图表示。伏羲氏一划开天地,画图演绎八卦。南阳“岩石文”的太极图,可能就是伏羲氏亲力亲为的结果,也可能就是伏羲氏带领最智的贤人所创的杰出作品。

之前,史学家一直认为最早的太极图产生于宋代,四川青城山岩石上的太极图就是宋代的。赵摄谦所做的“阴阳鱼太极图”流传至今,也是明朝的。而南阳“岩石文”中所画的太极图的发现,也许会改变史学家的定论。它们最少产生于史前5000年前,应是太极图之原貌,是太极图之母;这里是太极初创地。

《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连山易”和“归藏易”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夏商时期是“归藏易”,炎黄以前是“连山易”,石刻太极图就是“连山易”时代。(此前,学术界认为“连山易”已失传)“连山”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那个时代没有笔墨纸砚,只能在兽皮、树皮和岩石上作画,流传至今的只能是岩石上的作品。历来学界认为“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让我们看看存在“岩石文”的南召石门乡、鸭河工区的几十座山头,均连绵在一起,起伏不断,山头岩石上那些爻窝有大有小,有单有排,那些太极图分布在一个个山头之上,都在表达着它的思想,表达着阴阳“易”的丰富内容。所以“连山易”没失传,只是人们没找到,它顽强的生命力彰显在南阳的岩石之上,它等着我们的破解。从南阳发现的相互关联的太极图来看,这种山山相连承载文明的形式就称为“连山”,这些实物证据正在打开远古太极思维的秘密,周以后对易的讹传或者误读、误解,都有望在未来南阳“岩石文”的深入解读中得以纠正。

(二)石柱寺山体的自然形态是产生太极图的原版比照

马克思唯物观认为,有了客观存在的事物,才能产生思想文化。南召“岩石文”中的太极图是远古时期人们观察自然现象而总结出来的。远古人类为生存和大自然恶劣的环境做着不懈斗争,也对日月星辰,山川大地,草木鸟兽等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不断地探索思考。南召县和鸭河工区接壤一带,正是上古人类主要活动区域。这个地方是伏牛山的深山向浅山和丘陵过渡地区,山不太高,但峰峦起伏多变,沟壑纵横,山脉走向起伏,转折,变化。远景是势,近景是形,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山脉,沟壑的走向,地形,地貌,以及天地的交合和男女的生殖交合,阴阳的转换交合。启示着远古人类对阴阳理论用画图来表达。最受启发的是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的自然地形,更像是一幅天盘、地盘、人盘的自然沙盘。你如有兴趣,站在石柱寺的山头上,仰观上天,天似穹隆,俯察大地,一望无际。转一圈放眼环注四周,是一个发白的圆形天地的连接线,呈一个白色的圆(第一个圆)。再收一下眼睑环视四周,看到的是围绕石柱寺一圈的小山头,这些小山头,基本保持与石柱寺山等距离。山头山林叠嶂,远观如黛,呈一个黛色的圆(第二个圆)。再看脚下的石柱山,也是一个近似圆的柱状山体(第三个圆)。最外边白色的天际圆代表天, 黛色的圆代表的是地,而石柱山则代表人,人在天地中心。视觉从远方拉到脚下构成了立体的,壮观的自然三盘圆的图形。先人们看到石柱寺山自然形成的三个圆的形态,就开始思考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三个圆盘就成了代表天、地、人的图例。

天、地、人之三者互联、互化关系的模型图示,就磨刻在离石柱寺只有几公里的鸭河工区黑石寨的一块岩石上三个圆盘太极图上(见图四)、下潘沟的山坡上三个圆盘(见图五),这两幅不同山头上出现的磨刻为有边界的圆形,并磨刻成立体的、叠加的三层,底层代表天(阳)、中间层代表地(阴)、上层代表人,中间有人工磨制“

”“钺”形爻窝(见图四局部),贯穿三个盘。苏州易商文化学者蓝玉献先生解读有三层意思。其一,代表天、地、人是能够贯穿一起的,代表天人合一的思想。也说明天道、地道与人是相通的。其二,爻窝呈上圆下方,圆代表规,方代表矩,就是规矩、法则、道理、规律。以示天、地、人都有规则,规律。其三,呈“钺”形状,考古学家认为“钺”代表王,首领。王代表天地,替天行道,主宰人间一切。石柱寺山的自然山列地形与黑石寨、下潘沟的立体三盘太极图是同一模式的切换,有异曲同工之理。不同的是黑石寨、下潘沟立体太极图三盘是磨制成的,而石柱山的三盘是鬼斧神工大自然形成的。

太极图的产生是人类观察自然的结果,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是铺展在自然环境中的最完善太极图案,是大自然撬动了人们的智慧的地方,原始太极图诞生于这里的自然山体形态中。

(三)石刻太极图揭示了“龙”是太极图中的“S”线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不少于8000年。(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雕塑”,考古学家定位距今约8000年,经商、周,至秦汉,“龙”基本成形)“龙”是干什么的,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瑞兽、灵物,而且变化无常;把“龙”看成是海、河、水的王;把“龙”看成是上古帝王们特殊的坐骑,把“龙”看成是帝王统治的化身,直至“龙”图案成为皇家的专利。

细看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乡的太极图,磨刻在一块整板的岩石面上(见前文介绍)。贯通阴阳之间的正是一条龙的形象,南阳晚报1月20日登载的《南阳“岩石文”中发现“太极龙”》,把龙的用途解释的十分清晰。对这条太极龙已做到详细说明。原来龙就是太极图中的“S”线。为什么“S”线就是龙呢?因为“S”线不仅是阴阳分界线,更是阴阳转化的能量、纽带、法则和动力。这幅太极图上边为天(阳),下面为地(阴),“S”线的龙,头伸向天内,头内还有甲骨文“气”字,尾呈鱼尾状,潜于大地之下。龙身如一道闪电通天入地,催生大雨泄入大地;龙身电闪雷鸣,这种动力能量沟通天地之间。因此,让“龙”代表阴阳交换能量“S”线,最适合了。而电闪必雷鸣,隆隆之声响彻天地,人们自然地把“S”线符号唤作“隆”,后来演化对“隆”呼叫的声音,音同而字异的写成“龙”。

“岩石文”的太极龙,揭开了太极图三个谜底。其一,龙不是人们描述的瑞兽,是古人画太极图表示用的符号。其二,原始太极图的“S”线用“龙”表示,“龙”的上天入地之能量隐喻了阴阳之转化。其三,宇宙是个能量的世界。“S”线不是静态的一种等分线,而是一种巨大能量的代表符号。

(四)石刻远古太极图符号要素的演变

发现九处石刻太极图的图形不相同,但内涵均表达阴阳互相转化,不可分割的理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幅太极图形十分简单,它有圆形、分割线、阴阳两部分、鱼眼等五个要素组成,每个要素符号均表达了一定的内涵。今天我们看到的阴阳鱼太极图是从远古石刻太极图传承下来的,对比一下有些符号正发生演绎变化。

其一,现代太极图用黑白色代表阴阳。原始太极图表达阴阳的方法显然与现代黑白阴阳鱼表达方法不一样,古人有他的智慧和方法。他们表达阳极部分一种是在一半圆的外围刻画放射线,像太阳放射光芒一样,表达是阳,而分割线的另一半没有放射线,表达为阴,使人一眼就直观地分清阴阳两部分。主要图形在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村、桑园村和梦山之顶。另一种表达阴阳方法,是在分割线的一边刻上圆形爻窝,一边刻上方形爻窝,用天圆地方,表达阴阳部分,也一看便分清了阴和阳。主要图形在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村龙形图形(见图四),龙的下方用四方形爻窝表示地。

其二,原始太极图中的分割线也是多样性,有直的,如鸭河工区柳树沟村太极图。有稍微弯曲的,如南召县石柱寺山的太极图。有呈“S”状的,如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村的“龙”分割线,和梦山之顶的太极图的分割线。还有没有分割线,如南召县石门乡桑园村的小太极图,主要用放射线表示阴阳。

其三,原始太极图中的鱼眼与现代太极图的鱼眼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原始太极图中的鱼眼(爻窝)是用以表示阴阳极的,有圆的、有方的,圆表示阳(天),方表示阴(地)。如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的太极图。还有在同一个图中,有大(爻窝)有小(爻窝)。大爻窝表示阳,阳也可表达为天,天比地大。小爻窝就是阴,就是地,地比天小,如鸭河工区柳树沟的第一幅太极图。还有的石刻太极图只有一个鱼眼符号,如柳树沟第二幅太极图,黑石寨和下潘沟没有鱼眼符号,用“

”钺形代表了鱼眼,表示天、地、人三个阴阳极的互化关系。现在太极图中鱼眼表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黑一白,大小一样。现代太极图的鱼眼是从远古太极图中一圆(天),一方(地)演变而成的。

其四,原始太极图的圆和现代太极图中的圆也有区别。现代太极图是标准的圆形,半径相同。南阳“岩石文”中九幅古老的太极图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

南阳石刻太极图和很多“岩石文”、岩画伴生在一起,据岩画协会专家推断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代均有。南阳石刻太极图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它不是产生在同一个时期,因而图形不同。古人是从深山、浅山、丘陵再到平原这样一个迁徙路线,笔者认为鸭河工区梦山和南召县石门乡桑园村的太极图历史更为悠久,而鸭河工区柳树沟的太极图处在丘陵区域,时间可能较晚。时间差异反应在太极图上是明显的,是一种传承关系。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五)南阳石刻太极图是为王者服务的工具和理论

据考古学家推断,新石器早期时代,就有部落首领或者王出现,就有不同社会阶层,有了统治与被统治的现象发生。一个首领或者一个王,必有让人信服的本领,除自身勇猛无敌,还有高度的智慧和思想。他要找到为王所用的理论,树立一面大旗。分析南阳“岩石文”中的太极图,就能得知太极理论是为王的统治而产生的理论和大旗。

“岩石文”太极图出现的区域,岩石上均有磨刻的“

”形符号。《说文》曰:“钺,大斧也,一斧天戎。”《书·硕命》曰:“钺,钺同兵类,脱胎斧。大者钺,小者铖。一人冕执钺,一人执铖。”《史记》记载的“兵器”上记述“君王用钺象征军师指挥权”考古学家推断“持玉钺者为王为首领”。可见,“

”符号就是钺,脱胎于劳动工具斧头。旧石器时代就有了石斧,是劳动工具,也是打仗的武器。因为它上面为半圆,下面是半方,圆为规,方为矩,又演变为规矩的符号。圆也代表天(阳),方也代表地(阴),也成了代表天地的符号。钺“

”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自然演变为王权的象征,王权或首领的专用符号。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一块大岩石上磨刻有两米多高的凹状“

”,推断是“王”继位宣誓的地方。鸭河工区大石庙有石屋,旁边的岩石上磨刻有两个两米多高的凹状“

”,推断为“王”商讨天下大事的地方。可以肯定地说,南阳“岩石文”中出现的“

”就是王权的专用符号。距此不远南阳黄山仰韶文化时期挖掘出的大王墓,“大王”手挚的就是“玉钺”。南阳“岩石文”出现的地方很多都有“钺”的符号石刻,说明这些地方均是“王”的范围,王的指令和行为。进入封建社会,“钺”仍然发挥着神圣的权力和象征意义。后,又演变为皇帝展现皇室威仪的礼器。再之后,“钺”又演变为皇帝专用仪仗用具,又叫“金爪”。

鸭河工区黑石岩和下潘沟石刻立体三盘太极图圆点的地方,呈现出一个很深的“钺”形的爻窝(见图四局部),居天、地、人三盘正中,代表着掌握天地人的是王,懂得天地人道的是王,制订天地人规矩的是王,王权是不可侵犯的。石刻太极图把“钺”“龙”融合在一起,是“王”的象征,体现的是当时最高统治意志;太极文化代表王权思想、诸侯部落共同遵守的刚性契约法则。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天下是一个整体,天地人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并且有区分有内在规律,这些自然认知形成了太极思想,而太极思想又更进一步推进和加强当时的社会进步,同时建立起牢不可破的集体观。治理天下的基本原则就被确立起来,天下得以有效治理达到政通人和。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王,会不遗余力推广这种思想并组织最有智慧的人把管理社会的智慧保存起来,为了扩大它的影响而不惜动用全国之力,磨刻在岩石之上予以传承。

“太极图”的内涵深邃,王锡玉先生著《古太极八卦的天极何在》书中写道:“古太极八卦图是宇宙数理论,宇宙物理论,宇宙生理论的最高结晶。”远古太极图是华夏文明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奠基石,是原始的太极阴阳理论的初始化。南阳“岩石文”中的太极图保存至今是十分罕见的,五六千年前的智者肯定在兽皮、地上没少绘图,但均保存不下来,他们动用众人之力,用王的命令,在没有任何金属工具的情况下,把文化成果磨刻在岩石上,给后人留下了文化的密码,留下了穿越时空的记忆。天地巡换几千年,岩石上的符号有的风化,有的自然塌陷,能保存至今的,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南阳“岩石文”的诸多发现,黄山遗址的考古,南阳“不见冢”谜底的即将揭开……南阳远古文明昭著于世,是文化之福,是南阳文化崛起的先声。

《河南日报》(2020年05月07日   第11版)

男根雕塑(图九)

▶岩石文上的龟甲符号拓片(图十三)

▲舞阳贾湖文化(图十二)

黑石寨三盘太极图(图十一)

石柱寺宣誓台(左侧)和登基台(右侧)(图十)

小石庙之“王宫”(图一)

大石庙(侧面照)(图二)

小石庙“王宫”石钺全景图(图三)

大石庙天圆地方(图四)

大石庙日月(图五)

大石庙石钺(图六)

太极龙(图七)

小石庙玉钺(图八)

这是《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的第四篇文章了。按照计划,我们研究团队的同仁还要继续以“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为总题目,探索研究远古石刻的生殖图腾、远古石刻的玉璧、远古石刻的巨石文化、远古石刻的美学、远古石刻的字根、远古石刻的堪舆、远古石刻的脚印、远古石刻的石钺、远古石刻的动物……把祖先们石刻的艺术发现、发掘展示出来,使它们变成一座座照亮中华文明历史的灯塔。

我想,就已经发表的这几篇文章,大家可以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不妨到现实中去检查一下文章的真实性,再去品味、咀嚼“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史记·货殖列传》),“圆灵根于夏叶,终三代而始蕃”(张衡《南都赋》),那真叫“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白振国 郭起华

2020年4月29日

□张建国

看到这个标题有的人会惊讶。这会是真的吗?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先从古宛城南阳说起……

南阳简称“宛”,是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一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中间平坦的盆地,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厚重,春秋战国到汉代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这里楚风汉韵,南北文化交汇。东汉时被称为“南都”帝乡。尽管1959年就已经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黄山遗址,发掘出了“中华第一铲”和数间仰韶文化的房屋;尽管1978年发现了南召猿人遗址和猿人牙齿化石(与北京周口店猿人同期,《河南省文物志》上卷第九页);尽管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数量庞大的恐龙蛋化石;尽管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专家们就认为中国最早的公路在南阳方城,为楚国北通中原诸夏的要道,故称“夏路”。“夏路”由南阳通达中原,通达南北。尽管考古专家已经找到了甘肃大地湾文化在距今8000年前,东北兴隆洼文化、山东临淄后李文化、湖南彭头山文化都在距今8000年前,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距今7860年,河南舞阳贾湖文化在距今8600年前,浙江良渚文化在距今5300年前,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距今4500年至5000年,虽然这些文化非常重要,但是它们都是在某一个时期突然灭亡,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在此之前,一直是个秘密。

四书五经第一部书《大学》开篇即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寻找华夏文明,就应该有始有终,先后次序,发现规律。尽管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近20年,至今也未能确切地找到中华文明的源头;尽管人类从猿人到智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历经数百万年,但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不可能中断,也不可能灭失,只要你对中华文明无比热爱,对我们祖先无比敬重,用真心和诚意去探索、去分析、去思考,那一定能够拨云见日,发现真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殷商甲骨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来宛考察后,题写“六通四辟,毓文致远”“南阳原史,文明之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考察南阳黄山遗址后题词“中华瑰宝,千年一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王巍考察南阳黄山遗址后题“文明在宛”。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光春在讲到远古时期的河南时说,“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不仅在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数十万年以前,远古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旧石器文化,尤其是南召猿人的发现,在浩渺无际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原人找到了远祖,为绵延不绝的中原文化的发展找到了源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第64页、65页)让我们再看看先秦史学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南阳历史地位考察研讨会会议纪要对南阳的定位——“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区”。这些历史学界、考古学界的泰斗所题所述,为我们在南阳大地上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指明了方向,出了题、点了睛。中国先秦史学会又专门成立了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专门从事中华古文明的探索、研究保护工作。在无经费,无任何保障的情况下,这个团体凭着一腔热情,凭着对南阳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政情民情、社情民俗的熟悉,沿着南召猿人生活的足迹一路考察,在前人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写出了《黄帝与南阳黄山》和《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一、二、三等文章。如果看到了这几篇文章,你就会认为本篇论述——发现远古石刻的“王宫”,就不会觉得惊奇,这就是科学的逻辑。更为奇特的是,“王宫”的发现,与南阳简称“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在后面论述。

一、“王宫”所在的地理方位及其基本概述

发现“王宫”(图一)的地点位于鸭河工区和南召县石门乡交界处的大石庙(图二)和小石庙(图三)的两座石头山上,两座石庙相距不足百米,大石庙位于东经112°31′20″,北纬33°18′43″,海拔230米,面向正南方,屋外整体高6米,宽9米,石屋内深3.2米,内宽2.65米,内高2.5米,门高2.08米,门上宽1米、下宽1.02米。小石庙位于东经112°31′15″,北纬33°18′38″,海拔220米,面向南方,屋外整体高7.6米,屋内高1.9米,内宽1.96米,内深2.3米,门高1.8米,门宽1.7米。屋里第一台阶长1.98米,宽0.27米;第二台阶长1.98米,宽0.48米。第一台阶到第二台阶高0.33米,天窗长0.8米,宽0.4米。屋顶两边的凹槽均宽0.3米,屋内东墙上刻的石钺符号长0.27米、宽0.17米。

经查《南召县志》对此并无记载,据当地的村民讲,只记得大石庙敬奉的是叫“老母”的女性祖先,小石庙敬奉的是药王(神农),当地习惯称药王庙,现在的两个小石头山,分别以大石庙和小石庙俗称命名。远远望去,两个小石头山犹如镶嵌在天地间的两颗星辰。围绕两座石头山的周围,是深达百米的沟壑,只有一道山梁通向东部。在远古时期两座小山周边应该是水绕山环,十分安全。现在的大石庙,呈一庙院,裸露的山脚大石头上,首先能看到的是一个雕凿的大方形符号,拾级而上,庙门前是一个石头上雕着的上圆下方两个爻窝,爻窝的直径均为0.3米,表示天圆地方(图四),越过院门进入大殿,殿内后墙巨石上有一雕空的房间。屋内雕刻有石床,石屋左后十几米处的一块大石头上,雕有五个单排扁圆形爻窝,石屋右后外墙一米高处雕有“日月”(图五),象征着日月同辉。石屋右后两米处,另一巨石上雕有一大一小巨形石钺(图六),大石钺高2.05米,上宽0.86米,下宽0.95米,深0.57米。小石钺高1.6米,上宽0.65米,下宽0.66米,深0.33米,两个石钺间隔0.22米。总体上可以看到该石屋雕凿有天地日月和王威的气势氛围。尤其是两个大石钺更显出此屋是王的居住地——“宫”,甲骨文辞典“宫”;“王之居也”,从大石庙前后左右雕凿来看,这里是甲骨文中的“宫”,一个石房子内上下有两个“口”。与两个大石钺和门前所刻的上圆下方的符号相对应,一个表示神权,一个表示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小石庙距大石庙不足百米,中间隔着一个巨大的石刻“太极龙”(图七)。从正面看,小石庙是一块巨石雕凿而成,屋顶呈锥状,门呈石钺状(图一),门的右边5米处巨石上,刻一高0.6米、宽0.4米的“钺”形符号(图八),是王的象征。石屋的屋檐向前凸出,屋檐上从左到右横刻一宽约0.1米的深沟,把石屋分为上下两层,沿沟槽下沿横向刻有九个长方形爻窝。九在数字中是最大的数字符号,表示“王”。屋檐上的横向深沟可能一是用来插入木质遮阳挡雨的附属物,二是增加石屋的美观,三是表示对天地阴阳崇拜的符号。进入屋内,迎面雕一与屋同宽的石凳,凳子从中间向右侧刻有双排六连爻窝,爻窝的右侧,刻一戴冠的头像。右墙上,刻一长钺形符号,在屋内的左侧房顶上,雕有椭圆形天窗,可理解为王在此与天沟通的通道。古文字学者蓝玉献解释,该石屋应是数千年前一个思想家所用,一边坐神,一边坐人。根据蓝玉献解读,这座石屋,应是当年王办公的地点,与大石庙“王宫”的功能是相通的,大石庙是王的生活居住区域,小石庙是王的办公区域,根据小石庙石屋的外形和内涵分析,即是甲骨文中的“宫”字,也是甲骨文中的“”字。《说文解字》“宫”的本意指有围墙的房屋,后泛指房屋。秦汉以后特指君王居住的地方。(《说文解字》第313页)甲骨文字典中说,“宫”像房屋立体透视轮廓,“吕”像屋顶斜面所刻特指通气窗户。据半坡圆形房屋遗址复原,其房屋乃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上部覆以圆锥形屋顶,又于围墙中部刻门,门与屋顶斜面通气窗口呈“吕”形,《说文解字》称“吕,脊骨也,象形”有非常重要之意。此种形制房屋,屋顶似穹隆,墙壁又似环形围绕,顾名为宫。《说文解字》:“宫,室也。”释义:“王所居之处。”半坡遗址的房屋是根据想象复建,而小石庙的“宫”,是原始的石雕之物,与甲骨文中的“宫”完全相符合,应是宫字的原创地。更为奇特的是,从该房屋的使用内涵来看,该座石屋又是甲骨文中的“”字的完美体现。从屋内的使用功能分析,一个尖顶石屋的里边,坐着一个神和一个人,即甲骨文中“”的象形,可谓天作之合,祖先恩赐。南阳的简称“宛”字,竟在8000多年前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就像一个儿时离开父母,成人后才见到自己父母时的激动,见到此石屋的人都会被它的古老苍劲大气所震撼,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单凭人力、石头工具雕凿出如此恢宏之石屋,其工程量之巨可想而知。我每次去考察,内心之激动,久久不能平息。这座石屋似是一位年长的老者,慈祥的母亲,时时刻刻俯视着大地,关爱着她的子孙,诉说着我们儿时的模样和我们成长的经历。这篇文章,就是我们向祖国诉说在浩渺无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了我们母亲的心情和感受。让我们共同感受团聚的幸福和温暖,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述此时我的心情……在本文写作中,我几次泪眼模糊,我是被祖先的恩赐感动,一如是找到了自己久别亲人的感动。

“宛”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与南阳有什么样的渊源,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周宣王把他的舅舅申伯,分封到南阳,那时南阳就叫作“宛”,但究竟何时为什么把南阳叫作“宛”,有以下几种解释——《路史·国名纪·丁》载“商氏后,苑武丁子文封苑城,为苑侯,今邓之南阳,汉宛县也。”意思是说殷商中期,南阳这个地方曾经是苑侯封国而被称为苑,这个苑在古文释义中指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特指帝王花园。这个苑显然是一幅风景优美,草肥林深,炊烟袅袅,马疾牛悠的优美田园景象,“苑”“宛”古时为同一字意,后历朝历代不断演化,用“宛”而不用“苑”。据宋朝罗泌《路史·国名纪·巳》记载,“三皇之世,宛,即郁郁华国。”就是说早在伏羲氏、神农氏的时代,人类祖先还在洪荒世界,艰辛开拓的时代,南阳境内就有“宛”的部落,因林壑优美,万顷凝碧,郁郁葱葱,称为华国。《说文解字》解释“宛”屈草自覆也。“覆”形容华国植被丰富,芳草弥漫,是幽林苍翠的美好地方。“宛”字还源于地名,出自西周初期申国之国宛邑。《一统志》载,“宛”本申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时为韩宛邑,西周初期,为周宣王的舅父申侯的封国。因东周发生了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周朝的档案丢失,我们并不知道甲骨文中的“宛”就是申伯的封国“宛”,更不知道甲骨文中的“宛”字就是来自8000年前现南阳市鸭河工区的大小石庙,即“王宫”。

二、两座“王宫”体现了祖先对生殖崇拜到天地阴阳观念的认识升华

1.大小石庙建筑所蕴含的思想。

从大石庙石屋后面的另一巨石上看,“王宫”整个石屋是整体一个男根的雕塑(图九),象征着天地阴阳中的阳,而男根内部掏空为阴,我们的祖先把生殖崇拜构想成“宫”的功能,是希望族群繁盛生生不息,事业有无限生机和活力,以致演变为“宫”字。小石庙的石屋,从正面看是一个石钺形状,屋门上方横向刻出一条深沟,不但看上去美观,与屋墙有明显的分割线,其实质表达了祖先阴阳理念在建房上的体现,整个石屋的形状也像男根的形象,如甲骨文字典中“且”的原形即“”,也体现祖先阴阳交合万物生的思想。

2.在“王宫”的周边区域遍布生殖崇拜的男根女阴的石雕。

3.阴阳观念影响我国新石器时代先人建房的建筑形式及现在中原地区农村房屋建筑样式。如甘肃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发现的8000年前先民建造的圆锥形尖顶屋;西安半坡遗址先民们建造的圆锥形屋;以及南阳市社旗县毛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先民们构建的圆形房屋基址,都是蕴含着阴阳和生殖崇拜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大多数建造房屋时仍然采用尖顶两面坡的样式。即前坡为阳,后坡为阴,从侧面看,一座房就像是一个“钺”的形状,北京故宫从侧面看就是一个“钺”的形状。

三、认定两座石屋为“王宫”的基本依据

认定石屋是“王宫”,是根据它所处的区域地形、地貌,以及石屋周边目前发现的遗址遗迹及其相互关系中分析判断而后得出的结论。首先,鸭河工区发现岩石文(岩画)的区域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区,有数十个小石头山组成,“王宫”所在位置就处在刻有岩石文遗址遗迹的数个山头正中心位置,视野开阔,向周边看去一览无遗,两座石屋的中心向南50米处,在一个平坦的巨石上,祖先用石片在巨石上磨刻有一长6米的龙,是一个典型的“太极龙”。“龙”的标志说明,两个房子非同一般,是“王”的象征。其次,“王宫”的正西方向,直线3公里是石柱山,山上几乎每块石头都被雕凿过,有两米多高的石钺,代表天地的圆形爻窝和代表大地的巨型四方石台(图十),石台上面刻满了圆形爻窝,山上还刻有立体“太极图”,分析应当是王登基向天下告示的地方。“王宫”(图十)向东直线3公里是上潘沟和下潘沟,这里雕凿有圆形三盘“太极图”,还有“王”问政的场所。从“王宫”向东北直线3公里,是孟山,是文化区域,山上刻有许多字画符号和太极图。从“王宫”向南直线3公里是黑石寨,是专门研究易经太极的区域。山上刻有巨大的三盘太极图(图十一),还刻有5个单排扁圆形爻窝和“易”字。从黑石寨向南5公里是柳树沟,这个区域是教育区等。其三,“王宫”周围遍布石钺,钺是王权的象征。我们发现“王宫”区域很多岩石上均刻有“钺”形符号,《说文解字》曰:“大斧也,一斧天戎”。《书·硕命》曰:“钺同兵类,脱胎斧。大者钺,小者钺。一人冕执钺。”《史记》记载的“兵器”上记述,“君王用钺,象征军事指挥权”。持玉钺者为“首领”,可见“钺”的符号就是钺,脱胎于劳动工具斧头,旧石器时代就有了石斧,是劳动工具,也是打仗的工具,因为它刃部为半圆,下部呈方形,圆为规方为矩,又演变为规矩的符号。圆代表天(阳),方代表地(阴),也成了代表天地的符号。钺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自然演变成王权的象征,王权或首领的专用符号。在大石庙“王宫”旁的巨石上,有两米多高的凹状石钺。小石庙的“王宫”屋内墙壁上刻有石钺的符号,在门外5米处另一块巨石上刻着近1米的凹状石钺标志,在“王宫”西的石柱山上,也刻有2米多高的两个石钺,并在巨型四方石台上刻有岩石文,也是王即位宣誓的地方。围绕“王宫”周边太极图中,黑石寨和下潘沟的太极图,圆心就是一个很深的钺形“钺”爻窝,居三盘的正中心,代表着掌握着天地人道的是王,制定天地人规矩的也是王,石刻太极图把钺和龙融合在一起,是王权的象征,体现的是最高统治者。其四,距王宫不远的南阳新石器时代黄山遗址,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河南龙山文化时期序列完整,在全国独一无二,该遗址发掘至目前出土了6个不同时期手持独山玉钺的“大王”,他们很有可能都在鸭河工区这个“王宫”中居住过,死后葬在南阳黄山。这,有待专家深入考察论证。此外,在南阳黄山遗址中发掘出土的泥陶文与鸭河工区岩石文完全相同。据《南召县志》记载,1956年南召县石门乡的群众在“王宫”附近捡到一个大型的玉钺,上交该县文物部门,现藏于南召县博物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另据南阳地区考古调查,在原南阳地区的十三个县(市、区)都发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手持独山玉钺的古墓葬,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玉钺在南阳已成为权力的象征,已经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认可。近年来,全国各地发掘出有石钺和玉钺的古墓葬很多,但都不能证明所持玉钺作为王权的来源,唯有南阳鸭河工区发现的“王宫”及周边岩石文充分证明了钺作为王权的来源以及功能的演变过程。南阳,应是钺代表王权的发源地、制定地、制作地、授权地。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两个巨大的仰韶时期制玉作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曾对此做过专题报道,证明“王宫”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完全可信的。从南阳区域内的考古可以看出,南阳从五六十万年前的南召猿人到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序列完整,从黄山遗址发掘出土情况看,一万年以来的人类活动也是序列完整的。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而且从未中断过。其序列的完整性,演变的根源性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考古学家马宝光研究认为,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图案来源于中原岩画,在南阳全境范围内,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数量比较集中,尤其在南召县境内多有分布。在国内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舞阳原归南阳管辖),出土了8000多年前的骨笛,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同时出土龟甲上所刻的字符(图十二),在鸭河工区的岩石文中都能找到,尤其是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刻有“宫”符号,与岩石文上所刻的龟甲符号完全一致(图十三)。这些间接证明,鸭河工区的“王宫”时代应当比舞阳贾湖遗址的年代更早(8600年~10000年),远远超过了埃及金字塔的4500年。其六,鸭河工区岩石文分布竟与古文字研究学者蓝玉献经过几十年研究写成的《通兑自宜》一书的内容完全吻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造出“举世文明”的根本动力。

这篇文章本来是用论文的形式来论证南阳发现远古时期“王宫”的,但是由于写作过程中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被感动,不得不打乱文式,抒发一下忍不住的冲动情绪。古文字研究学者蓝玉献家居苏州,由于对中华文明的热爱,痴迷于对甲骨文、太极的研究,写出了《通兑自宜》一书,坚信太极、易经、甲骨文这三大中华文明开篇绝学一定有它的诞生之地,绝不会离开天地客观环境凭空臆想而成。他踏遍秦岭山山水水,走过伏牛山的几十座山头,最终遇到了白振国,找到梦寐以求,穷其半生研究成果的鸭河工区岩石文(岩画)所在地,当他见到鸭河工区岩石文,顿时跪地痛哭,他翻开《通兑自宜》指出,每座山头上都刻着什么内容的岩石文,大家前去探寻,竟与从未来过鸭河工区的蓝玉献五年前出版的书上的内容完全一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也应验了“心想事成”。他身背帐篷,住进荒无人烟的山沟,爬冰卧雪,昼夜观察天象地形,常常啃方便面充饥,废寝忘食,考察每一个山头,每一块岩画,经过半年多的实地考察,一步步揭开了南阳岩石文的秘密,写出了《南阳市鸭河工区岩石文系统解读》一书,把整个鸭河工区岩石文(岩画)分为十三个区:即文教区、政道区、商道区、儿童区、天道区、王道区、人道区、社会区、太极区、思想区、伦理区、字根区、陵墓区。这些岩石文都是围绕着大石庙小石庙两个“王宫”分布开来,这只是初步的研究,还需要专家和学者的进一步考证。随后我们又顺着鸭河岩石文的脉络向南一路走来,竟发现岩石文一直刻到南阳市新石器时代遗址黄山的周边。我们不能不敬佩我们的祖先,把8000年前创造的华夏的开篇“文明”刻在石头上,把创造出华夏文明的第一个“都城”的范围刻在石头上,让子孙万代去传承、创新、发展,让我们找到华夏民族之根,华夏文明之源。我们,为中华民族骄傲,为中华“文明”自信。

《河南日报》(2020年06月03日   第10版)

生殖崇拜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最现实、最生动、最神圣、最持久的崇拜。我们发现她、研究她、赞美她,无须羞答答地扭捏作态。

《九家易》云:“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又云:“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些记载足以说明《乾》《坤》是诸卦之宗,“衣”“裳”是文化之源。但“覆”也好,“含”也好,只是证明,自炎黄始,我们祖先把公开的、赤裸的生殖崇拜文明化了,但“她”已深深地扎根于人类的血液里、骨子里、灵魂里、生活里、信仰里。

我们相信,没有谁能把上述的“记载”驳倒。那么,结合南阳黄山考古发现的陶制凹穴[见2020年4月15日《河南日报》《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一)》],结合南阳黄山考古的累累硕果[见2019年4月29日新华社《河南南阳发现5000年前玉石器制作中心聚落和疑似氏族首领墓葬》、2020年3月9日CCTV-10“探索·发现”频道《南阳卧龙史前墓葬》、2020年5月3日CCTV-10“探索·发现”频道《南阳黄山遗址》(上)、2020年5月4日CCTV-10“探索·发现”频道《南阳黄山遗址》(下)],我们可以推测,南阳“岩石文”(岩画),应是5000年前的完整的文字体系。

看吧,南召猿人、小空山智人、炎帝、黄帝、夏禹、姜子牙、百里奚、诸葛亮、刘秀们,先后在南阳盆地展现着他们为华夏民族增光添彩的辉煌。

——白振国郭起华2020年5月12日

□蓝成云

南阳鸭河工区及南召县东南部一带,为浅山丘陵地貌,这里丛林茂密,河流纵横,一座座海拔200米~300米高的小山包延绵相连。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特别适宜远古人类的生活、生存。白振国带领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团队,对这一地带大量的“岩石文”遗存进行深度研究,打开远古的尘封,寻找着亘古洪荒的原史。擦拭掉裸露岩石上的泥土,抚摸着岩石上缕缕印痕,浸润在那个原始的年代与古人对话……在这里,发现了一排排大大小小的凹穴,一幅幅清晰的太极图,一个个赤脚的印痕,活灵活现的石刻龙,文字初期的符号,巨石内磨刻的石室,还有那仍庄严地竖起在山头上的雕刻男根和悬起的乳房、女阴、子宫等远古生殖崇拜符号。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古人留下的文化遗迹是华夏文明的瑰宝,通过试读它、认识它,我们寻访中华文明之根、中华民族之源。

这篇文章,着重试读南阳“岩石文”(岩画)中大量存在的生殖图腾。

一、生殖图腾大量存在于南阳“岩石文”集中区域

生殖崇拜的主要部位包括生殖器、乳房、臀部。生殖崇拜文化与性文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生殖崇拜是远古时期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现象。中国有,外国也有,个别国家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存在生殖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生殖图腾的遗迹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被发现过,如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湖南安乡庹家岗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陕西宝鸡福临堡遗址等,我省也在信阳三里店遗址、郑州二里岗遗址、安阳侯家庄遗址等地发现过。近期,白振国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南阳区域内的南召县、鸭河工区、方城县、淅川县、唐河县等处发现了生殖崇拜的遗存,其中以南召县石门乡和鸭河工区一带最多。这一区域凡有生殖图腾出现的地方,均伴有爻窝(凹穴)、文字符号、太极图、脚印、曲领方心等文化符号,还有王宫石室等石刻,从而证明这个地方是远古时期文化、政治中心。这里发现的生殖遗迹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石刻雕塑类的男根、女阴,用于崇拜、敬祀;另一部分是磨刻在岩石上符号类的生殖器官、女性乳房等,是要表达某一种思想的借用符号。

现将这个区域内发现的主要生殖图腾记述如下:

1.南召县石门乡黑石寨村大石庙的男根石刻。位于海拔230米的大石庙山头正上方,一块巨石高6米,最粗处半径为4.5米。基本呈圆柱形,上部分由人工磨刻而成,呈男根状。下方磨刻一石室,石室深3.2米,高2.5米,内室宽2.65米。石室应为“王”的寝宫,“王”选择居住于男根巨石之中是基于古人的哲学思想。男根为阳,石室为阴,取其寓意为阴阳结合万物而生,族群繁盛,天下繁荣。大石庙西边约400米的一个山坡上,也发现一个磨刻巨石石室,据考证为王宫,外形也是男根形状。

2.南召县南河店镇马沟村的男根石刻雕塑群。位于海拔210米,北纬33°19′58″,东经112°27′2″的马沟村的一个小山头上,约有7个直立的男根状石柱,均有人工磨制痕迹。最高的一根高3米,上细下粗,上下用沟槽分成两部分。上部分直径1米,下部直径2米,上部呈圆柱形约0.5米高。

3.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的男根石雕。位于海拔230米,北纬33°18′17″,东经112°18′60″的山顶上。石柱寺山顶上文化符号最为密集,巨石林立,每块竖立的巨石均有石刻的各种符号、爻窝。而似男根的石头高高竖立,上细下粗,底宽约6.1米,整体呈扁形男根状,高约8米,宽约3.6米。

4.南召县石门乡桑园村的男根石刻雕塑,位于海拔230米,北纬33°19′2″,东经112°29′19″的一个山头,有几块独立的岩石,其中一块粗壮,呈人工打磨而成的男根状。高2.3米,半径1.1米,上部分磨刻成圆形。相距男根石0.45米处,一块4.3米宽的石头中间磨刻呈女阴状,女阴长2.5米,最宽处0.25米。

5.南召县石门乡党庄村,位于海拔200米,北纬33°19′9″,东经112°30′6″处,有一块倒在地上,但没有损坏的圆柱石,长7.4米,直径1.1米,呈男根状。这根圆柱石北4米处一块岩石侧面磨刻一女阴,长0.46米,宽0.05米,深0.48米,十分逼真。

6.南召县四棵树乡神仙崖村,位于海拔320米,北纬33°13′40″,东经112°18′1″的一座山头上,一磨刻男根,高7米,约4米处有一打磨的沟槽线,将石柱分为两部分。

7.南召县板山坪镇南河村的女阴和男根遗存。距板山坪镇10公里的南河村,位于海拔280米,北纬33°27′31″,东经112°9′25″。板山坪镇到内乡县马山口镇的公路西边,有一条宽约10米的山间小溪,小溪西岸,是一座高约50米的三角形小山包,当地人称母山,绝壁陡峭,面向东方。绝壁下方是一女阴图腾。女阴高约5米,最宽处约有3米,可能原为自然山缝,古人为了生殖崇拜的目的加以拓宽、扩高、深磨而成。母山东边的一座山头,当地人称公山。山坡上有一高出地面4米的高台,是竖立男根的遗址,现遭破坏,但仍存留有直径约2米的上部断石。

笔者还在方城县、唐河县、淅川县等地发现很多男根、女阴雕塑图腾。

除雕塑形态的男根、女阴之外,在很多山头裸露的岩石上还发现大量的子宫、女阴图形。有的阴线磨刻,呈凹形;有的阳线磨刻,呈凸形,这是一种符号表示法。用乳房表示哺育,用子宫表示孕育,用女阴表示出生,通过符号的替代类比表达要阐述的思想。

二、这个区域生殖图腾为何如此集中

远古的群居时代,赤身裸体,生殖器官裸露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生殖器官能够孕育人,生育人,被看成是圣洁之物,生殖图腾崇拜也就自然产生。因此,可以说,生殖崇拜与古人所处社会形态与客观环境相关,是人类文明发现的“原史时代”的产物。

其一,生殖崇拜是人口繁衍和生存的自然需求。原始时代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没有先进的抵御和进攻的武器。刀耕火种,跟天斗,抵御严寒、酷暑、洪涝、火灾、地震等,跟凶猛野兽斗,跟其他部落的人斗,跟疾病斗,这些争斗都会造成人口的减员。原始时代人类出生率、生存率极低,因此,扩大族群、繁衍族群是第一需求,只要有了人,族群势力就大,就能提高战斗力,以利于生存。所以,他们尊敬特别能生育的女性。“女娲造人”把女娲敬为神,女娲大约就是那个时代生育最多最光荣的母亲。人们盼生育,生命是从女阴中来的,就崇拜女阴。在那远古的自然环境下,男人的勇猛雄壮在抵御各种生存危险,在寻找食物、捕获猎物上比女性更胜一筹,男根是雄性的象征、力量的象征、生殖的象征,也就成了崇拜物。总之生殖崇拜就是对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其二,祈祷求告的心理需求。原始族群的人们,对自然界很多现象无法理解,遇见恶劣天气、凶猛野兽、疾病死亡和水火等自然界灾难时,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神灵,是神灵在操弄人间的一切。神灵是无形的,是一种想象,要对其敬畏崇拜,因找不到神灵的实际比照,就认为女阴能生人,并能决定生出身高体壮或瘦弱体差的人,决定着人的命运,女阴就成了生人的神。遇到极大恐惧时,就求告生殖图腾的保护,并祈祷多生孩子,生最有力量的最强壮的孩子,消除生存的各种风险。不断地祈祷,久而久之,生殖就成了崇拜对象。

其三,感恩天地、感恩祖宗的需求。远古人类感恩天地,认为天地带来了生存的水、食物、阳光,天地能产生万物,天地是万物之母。他们敬奉上天,将天神格化,相信“老天爷”。同时他们感恩祖先,是祖先给了人的生命并一代一代延续。他们祈求祖先的福泽庇护,并效法祖先所传的家风家法、懿德嘉行等。这种敬天法祖的观念,在上古已经形成,数千年来一直流传于华夏大地。感恩祖先,原因是祖先给一代一代人生命,而生命是从生殖器官诞生的,因而就直接感恩生殖器官。甲骨文中的“祖”一边是个“礻”,指神;一边是个“且”,“且”就是象形文字的男根即“”。男根就是祖,敬祖就是敬男根。《礼记》中记载“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俱为其本,可以相配,故王者皆以祖配天”。意思是说世上万物的根本是天,那人们的根本就是祖先,人也是万物之一,人是天地给的,也是祖先给的,所以敬祀天、敬祀祖宗就结合在一起,自然产生了祖配天地、天人合一的思想。敬天地称“祀”,敬祖宗称“享”,后来人们称“祭”。“祀”和“祭”是不一样的,祀就是敬仰、感恩。“祭”要杀生供奉,暗示着保佑索取。生殖图腾崇拜处于敬祀时期。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现,屈家岭时期的大王墓中没有殉葬的人,说明那个时期是处于敬祀时期。

在“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认识中,认为天地就是阴阳,男根女阴也是阴阳。远古人们表达天用“○”,表达地用“□”,而男根剖切面就是上圆下方,和天地符号的表示是一致的,男根自然就成了阴阳的代表物。

其四,男根女阴的图腾和符号起到道具和教化的作用。从南阳“岩石文”中的各种符号及遗存实物上分析,远古先人们是十分重视教育的,想象空间的思维非常发达,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环境中磨刻了十分复杂的各种具象符号,表达思想理论,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如乳房是表达哺育,子宫是表达孕育,女阴是表达生育,把这些符号刻在不同岩石上,都反映着或喻示着一定内容。根据苏州易商文化传播公司的学者蓝玉献的解读,现将两处岩石上刻有生殖符号的图案作一解释,可以看出生殖符号在图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幅在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顶上,在一块高8米,底部宽3.6米的呈三角竖立着的岩石上面,从上到下刻满了各种符号。特别是一道磨刻的沟线从石头的顶端向下,穿到一个深陷的如子宫的凹穴中,沟线再向下延伸到一个磨刻的女阴中,然后再向下延伸到一个横的宽的沟槽之中,在宽的深的沟槽中磨刻一个小脚印,小脚印前方是一个向前的大脚印。这幅图中沟线的最上方指向天,是阳,沟线从岩石上端向下是地,是阴。阴阳结合后到子宫孕育,孕育后再经女阴出生。这块岩石磨刻的图案所表达的内容象征一个事业或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道沟线指天贯地,是表示天地、阴阳的结合,只有阴阳结合在一起的事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既符合天道也符合地道,是正确的事。沟线到子宫中是指一个事情要经过长期的孕育。沟线到女阴是指顺利出生,那么出生的新生事物或小孩才有生命力(用小脚印代表)。出生以后只能先到小的窄的空间通道,经发展成长以后到达宽广的空间,才能逐渐做出有发展有前途的宏伟事业(用大脚印代表)。人也是这个道理,父母结合,十月孕育,顺利出生,变成小孩(小脚印),沿着通道(正确教育)才能变成大人(大脚印),茁壮成长。

另一幅在南召县南河店镇马沟村一个山坡上,在一块岩石上刻有一个眉毛图形,眉毛图形下面是一个甲骨文“目”的符号。在它上方刻一个长约0.15米、宽约0.05米的女阴。这是一只眼睛盯着一个女阴。因女阴代表出生,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看到它的根源、实质,看到这件事情诞生的时候,才能看出门道,看出眉目。

剖析这两幅“岩石文”,我们可以看出生殖符号是可以像文字一样表达思想的。与这两幅图案类似的,南阳“岩石文”中还有很多。

其五,生殖崇拜是王权需求的政治根基。南阳“岩石文”(岩画)密集存在于南召县石门乡及鸭河工区梦山一带。特殊的地形,奇特的钺形符号和神奇的王宫王室,都指向这一带是远古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是统治天下“王”的根据地、驻扎之地。而南阳黄山考古发现的手持玉钺的“大王”墓穴,距离这一区域很近,也指向这一带是王的活动区域。“王”在这一区域磨制了高大的男根和深凹的女阴,显然是有目的的。道理很简单,远古时期一个族群的首领就是这个族群的父母,天下之王,就是天下的父母。天为阳为父,地为阴为母,男根女阴类比天地,与天人合一是一致的,生殖崇拜把人的特征与天地权威性结合在一起了。古人认为统领天地的是昊天上帝,而昊天上帝是祖先中最卓越的人担任的,而优秀卓越的人非王莫属,所以敬天也是敬祖,敬天和法祖是一致的,让人臣服于天、服于祖、服于王道,用天地的权威性率服天下。王要一统天下,主题是统天下的人心,生殖图腾崇拜完全具备了王要统一天下人心的要件。崇拜生殖图腾等于崇拜王,使人们接受“受命于天,王权天授,正统合法的王道思想”,达到让族人规规矩矩接受王或首领的领导,并且用“受成于学”的方法,不惜动用巨大人力资源来磨制生殖图腾,做成道具,教化天下。把男根、女阴道具推向人类居住的所有地方进行崇拜,让人臣服于天、服于祖、服于王,实现一种理想的局面,即王道,《尚书·尧典》篇中“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从而达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大一统的局面。

“王”住的地方(大石庙石室)、宫(小石庙石室)的附近,均出现两米多高的钺形符号(),证明王在此地。仔细分析,钺形来自男根形状,是生殖崇拜的另一种方式。钺()和男根剖切面图形()均是上圆下方,它们的含义也一致,都是天地、规矩、权力的象征。王用钺形()作为自己的象征,并磨制成石钺、玉钺象征最高指挥权,戴在身上,死后还要佩戴陪葬。用男根作为崇拜的模本,实质核心是证明王是天地,王是天下父母,崇拜生殖图腾,就是崇拜王道。

鸭河工区及与之接壤的南召区域,生殖图腾在历经自然崩塌、人为毁坏后还能如此集中呈现,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其一,鸭河工区与南召一带,特别适合远古人类的生存。这里气候适应,既有分布密集的河流和湖泊,又有茂密的森林。几十公里以内由高山、浅山到丘陵、平原,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成为古人类栖息、生活的理想之地。因此,这个地方诞生了南召猿人、小空山智人,这个地方走完了人与猿揖别的过程。一个部落在这里诞生,族群在这一带扩大,从浅山走向丘陵,再走向平原……直至建立了王国。生殖崇拜最先诞生在这个地方,而且如此集中,也就不足为奇,同时也证明了这个区域是那个时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

其二,这一带是王宫的所在地,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政治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丰富的文化和各种活动是王的需求,王宫附近出现众多的生殖崇拜图腾是很正常的。

其三,“岩石文”中的很多符号及太极图案等文化符号的出现,是思想家设计的,不是平民所为。这些设计是要围绕对人的教化需求、王的意图、王的统治而展开。做设计的思想家必是王的重臣,必然也居住在离王宫最近的这一区域内。

其四,把巨大的岩石磨刻成生殖图腾,在远古时代,需耗费巨大的人力资源,绝不是平民行为,是国家意志、国家工程,或一个大部落的族群行为。这一区域是王的活动和居住地,因此浩大工程才可能实现。

其五,生殖图腾崇拜不是单一的文化现象,与很多文化现象如巨石崇拜、龙图腾崇拜、太极图等相伴而生。鸭河工区和南召石门乡、南河店镇、四棵树乡地理结构相连,这一带浅山或丘陵处的岩石上,存在大量文化符号,故而生殖图腾的巨石男根女阴也在这一区域相对集中。

三、生殖崇拜结束于黄帝时期的“垂衣裳而天下治”

南阳区域发现大量的“岩石文”(岩画)考证其具体年代是十分困难的,但唯有生殖崇拜的遗存可以考证出是黄帝时期以前的文化现象,距今至少在5500年以前。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黄帝倡导的“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礼制说起。

远古人们是没有衣服可穿的,赤身裸体日出而作寻找食物,日落而息倦卧山洞地穴。男女生殖器暴露是很正常现象,到了伏羲氏、神农氏的时代,缝制树叶、兽皮、麻葛抵御风寒。黄帝时期,开始养蚕种麻,增加了穿戴的材料。《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意思是说黄帝时期开始教人们把裹身的兽皮麻葛分成上下两部分,上身为“衣”为“乾”,缝制袖简,呈前开式。下身为“裳”为“坤”,前后围着,起到遮蔽之用。这种上衣下裳、上乾下坤的形式作为礼仪与制度教化天下,人人去做,又称为黄帝时期的“章服之美”。

“垂衣裳而天下治”,显示出黄帝的聪明颖悟,也代表了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上身穿衣下身穿裳,围起并遮挡了生殖器官。岁月无痕,几经变化,生殖器官变成了个人的隐私部分。客观的变化必然引起主观意识的变化,生殖崇拜这种直观的具象形式必然要引起改变,把敬天地用生殖器的具象变改为敬老天爷、玉皇大帝。把敬祖宗的形式,由生殖崇拜改为写上祖宗名字的牌位的形式替代。生殖崇拜所用的模型就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而可以推断“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开始就是生殖崇拜的结束。史学家考证,黄帝时期在距今约5500年以前,因而类推南阳出现的远古时期的各种文化符号,应该是在黄帝以前的文化遗存,是5500年以前的文化。

四、生殖崇拜是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体系形成的源起

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际,远古人类依据当时的生存环境与认知水准衍生了许多信仰形式,产生了诸多文化类型。时过境迁,大多在历史长河中湮没,成为文化历史的化石。生殖崇拜结束于黄帝时期约5500年前,但生殖崇拜的理念在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中依旧生命鲜活,至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思想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维。

1.生殖崇拜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独阳不长,独阴不生,阴阳结合,万物生长。男根女阴就代表了阴阳。从生殖崇拜开始,人们类比研究,把阴阳学说推向更深的高度,认为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万物殊类殊形,这既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也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奠基石。

《周易》中,爻是易经中比较基础的概念,也是八卦组成部分中最小的单位。阳爻符号为“—”,阴爻符号为“–”,这些符号的产生和内涵均来自生殖崇拜文化。阴爻、阳爻的具体形状与写法,阴爻“–”神似女阴,阳爻“—”竖起来,神似男根。阳爻象征阳刚,阴爻象征阴柔,这种含义也和男女性格特征契合。《易经》很多理论吸取了生殖崇拜的理念,特别是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解释了乾坤两卦最阴阳最主要的精神内涵,也成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性格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尤其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成为八字箴言,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人的性格。

古人把男根当成天地和祖宗来敬祀,产生了“天人合一”思想,而这一思想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自我本性等和谐统一的多重意蕴。它倡导把人看作宇宙自然的一部分,集中体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论、权利与义务、人体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人类在改造自然存在的状态时,必须克制占有欲和杜绝无限制地扩张。直到今天,人类赖以生存创造发明的物质原料仍离不开自然的恩赐,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实质就是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成为自然之中一员的理念。

2.生殖崇拜对祭拜祖宗风俗的影响

远古敬祀祖宗用的是生殖图腾,这种理念随着时空的变化,形式和载体发生了根本转化。

远古敬祀祖先的载体是男根女阴,后来演化为庙堂和祠堂以及象征国家政权的社稷。如太庙专供皇帝祭奠用的,各个姓氏的祠堂供常人百姓祭奠用的。河南新郑每年举行的拜祖大典也是敬祀祖先、感恩天地的传承。这种生殖崇拜、感恩天地、敬天法祖的理念,构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及思维方式。

中国人和外国人敬仰的对象显然不同,中国人崇拜祖先,外国人崇拜上帝。中国的庙堂、祠堂敬祀的是真实存在的祖先,有名有姓,昊天上帝也是祖先,老天爷也是。对民族、对国家有重大贡献者,都一一建庙立祠纪念。如,比干庙、孔庙、岳飞庙、关公庙等,至今受人祭拜。以祖配天,各个历史时期对国家对人民立有大功的人,后人都把他奉为天神。《左传》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敬畏上天、尊奉祖先是人必遵循的规矩,所谓祖宗家法在远古生殖崇拜中就根植了文化理念,奠定了族人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因为中国敬的神是自己的祖先,是对人的高度尊重,敬祀自己的祖先是敦亲睦族,最终要达到协和万邦,因而在文明基因里没有种族主义,决定了中国国家治理的独特性和稳定性。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均已消失,而只有中国的文明一直传承至今,与国人敬天法祖的思想和祭祀祖先的习俗传承是有关的。中国有自己的节日专门祭天祀祖,凡有国家大事件,也要祭天拜祖。一个家庭也要摆上祖先的牌位,经常上香祭祀,牢记祖训祖德。历史上的大变故,引起人们迁徙,族人们什么都可不带,但不忘向祖坟祭拜,并一定要带上祖先牌位,延续传承祖先的家风、家训、家教。迁到南方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不忘祖籍地,不忘祖居地的民风民俗,不忘寻根问祖,修家谱、建祠堂。分布海外的全球华人,认同是炎黄子孙,根在中国。当国有难时,大批华人率先伸出援助之手,无私支援祖国。中国还有一个道德标准,谁要把祖先忘了,就是数典忘祖,是最大的一种耻辱。

今天我们很多节日,如寒食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中元节等,均来自远古时期对祖先的敬祀。

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不忘祖宗的祭祀文化,续家谱、建祠堂的宗祠文化,都有着生殖崇拜的渊源。故人的墓碑形状,外国是用不规则不同类型的石头,但中国的石碑是上圆下方形状,天南地北风俗不同,但碑形统一,应是源自男根的剖切面。家家纪念祖先的牌位,或祠堂中纪念去世之人用的木牌位,均是上圆下方形,和石碑一样,也应是来自远古时期对男根的崇拜。

敬祀先祖,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之根也在生殖崇拜中诞生。几千年来,中国人把孝老奉亲当作百善之首,孝敬行为成为道德模范的主要标准,孝敬思想促进了家庭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

3.生殖崇拜对民族团结国家认同的影响

远古时期,人们对生殖崇拜、感恩天地、感恩祖宗理念的传承,奠定了民族团结的纽带和爱国情怀,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一首歌唱到:“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下我成长,成长以后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种认同感所产生的动力和意志力可撼天动地。历史上每当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时,一处有难,万处援助,一人有难,多人相助,同仇敌忾,勠力同心,再大灾情都被中国人踩在脚下,一一克服。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生殖崇拜在现代各种文明形式中,均能找到其存在的文化印痕。例如:

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属象形字系,字字有深意,笔笔有内涵,其中如:“祖”“父”“高”“舍”“也”等很多常用汉字,都与生殖崇拜有关。南阳“岩石文”的很多符号中,已经有了文字的雏形,那个时代正是生殖崇拜的高潮时期,也是造字的活跃时期。

南阳“岩石文”发现的生殖图腾,是远古时期诸多文化元素共生的文化观象,如与其伴生的神秘符号、爻窝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文化宝珠将重现异彩,生殖符号所承载的深邃的远古思想体系将重见天日。

《河南日报》(2020年06月04日   第10版)
    

图三卧龙区安皋镇太清观岩石上磨刻的图案

图六南召县南河店镇马沟村龟背石上磨刻的图案

图二 鸭河工区和南召县交界地带岩石上磨刻的图案及解读图表

图一石柱寺和孟山岩石上磨刻的△和○

图四鸭河工区孟山村岩石上磨刻的图案

图五南召县南河店镇马沟村岩石上磨刻的图案

图七鸭河工区高嘴坡村岩石上磨刻的图案

图八鸭河工区高嘴坡村岩石上磨刻的图案

图九石柱寺登基台上磨刻的图案

在南阳岩石文的首篇试读中,我们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中国在五千年前即有了成熟的文字,文字体系的天窗正在打开;岩石文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岩石文→泥陶文→甲骨文,构成了华夏文字的发展、演变体系……我们期盼“石破天惊”。(见《河南日报》2020年4月15日)

本篇文章已是岩石文试读第六篇。作者蓝玉献把多年来呕心沥血对古文字古文明的研究变成这篇力作,分析鞭辟入里,综合研判铿锵有力。灵石不语,大音希声。至此,南阳岩石文,刻在岩石上的文字,其蕴含的理论思想体系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舞起来了、灵起来了。当然,作为“试读”,我们仍然把它视为一块引“玉”的“砖”,期盼着引发更深刻、更广泛的研究、讨论、争鸣,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来观照这一重要文化现象。毕竟,我们中华文明太悠久了、太深奥了,华夏祖先太伟大了!

敬请读者和我们一起做个小小实验——在读这篇文章时五指并拢形成拳头,会出现一个现象:拇指在外四指在内,拇指在内四指在外,这个现象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和合包容、团结拼搏、张弛有度、和谐万邦的大一统思想。我们再敬请各位读者仔细观察图九那幅仿佛远古文明旗帜的磨刻图案,在这两者对比中寻找“中华文明”的真谛与硬核。今天,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我们的研究基本昭示了隐藏在南阳岩石文中的中华文明的奥秘。

——白振国郭起华

2020年5月28日

□蓝玉献

人类的早期文明应该诞生在狩猎、采摘到农耕种植时期,距今一万年左右。远古先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时,会产生很多思想,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活动及产生的思想,先是创造了抽象的符号,之后逐渐出现了文字、文章。白振国带领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团队在南阳市鸭河工区、南召县、方城县、唐河县、卧龙区等县、区发现大量磨刻在裸露岩石上的各种爻窝和符号,经过分析、破解,发现了汉字产生的字源、字根,并由字源、字根组合磨刻成为岩石上的“图”“书”。这些“图”“书”所展示的原始记录,深刻反映着华夏先人们的思想、生活的广泛信息。

经过对南阳岩石文的考察和研究,我们认为岩石文是远古时期的“图”和“书”,现将部分研究成果试读如下:

一、南阳“岩石文”(岩画)中的字源

万物皆有源,用以记录思想活动的文字也有其源。字源即文字产生的源头。文字诞生先产生字源,这个字源在特定的时空中孕育。万物皆有其根,字源在形成成熟的文字之前,犹如一颗种子发芽必然要经历一个扎根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字根的创造过程;万物皆有其生命历程,由字源、字根组成的符号被人们认识,并表达完整思想的时候,文字就形成了。万物相连,古人把多种文字组合到一起共同表达统一思想的时候,“图”和“书”就产生了。南阳市鸭河工区和南召县交界的山头上的岩石文就是远古时期的“图”和“书”。

讲字源之前,先简述一下岩石文的表达方式。岩石文的表达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数相”类表示法,即用1、2、3、4、5、6、7、8、9等排列的爻窝来代表一定的内容,起到文字作用。这一种利用数字多少表达思想内容的岩石文我们称之为“数相”类文字。

第二种是“符相”类表示法,即用各种符号表达思想内容的岩石文,我们称之为“符相”类文字。

南阳岩石文有很多三角和圆(见图一),这两种符号在所有岩石文的区域都存在。三角和圆是“符相”类文字的起源,其中圆也是“数相”类文字的字源。三角代表时间,圆代表空间。汉字的字源由“△”和“○”两个符号构成。有了这两个字源,就形成汉字所有笔画的三要素,点、线、弧,它是创造所有文字的模型。“△”和“○”来组成各种符号表达天、地、人的客观真相,叫“取相造字”。

三角“△”和圆“○”是如何产生的呢?当我们的祖先以视野的极限为半径观察天地,天地的形状就是圆,圆是代表空间的抽象符号。观察时间借助太阳照在物体上产生影子,影子和被照的物体产生夹角,太阳移动,影子的夹角跟着发生移动,夹角呈三角形,因此三角是时间的抽象符号。

三角和圆就是古人对宇宙的朴素的认识,这个认识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两个根本问题。“天地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两个符号把宇宙描绘出来了。这是祖先对时间和空间客观真相的一次抽象表达,正是这个抽象的表达,成为文字的源头。

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抽象符号,古人就可以用这两个符号去表达在时空中发生的事情和各种思想,以及表达古人认为非时空中的观点和想法。古人思考自己时空的问题,这是天下观。同时也要考虑天上非自己时空的问题,这是昊天观。天下观和昊天观是非常朴素而完整的宇宙认识论,“天下”是自己的时空,所以要平天下,“天上”是非我的昊天时空,所以要敬畏昊天。

二、南阳“岩石文”(岩画)中的“字根”

“字根”是由字源演变,成为汉字大量产生的根据。

1.“符相”类的字根:因为有了字源的三角和圆,所以就具备了汉字的点、线、弧等笔画,并能组成汉字。目前,南阳岩石文已发现了王、人、中、公、心、玄、天、目、真、夏、文、与等成熟的字(见图二),它们不仅是字,更重要的还

是创造其他汉字的根据,所以笔者称其为“字根”。这些“字根”和周边空间信息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文字。

2.“数相”类的“字根”:岩石上磨刻的爻窝的数量就是字根。用数字代表远古时期社会的九大分工,并按照社会九大分工产生的时间先后和重要性等综合因素进行排列。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源起于远古人们对天地宇宙最原始、最朴素的认识。用数代表人和事是社会发展形成的必然结果,1到9所代表的人和事必然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和远古人类对天地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天地生万物的起点应是始自天地能量的交换,阴阳交合也是始自交换,所以1代表交换、交流、交易,就是数字代表社会分工的起点。2、3、4、5、6、7、8、9在此基础上分别代表其他社会分工,自然递进产生。

所以,我们认为九个数字分别代表的内容如下:

一个爻窝:代表方向、中心、开始、交换、交流、交易、商、商人、商业、经济等相关内容。人类最初的社会活动由接触、交换、交流、交易开始,而后这一类行为成为商或商人。天地之间生育万物,商人交换货物的行为是社会活动的开始,用一个爻窝代表。古人又将接触、沟通的行为称呼为“商量”。

两个爻窝:代表天地、父母、家庭、圣贤、阴阳、平衡等相关内容。古人观察自然现象中的太阳月亮、天和地、男和女、白天和黑夜等自然现象的两个方面,后来逐渐演化为阴阳。

三个爻窝:代表孩子、新生命、成长、不成熟、活力、新生力量等相关内容。三也是由二产生的,反映的是二(即阴阳结合)必然会产生新的事物。如男女结合就会生孩子的这种现象。

四个爻窝:代表想法、思想、思想家、社会精英等相关内容。比如孩子的成长就是伴随思想的变化逐步成熟,成熟的思想被天下人认同,称为思想家。

五个爻窝:代表文化、文人、文教等相关内容。五个爻窝单指人和人的行为,思想成熟了才是文化,思想成熟可以执行文教的人是文人。

六个爻窝:代表干活、劳作、行动、工作等相关内容。并且六个爻窝也是非农业的人和人的行为,如制造陶器、弓弩、石器的人等。

七个爻窝:代表武力、军队、强大、力量等相关内容。祖先为了抵御自然灾害,猛兽攻击,异族入侵,他们需要保护自己,需要强大,所以七个爻窝是在六个爻窝上的自然递进。

八个爻窝:代表农民、农业等相关内容。种植业发生晚于以上人类的行为,所以八个爻窝代表农业和农民是自然递进关系。

九个爻窝:代表帝王、天等相关内容。帝王和天是统一管理上述八类人和人的各种行为的最高领导,九作为极数单指帝王和天。帝王管理天下,昊天管理天上。帝王管理上述人类和事物。数到九为极,文到五为尊。在鸭河工区秋冬相交时,上潘沟观日点刚好看到太阳落进五朵山,九五之尊应该指天子所处“宫城”的范围。

上述九个数字所替代的内容,集中反映在卧龙区安皋镇太清观的一处岩石文(见图三),鸭河工区孟山村一处岩石文(见图四)。图三中一组岩石图案中间有并列九个爻窝,左边有四个爻窝,右边有两个爻窝,按图中位序划格排列应是492。图四中一组岩石图案,有两排。上排有三个爻窝、五个爻窝、七个爻窝,按图中位序划格排列应是357。下排有八个爻窝、一个爻窝、六个爻窝,按图中位序划格排列应是816。把这三种图案按格合在一起,即传世的九宫格的书(见下表)。

九宫格

492

357

816

南阳岩石文这种“符相+数相”的文字结构,“符相”主要表达思想观点、“数相”主要表达可量化的事物。“符相”和“数相”的位序排列表达内容的属性。

三、“位序”排列在远古“岩石文”中的重要性

“位序”对解读岩石文(岩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为远古时期刻在岩石上爻窝的数和符号都有自己的位置。现在的字不管排在什么地方,位置如何变换,表达内容是相同的。但岩石文的初创期,每个字的位置处在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前边、后边,放在不同位置,表达内容是不一样的。如人字,放在图案的上边是一个高尚的人,光明的人,代表“王”的位置。人字放在图案的下边,代表百姓。我们把古人这种对数或文字放到一定位置上表达一定内容的排序方法称为文字的位序。

一个字就代表几种思想,将其放在不同位置上,人们根据位序一看就知道了文字所表达的具体指向,扩大了字所反映的内容,甚至一个爻窝磨的深与浅、大与小都有讲究。深代表深刻、重要,浅代表次要。大代表发展、实力,小代表初期、次要,等等。解读岩石文要根据不同环境不同位序综合分析。

位序在现代的文章中已经没有了,但在远古时期是非常常见的,是远古时期先人们使用文字符号的一种高度智慧。破解岩石文首先要弄懂符号和数字所处的不同位置,即位序。现在文字没有位序了,但“位”的意思仍传承下来,如官位、职位、学位、地位等。

四、对“岩石文”中出现的“符相”类、“数相”类文字的解读

由字源逐渐发展成为字根,由字根产生了“数相”类和“符相”类的字,由字组成文章,反映祖先的思想。剖析南阳市鸭河工区和南召县一带的岩石上的符号和爻窝,并判断它们所处的位序,就是解读远古先人们的文章。“数相”类所构成的文章图案可以称之为“书”。“符相”类所构成的文章图案可以称之为“图”,“图”和“书”是祖先承载文明的两种形式。

下面对岩石文中的三幅图案的文章内容进行解读。

第一幅对南召县南河店镇马沟村一幅由“符相”类文字和“数相”类文字共同构成的图案的解读

这幅图案位于南召县南河店镇马沟村海拔210米、北纬33°19′58″,东经112°27′2″的一座小山头的一块大岩石上(见图五)。

这幅图案由“符相”类的两个“公”字,一个“中”字,“数相”类两组两个爻窝组成。这块石头中间磨刻一个“中”字,“中”字是一个横刻的扁圆中间竖刻一道沟槽的图形。“中”字旁边还有两组两个爻窝代表平衡。“中”字两边分别磨刻“公”字,远古时期的“公”字是指天地为公。圆代表天,方代表地,方和圆结合在一起,即是“公”字。“公”字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方形。“中”字在两个“公”字的中间,在一块石头紧挨着的另一块石头上也磨刻一个“公”字。三个“公”字除了上面的圆相同,下面的方形都不同,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是不规则形。它的含义是指治理好的地方,是方方正正的正方形、长方形,治理不好的地方仍需要纠偏加强管理,符号用不规则形。“中”刻在一个上为圆形下为长方形的“公”字和一个上为圆形下为正方形的“公”字的中间。上为圆形下为不规则形的“公”字在紧邻的另一块石头上。这样的一组图案构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即“天下为公”。决定其内容属性的是它们之间的位序排列,如果位序打乱了,“天下为公”一词就解读不出来了。这个就是“天地位焉、万物生焉”的中道、中位思想,也是天子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圆代表天,方代表地。治理天下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地域去进行治理。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治理天下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是“中道”;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治理原则也是不一样的,这是“中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字,代表华夏区域的治理方式;不规则形的“公”字代表未被华夏统治区域的治理方式。

南阳岩石文的“中”是古时治理天下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天下为公”治理天下,符合中道、中位,符合昊天,就是“中”。

第二幅对位于南召县南河店镇马沟村龟背石上“符相”类图案的解读

这幅图案位于南召县南河店镇马沟村一座海拔200米、北纬33°19′49″、东经112°27′8″的一座山包上,是在裸露的岩石上所刻的“符相”类图案。石头形如龟背,龟背上磨刻出九个符号,即九个字。九个字的位序排列构成了有极其丰富内容的文章。这九个字分别是华、人、目、序、口、人、私、王、手(见图六)。它们的排列位序如右表:

本篇把管理天下的王称为天子,把各部落的首领称为王,根据位序排列,解释如下:

图中的“华”字居上,“人”字(这个“人”指的是各地的王)在“华”字下方,“人”字头顶是“华”字,“目”字居“人”字的左下方。

“序”字居中心,居“人”字下方。

“口”字居中心,“口”字在“私”字上面。

“人”(下面的“人”指的是百姓)居左下方,“私”字居下居中,“王”字(钺)紧邻“私”字居右。

“手”字居右上下贯通,上达“华”字,下接“王”字。

上边解读的第一幅图案(图五)和这一幅图案(图六)相邻300米,内容是承接关系。这幅图案表达的是以“中”字为“指导思想”,以“华”字代表农耕种植而形成的“大政方针”。这幅图案共分五个层次。它的位序布局十分巧妙,九个字的笔画除了下方“人”和“私”字笔画不与中间的“口”字连通外,其余字的笔画均相通并且相互共用笔画。

“华”指草木旺盛,本文指禾苗,指农耕种植,象征百姓的根本利益,头顶应是昊天的位置。“华”字在“人”字的头顶,象征天子要求天下的王把百姓的利益放在昊天的位置。“华”的原则至高无上,像昊天一样不容亵渎。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出处就在这里。

位于第二层次的“人”代表“王”,“人”字左下方是“目”字,“目”字的下方又是一个“人”字(百姓),寓意王的眼光必须向下方看,治理天下必须看到百姓,不能向上面看,也不能左顾右盼脱离百姓。百姓是基础,是治理天下的根基,治理天下的战略眼光是能深入落实到百姓。正对着“人”(王)字的下方是“序”字,代表王必须立正位,治理天下的秩序必须是方正的。方形代表法则,三角形代表秩序,王的眼光盯着百姓,王的格局就是立场、法则、秩序。

“人”(百姓),居左下方,表明百姓是天下的基础,紧邻“私”字表明百姓在“私利”上有两面性,有私欲有私产。天下土地、山川河流是公产,天下之公产不允许任何人据为私有。天下的土地、山川河流种植的庄稼、狩猎的动物、捕获的鱼是私产。“私”字旁边是钺的形状即“王”字,代表王治理天下要动用王权的力量保护百姓的私产,同时还要保护天下的公产,不允许百姓的私欲膨胀侵夺公产。“人”(百姓)字和“私”字上面的笔画不与居中的“口”字相连,就是警示治理天下百姓不能挑战的原则是公权、公产。最绝妙的就是这不连通的部分,居于中心的是“口”字。这个“口”字是河流的横截面,里面的横线是水平线,外面加一个三角形代表河流决堤的状态,寓意为若放任百姓的私欲膨胀,侵占公权、公产,则如决堤的河流泛滥,天下的治理体系会迅速被颠覆。天子告诫所有的王,治理天下要用王权的力量保护公产并保护百姓的私产,这样就好比河流里面有水才能源远流长,还得要用王权的力量防止百姓私欲膨胀。保护百姓的私产是善于领导治理天下,防止百姓私欲膨胀是敢于领导治理天下。王应该学会善于领导百姓,同时要敢于领导百姓。一个王不能保护百姓的私产、保护百姓的利益就是违背昊天意志,需要被流放;一个王不能控制百姓的私欲膨胀而让社会动荡不安,这个王就是没有水平的,那就是缺少作为王的基本素质,需要被处置的。图案中的“手”上下贯通寓意指王权能够上通下达,是一只无形之手。

综上所述,用白话文把内容贯通一下就是:“天下的王呀,你们要对天盟誓,你们治理天下以‘中’为根本,以百姓利益为首位。你们手握公权,你们要善于领导治理你们的百姓。你们手握公权,你们要敢于领导治理你们的百姓。你们要亲近你们的百姓,你们的眼光要看到他们的疾苦。百姓是天下的基础,你们要保证他们安居乐业,你们要防止其私欲膨胀。只有你们明白了这些道理,百姓们被教化,昊天庇佑下的天下才能全部得到治理。这个治理天下的原则符合天下秩序,符合昊天秩序亘古不变。”

这篇图案是后世经典中关于治理天下的总纲。如《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由此可见,《尚书·尧典》所记录的思想,与这篇图案所述内容的一脉相承。

古人通过对文字的位序排列,只用“中”和“公”这两个字就把治理天下的根本指导思想阐述清楚了,只用九个字就把大政方针说清楚了,这就是南阳岩石文表达思想的精妙之处。我们认为这篇岩石文应该就是传说的“图”。

第三幅对鸭河工区高嘴坡村一幅有“数相”类文字的解读

这幅图案位于鸭河工区高嘴坡村。海拔180米,东经112°36′13″,北纬33°17′4″。这幅图案分别磨刻在相连的三块大的岩石上。岩石位于呈40°的斜坡之上,从高至下约有30米长,其内容是治理天下的方法步骤。该岩石文主要用“数相”类爻窝及平行线构成。

三块岩石并排,其位于左边一块石头刻有密集爻窝,从高至低共分九层,每层用石沟分开,上下内容均为递进关系,是讲治理天下制定国策的九个步骤;其位于中间一块石头所磨刻爻窝讲治理国家制定国策的核心;其位于右边的石头上磨刻有三角符号、脚印、平行线,象征立场路线,总之这幅图案讲治理天下制定国策的要求。

首先,试读其位于左边石头上的岩石文图案,内容是制定国策的九个步骤:

第一步决策前提(见图七A)

此处有两个爻窝,意思为平衡。试读为:制定实施国策方针起点为平衡原则,不平衡的任何国策都是违背治理核心的。这里的平衡指虽然有人反对,但是既符合百姓利益,又有能力执行且稳定的国策。任何不能平衡的国策都将导致国家动乱,只有能够平衡的国策才具有实施的前提。

第二步决策开始(见图七B)

一个较大的爻窝是开始的意思。制定实施国策方针,国策基准要稍微大于现实。一个不大于现实的新国策是不具备理想中的号召力,治理国家不敢有新的超越,国策上任何的停滞和缩小都会导致旧势力的故步自封,新势力没有希望。

第三步决策争论(见图七C)

新的国策提出就会面临艰难坎坷。这里用平行线和深沟表示。深沟表示面临了一道坎,很可能夭折,所以为避免夭折,此阶段应该以守为原则。跨过这道坎,石头坡度又高了,寓意要上台阶,上台阶后才能进入一个新高度。上了新高度后,图案中出现了一个小一点的爻窝。为什么又小了,是因为象征着国策上了高度,执行力要小一点,稳一点,不要在国策的争论期就急于扩大执行实施。接着图案中出现两个爻窝,代表平衡稳定,象征国策执行的力度小,换来短暂平静。图案中又出现一道线,没有前面的深,这意味着这个时期危险降低。旁边三个爻窝,象征国策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不成熟是因为局势还未打破,理论的成熟不代表国策的成熟,国策的成熟是时局力量的成熟。跨过一道线,一个小爻窝和一个大爻窝,这两个爻窝有沟槽连通,代表新的国策再进一步推进必然遇到旧有国策实质上的较量,在此情况下要坚持沟通原则,避免因新旧交替的争论陷入混乱。下面出现三个爻窝、两个爻窝两组图案,三个爻窝象征新生力量,两个爻窝象征平衡。新旧国策仍有斗争较量,新国策能否执行决定于新生力量的加入。又出现一组图案是七个爻窝呈梅花状围着中间一个爻窝,象征国策进入中心的较量是激烈而深刻的。

第四步国策执行(见图七D)

新国策的提出到旧国策的废除,争论是常态,不能因为有异议有争论就不去执行。衡量国策执行的标准是争取的力量有多少,而不是争议有多大。当争取新生力量支持后,必须进入执行阶段。执行要精细把握,因为当获得支持后一直不去执行,新生力量的信心会受挫。这个时候图案出现一个大沟槽,象征万丈深渊大坎坷。任何国策的形成到执行的前期都极其危险,因为新生力量不够强大,旧有势力十分顽固,不去执行,新生力量会丧失斗志,去执行又会遇到旧势力顽强阻挠,这个时期才是衡量执政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必须走深化路线,要把国策下沉到百姓。图案又出现两组爻窝,均呈一大一小,大者浅,小者深。大爻窝代表旧有势力,势力很大且有追随者;小爻窝代表新的国策势力没有旧势力大但是变得深刻,同时也有新生力量追随。这个时期应该稳固成果,深入百姓。新旧国策会再次进入僵持,在僵持中平衡,然后迈过一道相对安全的坎。图案中上下两个爻窝沟通相连,象征新旧国策在僵持中深入沟通。四个爻窝用凹槽连通,象征新国策在原有国策秩序基础上开始形成新秩序,然后新旧国策进入平衡期。这个时期既不像原来的万丈深渊危险,又不像平衡僵持的平稳;这个时期新国策有了基础,但是还立足未稳。横线表示马上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新旧国策交融(见图七E1)

这一组图案有三个爻窝上下排列,第三个爻窝位序偏移,下面有一个三角符号,象征新旧国策有小的共识,并且汇聚成一个新事物,开始出现秩序。所有的国策经历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都会出现并不满足双方预定方向的新结果,而这个新结果却是未来秩序的起点。

第六步百姓立场(见图七E2)

这一组图案有六个爻窝相连。因为有了新秩序,象征百姓开始选择立场,寓意开始出现民心向背,这就是要求新国策的执行在遭遇旧有国策对抗的时候,不要急于扩大范围而要下沉的原因。因为新国策的下沉会出现大众的拥护,迅速改变力量对比。这个是指王要有战略眼光,制定国策时,眼睛要向下看,赢得百姓支持。爻窝变得密集,象征新国策开始赢得光明,天下社会各个阶层开始出现广泛拥护。到了这个时期新国策会出现强大的号召力,民众热烈拥护。新国策在前五个阶段会是漫长的较量,进度十分缓慢,危险重重。当进入第六个阶段民众立场时期,由于前期韬光养晦,一旦赢得民众认可,深化国策会引发爆发式进步。外围爻窝象征更多的力量开始归附,这个归附是具有民心导向性的;中间有一颗大的心(见图七E3),象征国策具有深入民心的雄厚根基。

第七步国泰民安时期(见图七E3)

这一组图案中间的方格象征国家,爻窝在方格里即象征国泰民安。里面的爻窝数相不再区分,象征商人、家庭、小孩等各类人群在新国策的秩序中安居乐业。此处岩石文图案充分体现了王权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只有民众的利益得到保护,他们安居乐业才是实施国策方针的衡量标准。

第八步功勋的安排和旧有势力残部以及背叛者的处置原则(见图七F、图七E4、图七E5)

这一组图案(见图七F)刻在高处的一块石头上,磨刻两组交错的爻窝,象征国家高度重视奖励功勋人员,用榜样激励百姓。这幅图案(见图七E4)讲只要国策深入民心,国泰民安形成秩序,外围的残部会随着他们的追随者一同被边缘化。岩石文边缘的爻窝描述的是旧势力残部逐步退出舞台。在此时期,执政实施新国策的方针对旧势力要用怀柔政策深入推行教化,将旧势力残部彻底边缘化。让旧势力的残部分化,分化出来的人逐步被同化,同化不了的最后走向深渊。图案中右边一个“回”字,“回”字在下方刻着一个圆圈,圆圈线上磨刻有一个爻窝,这个爻窝代表要把分化出来的人仍视为内部人。右边图案(见图七E5)脱离方格的两个爻窝代表背叛者,施政者在国泰民安后要用铁腕手段惩治背叛者。(见图七E5)图案中间两组四个爻窝交错在一起,象征着国泰民安后,仍有危机。百姓获得利益,习惯奴役百姓的精英是有意见的,他们会在思想上冲击王权的根基,要高度警惕这些精英的背叛。只有深化巩固大一统的思想,才能保证天下长治久安。

第九步天下共治时期(见图七G)

这组图案是岩石上一个大的圆坑,圆坑内部西高东低,象征江山,象征新国策从提出再经历八个艰难坎坷时期后进入新的阶段。大圆坑象征国策成熟后,不能故步自封,要对内深化加强,对外广泛传播,要把自己一国之政推及天下,将一国之政变成天下之治。天下大治、协和万邦是确保华夏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任重而道远,既符合天下王道又符合昊天天道。国策实施要跨越时空的边界,既要有平天下的格局又要有担负起为万世立基的历史责任。

这幅“数相”类岩石文图案是治理国家实施国策的量化标准和具体步骤,九个步骤环环相扣,是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的具体化。

三块石头中间的那一块岩石上磨刻的爻窝图案,是一个爻窝,两个爻窝和七个爻窝并列组成(见图八)。这幅图案象征治理国家的核心是经济、家庭教化、军事。经济是基础,家庭教化是根本,军事是保障,要坚持这三个核心不能动摇。

三块石头其右边的那一块岩石上,磨刻的图案是三角符号、脚印、平行线,表示治理国家和制定国策的要求,对百姓大众加强立场路线的教育。

五、对南阳“岩石文”中“图”“书”的认识

亘古洪荒的远古时代,先民们根据生活实践,他们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创造了字源、字根,有了汉字的萌芽,并把“数相”类的爻窝排列成“书”,把“符相”类的一些常用符号作为基本构件,通过固定的组合方式创造了早期的文字,并用位序排列的办法,编成了“图”,形成了能够完整表达人们思想的篇章。“图”和“书”出现是华夏文明的原点和肇始,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开启了人类从原始蛮荒迈进文明世界的新时代。

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岩石文是中国远古时期先民们磨刻在岩石上的“图”“书”

南阳市鸭河工区和南召一带浅山丘陵绵绵相连的山头上的岩石,刻满了爻窝和各种符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相”类,另一类是“符相”类。再把它们的位置、大小、深浅等谋划好,磨刻在一块或几块组合成的岩石上。解读它们,要先分类,再找位序,均是有规律可循的文字。

远古时代,文字还没有大量出现,用数更方便,用数谋篇成章,反映出整体的思想内容就是“书”。用固定的符号,并用位序勾画成图反映着一定思想内容,就是“图”。南阳岩石文是什么,一句话岩石文就是远古时期刻在岩石上的“图”“书”。

(二)南阳岩石文把中国文字历史提升到距今8600年以前

甲骨文把中国文字起源推及3700年前,南阳岩石文的发现,可把中国文字推及8600年以前。因为河南舞阳(1949年3月以前属南阳地区)贾湖考古遗址,属裴李岗早期文化,《河南文物志》(上卷18页)科学认定出土的文物是8600年以前。贾湖遗址发现一块龟甲,其刻画的“目”字及图案位序和南阳岩石文中“目”字图案及位序一致。这块甲骨上所刻“目”字,内容应在南阳岩石文之后。因而,佐证南阳岩石文也应是裴李岗早期文化,距今在8600年以前。

现代汉字是“符相”类的传承延续,而“数相”类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在远古时期,“数相”类文字广泛使用。“数相”类爻窝也是字,如果把岩石上的“数相”类爻窝文字全部破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根全部能追溯到,遗失的文化没有传承下来的文化均有可能得到复原。

我们还认为,南阳岩石文是甲骨文之母。受当时环境之限,先人们用“数相”、“符相”表达一定思想内容时,是多么困难。没有纸张,没有笔墨,可能在树皮上、兽皮上书写,在岩石上、兽骨上磨刻。光阴如梭,不断地发现创造,符号越来越多,更多文字出现,“符相”类表达超越“数相”类,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就出现了。岩石文是构造汉字的基础,岩石文到甲骨文是载体的变化,内容是传承关系。

(三)岩石文密集出现的区域,就是远古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岩石文是远古时期的“图”“书”,这些“图”“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为“王”治理天下服务。古人把智慧发挥到了极致,用简单的数、最简化的符号,勾画出一篇篇原典。所解读出的内容,大部分是“王”要治理天下、管理天下的理论,如本篇解读出的三个地方“数相”类及“符相”类的文章,这些内容,均以王道精神出发,教化天下。可以肯定地推测,这个区域是天子的活动中心,是华夏民族的都城。

岩书、岩图密集出现在南阳市鸭河工区及南召一带,并且伴有太极图,方形的矩,圆形的规,生殖图腾等文化符号;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仰韶时期的制玉作坊和手持玉钺、弓箭的多个“王”,足以证明这一带是“王”长期活动区,这一带是远古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四)现在的汉字是岩石文中“符相”类文字的延续和发展

我们现在使用的方块汉字,其源头正是岩石文中“符相”类文字的发展和传承。但远古时期的文字与现在汉字使用方法上、笔画区分上还有不同。其一,现在汉字写出一篇文章每个字的大小是一致的,但岩石文的字根据图案内容安排,有的字很大,有的字很小,大有内涵,小有寓意。其二,现代汉字由点、横、竖、钩等笔画组成,每个字都呈方块,字字之间不能连笔,但岩石文图案中出现的字笔画可以借用,可以相连,挨着的字,中间如有一竖道,允许两边相连的字互相都能用这一竖道。其三,岩石文中文字放在不同位置有不同意思,即讲究位序(前章已经作过细述)。

岩石文中表达思想的文章,是“数相”类和“符相”类文字并用,用的“数相”类(即爻窝)更多一些,而现在汉字已经没有“数相”类,只有“符相”类,这是因为文明发展、历史演变的结果。甲骨文中的书还有“数相”类,到了周朝以后,竹简代替了甲骨,周朝竹简就不再用“数相”类文字,也不再用“位序”的排列。甲骨文发现至今已有120多年了,重点是以“符相”类文字为研究对象,而对“数相”类文字很少关注。

(五)从岩石文内容上分析,岩石文时代治理天下的体系已经成熟

南阳岩石文分布面积很大,但仔细辩证,“数相”类文字(爻窝),“符相”类文字(文字符号),所表达的“书”和“图”的内容非常丰富,有规律,分区域表达。一个山包就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集中表达一个主题内容。我们按主题内容相同的岩石文为标准,划分出多个区域,孟山村区主要讲社会分工;湖滨村区主要讲商业经济交往;柳树沟村区主要讲文化教育;高嘴坡村区讲治理国家的步骤、家庭的治理、个人的修养;上潘沟区主要讲选拔人才、议政程序、民本思想、土地公有等;大小石庙区讲天子之责;石柱寺区讲王权禅让及大一统思想;黑石寨区讲天人合一思想;渭临河区讲执政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上述区域的主题内容,说明远古时期已经有了成熟且完整的天下治理体系。

(六)从发现的岩石文分布看,远古时期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现已发现的岩石文分布区域很广,河南、江苏、湖北、湖南、陕西等地均发现了与南阳的岩石文相同的文化符号,反映的内容是相似的。我们分析认为岩石文分布区域以南阳为核心,并以南阳为中心,向西辐射到甘肃大地湾文化,向北辐射到辽宁兴隆洼文化,向东辐射到山东临淄后李文化,向南辐射到浙江良渚文化,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

从岩石文的分布来看,华夏文明呈现“一元多支”的大一统文明形态,这个文明形态在黄帝以前已经形成十分成熟的天下一统体系。炎黄子孙以秦岭、伏牛山天然屏障作为安全保障,以黄河、淮河、长江为繁衍生息的基础,上五千年奠定基础,下五千年传承至今。其文明传播之远、之深、之长世界上绝无仅有。远古时期,尚属蛮荒状态,文明传播到哪里即意味着版图到哪里。从各地出土的相同的文化符号看,这些文化符号,均是中华文明大一统治理体系的集中反映。

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的远古“天子”登基台的岩石上,磨刻了一组爻窝图案,这幅图案(见图九),四个小爻窝呈弧形,拱卫着一个较大处于中心位置的爻窝,像远古文明的一面旗帜,是“天子”大一统思想的直接体现。

大一统思想的观念深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之中,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有赖于大一统思想从文明之始的坚守和传承。

《河南日报》(2020年10月28日   第10版)

石柱寺山顶岩石磨刻的“钺”形图案

远古石刻“三皇”神像拓片

黑石寨岩石平面上磨刻的呈几何凸形“三盘图”案

□蓝成云 张建国

《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已试读到第七篇文章了。至此,《河南日报》已刊发“特别策划”整整9个版面,那真叫够“气派”。省报为中国文化自信所必须的文化担当所体现的对中国文化大发现、大发掘、大解读所展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真正够“劲道”了。尤其是我们这群草根学者,能够将这些偏远的、山沟的、稚嫩的学术藤蔓向着阳光、向着春风、向着雨露伸展到大的平台、大的空间、大的载体上展露“尖尖角儿”,那是多大的幸事!

至少5000年中华文明史从没断过,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公认的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这是不争的存在;成熟的甲骨文之前的文字不可能没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这是不争的判断;南阳岩石文的试读,让被举世纠结的“岩画天书”找到了解答的希望,这是不争的道理。

大历史大文化大事件的大发现大发掘大解读,需要灵活、实用、高效、优质的方法论。十几年来,我们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研究中心、走出书房、走出办公室,来到田间、地头、水塘、深沟、高岗,来到那一般人不愿去的地方,去寻访、去探秘、去研究、去考量。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地名地望、方言俚语、风俗习惯、文献记载、天文星象、考古发掘中综合研判,认定认证,取得了一系列的上苍赋赐、祖先恩典的累累硕果。

今天《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七)——远古石刻的“三皇”》刊发,将开启世界岩画研究的“七上”新局,事实上,许多研究、发现已不可阻挡。我想这是我们应该、也愿意看到的现象。

远古石刻的“三皇”,应是前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这是我们祖先对最早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认知和崇尚,变为我们华夏民族永世罔替的灵魂崇拜、精神追求。

南阳岩石文的发现、试读,南阳黄山考古的发掘展示,都在证实着:远古石刻的“三皇”,存在于神农之前,卓立于神农之上,超然于神农之外的远古信仰。

上述……

解答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学部委员王巍为南阳题写的“文明在宛”;

解答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学家、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为黄山遗址题写的“中华瑰宝千年一遇”;

解答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为南阳文化题写的“南阳·中国文明核心区”“中国南阳人文先声”“南阳原史文明之光”“六通四辟毓文致远”;

解答了:南阳——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欣欣然……

——白振国郭起华2020年10月18日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左传》“勿忘尔祖,聿修厥德”,就是说不要忘记先祖并要继承好先祖的高尚品德。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华夏民族追祀最早的祖先是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开始。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从周朝开始的,要延伸历史轴线,追本溯源到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只能考证远古文明的遗迹、遗址。在南阳鸭河工区到南召县石门乡一带的低山丘陵地带,中国先秦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团队发现了大量岩石文(岩画)等远古时期的文化遗存和遗址,最近又发现了远古时期“三皇”石刻画像。这是远古祖先遗存的文化,对寻根问祖、对研究“三皇”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源头都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

一、远古石刻神像的发现

2020年6月24日,李长周、吕应然、袁祖宇、张长运、袁硕等对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的岩石文(岩画)拓片时,发现了一幅石刻造像,因年代久远,已漫漶不清,经拓片,显现是三尊紧挨着的石刻造像,经多位专家鉴定为远古时期“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造像。

这三尊“三皇”像刻于石柱寺山顶一块远古时期人工打磨的岩石上。石柱寺山海拔230米,北纬33°18′17″,东经112°18′60″,是一座十分神奇的山。山上巨石林立,每一块岩石上均有数相类文字(不同爻窝)和符相类文字的刻画,有磨刻的远古太极图,有石雕的龙,有方形的规矩石,有类似现在汉字的“人”字,有磨刻成类似现代讲台的巨石,还有生殖崇拜的男根。还有一块巨石上面,磨刻两个并肩的“钺”,左边“钺”高210cm,宽133cm,深30cm;右边“钺”高130cm,宽96cm,深70cm。“三皇”像就位于右边“钺”内,每尊造像高26cm,宽15cm,相距5cm。造像虽经数千年风雨,肉眼已难分辨,但从拓片上看,依然端庄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二、“三皇”内容的解读

“三皇五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要了解和读懂“三皇五帝”,就先从“皇”和“帝”说起吧。那么什么是“皇”呢?“皇”,在《诗经》中是动词、形容词和感叹词。“皇”就是辉煌,是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什么是“帝”呢?“帝”,在卜辞中,原本指天神,实际上,帝就是花蒂,即缔造者。“皇”“帝”合为一个词“皇帝”,就是“皇天上帝”——旭日东升般灿烂辉煌,花蒂一样创造了生命,朝气蓬勃犹如鲜花盛开之民族的伟大缔造者。“三皇”就是天、地、人三个方面的不同缔造者,即天的缔造者、主宰者;地的缔造者、主宰者;人的缔造者、主宰者。

史书记载中,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说。前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其中天皇主气、地皇主德、人皇主生;中三皇指伏羲、女娲、神农,有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后三皇指黄帝、尧、舜。“三皇”在史书和民间传说中均说法不一,其中最为流行的当属《史记》载李斯之说“天皇”“地皇”“泰皇”和《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很多典籍认为,先秦以前书中所指“三皇”是指“神格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而两汉以后书中的“三皇”就人格化了,是指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信人不信神,祀人不祀神,把神本文化变成了人本文化,把“三皇五帝”当作精神领袖来供奉,是“神格三皇”即前三皇变为“人格三皇”的主因。

天皇、地皇、人皇“神格三皇”,产生有其时代背景,乾坤未定,民智初开之时,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认识世界有限,观察到四季冷暖的变化,风雷雨雾的降临,认为一定是神灵操控,是昊天上帝所主宰,要敬天,就有了天皇。生活在大地上,地会生长动物、植物,供人类食用,地上也会飞沙走石,也会山崩地裂,认为一定也是神灵所掌控,因而要敬地,就有了地皇。人们知道是祖先一代一代传承繁衍,又是首领带领族群生存,敬畏自己的祖先,感恩首领,认为当首领的人也是昊天安排的,就有了人皇。敬天、敬地、敬祖,天皇、地皇、人皇在历史长河中就逐渐形成了。

“人格三皇”,即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人格三皇”产生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传承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不但孕育了文明,同时留下了创造文明的传说,并有了代表人物。我们必须相信,在没有载体的时代,整个民族的口口相传就是文明传承的最好方法。先秦至两汉时期,人们追溯着天地玄黄,文明始祖,薪火相传的历史,在找不到文字记载、只有代代相传的残缺的远古信息中,把不同时期的祖先找出一个代表供奉敬祀。人类文明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钻木取火,开始熟食,改变了“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的生活方式,这大概是旧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以前),找到的代表人物是燧人氏。第二阶段:“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文明出现的时代,大约是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代(距今约7000年),找到的代表人物是伏羲氏。第三阶段:“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种而化之,使民宜之”时代,这个时代大约是新石器的中晚期时代(距今5200年~7000年),找到的代表人物是炎帝神农氏。这样人格化的“三皇”就出现了。

从文化史的维度来看,人格化的“三皇”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三个不同时代,而不是某一位人物。西汉司马迁《史记》有“五帝本纪”,将黄帝视为正史的开端,而不是“三皇”开始,也可能是把“三皇”作为时代象征的。直到唐司马贞著《补三皇本纪》,才将燧人、伏羲、神农纳入正史体系。总之“三皇”的出现,一方面寄托着后人对远古先民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获得人类自身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伟大的创业精神的推崇,另一方面作为三个阶段已被深化的代表人物,深深地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成为一个时代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三皇”代表人物在两汉有不同说法,但伏羲、神农二皇在两汉之时是共识的,所剩一皇多有分歧,有的说是燧人、祝融、女娲,共工或黄帝。“三皇”的排列次序组合也不相同,这彰显了不同的古史观,更增加了“三皇”文化的丰厚。

“三皇”不同组合见下表(见陈嘉琪著南宋罗泌《路史》上古传说研究一书第196页)

古人也有将“神格三皇”和“人格三皇”糅为一体的,如将燧人氏称为天皇、伏羲氏称为人皇、神农氏称为地皇,这可能是两汉以后,便于祭祀而不再分前三皇和后三皇。现将后人共识的人格三皇介绍如下:

燧人氏: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风姓,名允婼,华夏族人,五氏之一。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为远古人类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用火的先声。他还发明了结绳记事,为山川百物命名;发明了大山榑木太阳历,被后人尊为“火神爷”“燧皇”。

伏羲氏: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又称青帝之王天帝之一,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记载中最早的王,是医药鼻祖之一。神话传说中伏羲氏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历代典籍记载,伏羲氏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教民作网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变革婚姻习俗,结束了原始群婚状态;始造文字,用以记事,取代了结绳记事形式;发明陶埙等乐器,创作歌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

神农氏:姜姓,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赤帝、农皇、神农大帝,也称五毂神农大帝。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炎帝所处的时代为新石器中晚期。炎帝尝百草而有《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医药鼻祖;他发明刀耕火种,发明了耒耜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带领部落,造出陶器和炊具……

两汉以后直到今天,人们用炎黄二字代表“三皇五帝”。“炎”字代表“三皇”,“黄”字代表“五帝”,“炎黄”就是“三皇五帝”的代名词,并把远古时代称为“三皇五帝”时代,“三皇五帝”成为上古时代标志。五帝是从黄帝开始,排序是: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见下表:

三、发现的远古石刻“三皇造像”是天皇、地皇、人皇的神像

既然有“神格三皇”和“人格三皇”前后之分,那么此次发现的石刻神像是“神格三皇”还是“人格三皇”呢?答案是:石柱寺山石刻神像是前三皇“神格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而不是人格的“三皇”。有以下依据:

其一,南阳黄山遗址正在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多座距今5000余年的“王”的尸骨:戴玉簧等礼器,持玉钺,持弓箭,带成捆的骨制箭镞,脚前放上百个猪下颚骨。其中M77号墓的“王”手持双钺,头部放象牙梳,还陪葬有精美的陶制品。这个遗址还有大型制玉作坊。而在与黄山遗址相距仅十多公里的鸭河工区一带,发现“王宫”石屋、“寝宫”石室,石屋石室前的岩石上均磨刻有多处“钺”形图案,可以认定这是“王”的活动重地。地下考古,地上遗存岩石磨刻,在距今5000年至8000年之间。地有确迹,世所认同的文化,其年代正是炎帝神农氏时代。黄山遗址挖掘的高等级“王”的墓葬,极有可能是炎帝的家族墓;而南召及鸭河工区低山丘陵的文化遗迹正是炎帝活动的区域。那个时代还处在生殖图腾崇拜时期,是文字的初创时期,是太极文化的初始阶段,因此可以推断,那个时期是狩猎和农耕并存时代,那个时期还没有出现人格的“三皇”,而神农炎帝自己所敬的必是前三皇——神格的“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

其二,在发现石刻“三皇”神像相邻的山头上还发现了很多在平面岩石上磨刻的“三盘”图形。“三皇”同“三盘”其内涵是一致的。远古先民们把天、地、人统一磨刻在石刻图案中,表现形式是一块岩石平面上,磨刻一个圆盘,共三层呈凸形,类似于现代农村的磨盘。保存完好的“三盘图”,有南召县石门乡黑石寨村的、鸭河工区梦山村下潘沟的、鸭河工区柳树沟村的、卧龙区安皋镇太清观村的等。一样的图形,三个圆盘相套,呈几何体,底层圆比较大,中间圆次之,最上层圆小一些。但最上层圆的中间均有磨得较深的爻窝,爻窝有的呈“钺”形,有的呈圆形或方形。已发现的图案中,最大的圆盘直径5米,最小的圆盘直径2米。

苏州甲骨文文字学者蓝玉献解读:“三盘图”是代表天、地、人的远古图案,相套的“三盘”中,底层盘的圆代表天,中间盘的圆代表地,核心上层盘的圆代表人,“三盘”正中磨刻的深洞(爻窝)是贯通三个盘的。寓意为天盘、地盘、人盘是相互沟通的,相互影响的,天、地、人是一体的,不能分割的。“三盘”合为一并相通,这是远古思想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具象化。

其三,“三皇”神像石刻所在的石柱寺山的山体形态,也是天、地、人的自然“三盘”形态。站在石柱寺山顶环顾一圈,一眼望不到边的远方,是天地相交线,是一圈发白的圆盘。眼光收一下环顾一圈,远山、层林呈黛色的盘。石柱寺山本身是一个圆柱体的山头,直径不足200米,竖立在核心正中间,自成一个盘。三个盘,外盘是天,中层盘是地,中间石柱寺山体是人。它是自然形态的,符合远古人类天、地、人三盘相联系的意境。当古人发现这样一个符合自己思想的自然神奇之地时,就当成圣地并利用它,因而石柱寺山密集呈现出远古时代各种遗迹遗址等文化遗存就不足为怪了,远古“三皇”神像刻在此山顶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地、人是相联系的,相互影响的,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更清晰形象地讲明了“天、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浑然天成,没有外力辅助,独自周而复始地运行,这就是天、地、人相互影响的根本。石柱寺山的自然三盘形态,以及周围发现远古的天、地、人“三盘”石刻图案,和远古三皇石刻神像其内涵、其实质内容是高度一致的、一体的,均反映远古人对天、对地、对人的敬畏、敬仰、敬祀。石柱寺山的自然三盘和周围远古磨刻的天、地、人三盘证明磨刻在石柱寺山的三尊神像是敬祀的天皇、地皇、人皇。

四、远古“三皇神像”为什么在南阳发现

远古石刻“三皇神像”并不是单一的发现,而是在密集地发现远古文化遗迹遗址过程中的又一重大发现。已发现的远古文化遗迹遗址有——

一是古人在岩石上磨刻的几千处“岩石文”(岩画),这是甲骨文前的文字;找到与甲骨文相近的文字一百多个。

二是发现远古时期巨石上磨刻的石屋、石室——远古时代的“王宫”“寝宫”。其中,六处巨石上磨刻有“钺”的符号,标示“王”活动的地方。发现用巨石磨制的一座“王”用于宣誓演讲的高台等。

三是发现了远古时期的太极图,龙、观天象台和二十多处磨刻的“三盘图”。

四是发现远古时期巨石磨刻造像。如巨大的生殖崇拜男根、女阴造型,磨刻石蚕,规矩用的方石,龙、龟、猪、马等造型,断崖上磨刻的石门等。

五是除了地面遗迹以外,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制玉作坊,屈家岭文化时期六具持玉钺、弓箭,戴玉簧礼器的“王”的尸骨。地面发现的远古文化遗迹遗址和黄山考古发现的文化现象,时代是一致的。地上远古文化遗存和地下考古发现,都充分证明南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

人类早期文明出现在南阳是有原因的。其一,南阳地区是中国地理东西交会处,南北分界处,处于中原地带。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而产生最适合人类发展的文化。其二,气候温润,资源丰富,水草丰茂,果林遍野,容易获得食物,适宜人类繁衍生存。其三,低山丘陵、山峦起伏便于隐藏,便于居住,能防大型动物,又能防外族入侵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理想之地。其四,南阳没有南方的台风、洪水等,也没有北方的寒冷,很少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因此,从50万年左右南召猿人,约1.5万年的南召小空山智人遗址,到黄山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层(距今约8000年)、仰韶文化层(距今约7000年)、屈家岭文化层(距今约5000年),人类就一直在南阳地区延续生存发展,始终一脉相承、坚韧强固、历久弥新。南阳还发现上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仅南召县就发现13处有待发掘,也说明远古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幅幅惊心动魄、震古烁今的历史活剧画面最早在南阳盆地拉开帷幕。

南阳自古就有敬祀三皇的传统习俗。南阳流传有很多盘古在桐柏开天地的传说,还有三皇五帝的传说故事。古圣先贤,传承着三皇文化的一缕文脉,瓜瓞绵绵。过去,南阳城区及所辖的县城、主要镇都建有三皇庙。南阳城区曾有两座气势恢宏的三皇庙,一座在东关温凉河畔(已不复存在),一座在今淯阳桥北头原化工厂院内保存完好,大殿内彩塑三座神像,左为天皇,兽首人身,头生双角,身披树叶;中为地皇,身披兽皮;右为人皇,怀抱八卦,身穿绣衣。大殿前石柱上阴刻对联多副,摘两副记述如下:“五谷熟而民人育,垂裳端冕韦昭黼黻经纶,八卦画而书契兴,茹毛皮衣未改浑噩世界”;“河洛图书文字洩乾符坤秘,菽粟布帛农桑思木本水源”。

五、“三皇石刻神像”发现的重大意义

“三皇石刻神像”的发现,让我们不仅从传说中、书本上认识“三皇”,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远古时代的“三皇”像,为延伸历史轴线找到了实物证据。

(一)“三皇神像”的发现活化了历史场景,她所孕育的内涵如木之根,如水之渊薮。远古时期,文字初创,不可能详细记录当时的场景,“三皇五帝”具体记述少之又少,一幅岩石上的“三皇神像”,历经数千载仍栩栩然庄重肃穆,说明“三皇”不是传说,而在上古就真实存在,我们从实景中找到了古人心中的神。

(二)“三皇神像”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远古时代年代久远,只有从岩石上寻找那个时代的烙印。发现“三皇神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三皇神像”位于石柱寺山,石柱寺山上有很多远古文化遗存,充分说明这个小山头区域是远古时期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特别是“钺”形图案,是“王”的标志,说明这里是“王”的活动中心。“三皇神像”位于“钺”形图案内,更显神圣高贵,证明是被“王”所敬祀的神像,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发现石刻“三皇神像”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绘画艺术、磨刻艺术、审美艺术,和古人的智慧与想象力——神像为阴刻,画像构思大胆巧妙,线条运用刚柔得当,人物造型古拙粗放,苍劲豪迈;上下左右比例适中,线条清晰;不仅磨刻了神像,还磨刻了腾飞的龙、整齐的爻窝、细致入微的龟背文等。这一切,说明古人已具备了高超的岩石磨刻技术,诞生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发现的“三皇神像”具有科学价值,可以科学分析探赜远古历史,可以探寻古人的信仰理念;证明“三皇五帝”是一个早在数千年前就已根植于古人信仰中的神。

一幅神像让我们找到了根,找到了源,找到了科学的定位,找到了这幅图案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让我们找到了贯通古今的一条线索,给历史注入了灵气。

(三)“三皇神像”的发现,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基因”,正是有这个文化“基因”,中华民族遭百劫而不灭,血脉传承而不熄,形成了强大凝聚力。“三皇五帝”正是文化基因的“源起”,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自尊自信的源泉。

(四)“三皇神像”的发现,证明以南召猿人为始,古人类就一直在这一带活动,并延续下来,最活跃时期应是渔猎时期向农耕时代过渡的时期,同时族群向四周发展。考古发现的舞阳贾湖遗址属裴李岗文化层,距今有8000年左右,舞阳和南阳方城相距不远,山连山,远古并没有行政区划,应属同一时代同一区域,舞阳贾湖古人类,也是南阳的族群向四周发展的一支。南阳发现的最古老的“王宫”,最早的制玉作坊,最古老的原始文字,最早的原始太极图,最古老的“三皇神像”等,距今都在5000年至8000年甚至8000年以上。因此,仅就南阳这一系列发现,把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拉向5000年以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的。

远古石刻的炎帝黄帝“会盟碑”“盟誓台”

“会盟碑”“盟誓台”全貌(图二)

南阳黄山遗址出土的玉钺(图一)

当“不见冢”考古“天子驾六”横空出世,“南阳文明之光”再次星空闪耀,文旅界、考古界、学术界、新闻界及其他各界投来了极大的、关注的、热切的、激动的目光……网络关注持续高温,学习强国、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微、光明网、南阳发布……连连转发,热评感人、动人、暖人,给考古人以力量,给“文明在宛”赋予新的精、气、神!

就在此时,此刻,南阳岩石文研究专家张建国、蓝成云、张长运又捧出力作《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八)——远古石刻的炎帝黄帝会盟碑、盟誓台》,有厚度,有深度,有思想,有理念。它揭开了华夏文明的一个、两个、三个原史之谜:炎帝、黄帝会盟在哪里,会盟碑、盟誓台长什么样,会盟之后的“合符”与玉钺什么关系……

会盟地就在南阳一个氤氲着远古文明仙气的山头,“合符”就是黄帝用独玉雕琢的玉钺! 这一切,刻印在南阳的岩石文(岩画)上,撰写在南阳的大地上! 这个论断,为南阳文旅大发展推开了一扇新窗口,为文化自信提供一个南阳新支点! 南阳岩石文研究,呕心沥血,已是硕果累累:《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已在《河南日报》《南阳晚报》刊发7期;中国科学院专家学者,已科学推测卧龙区谢庄岩石文(岩画)是“岩画天文台”“日晷”,并在南阳找到一批具有天文星象功能的岩石文(岩画)。

南阳岩石文扛起文化自信的一面南阳旗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岩石文的高端解读、认定、认证,也将如“不见冢”“天子驾六”一样横空出世!

——白振国 郭起华 2021年1月21日

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莫过于炎黄结盟。

炎黄结盟,是华夏民族形成的里程碑,震古烁今。

《史记》和《三皇五帝本纪》等记载,5000年前华夏有三大部落首领,一为炎帝,姜姓,是炎帝族部落首领;二为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是黄帝族首领;其三,蚩尤,九黎族首领。三个部族在争抢地盘中发生战争,炎帝族与黄帝族先冲突后结盟,攻杀蚩尤于“涿鹿”,炎黄结盟、合符,尊黄帝为共主一统天下,废除各部落及方国图腾,以黄帝族龙图腾为统一后的图腾。这是开启神州鸿蒙,实现天下合符,八方一统的鸿篇之开端,史称“合符釜山”。

炎黄合盟之所以史书记载模糊不清,应是三皇五帝时期信息传播不畅,缺乏便于传播、记载的文字体系,后人在有限的口授或典籍的记载里找,难免误差大。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在对南阳岩石文考察、梳理、研判时,认为位居浅山丘陵区的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应为炎黄结盟遗址,并发现双钺图、“会盟碑”“盟誓台”等远古石刻可兹为证。

那么,为什么认为石柱寺山是炎黄二帝的结盟地,为什么推断“合符”的“符”是玉钺?

认定石柱寺山为炎黄结盟地,要从找到炎黄结盟地的钥匙“玉钺”说起……

黄山遗址:大型制玉作坊、持钺之王

南阳城北之独山,产玉,质地坚硬,色泽华丽;独山北2.5公里是黄山,黄山北2.5公里是丰山(古称钟山)。黄山处于独山之阴丰山之阳。黄山为新石器遗址,1959年出土一件仰韶早期玉铲,考古界认定为中华第一铲(现藏在河南省博物院)。近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对黄山进行发掘,又有重大发现——

其一,出土了仰韶文化时期的制玉作坊,出土一批制玉工具及玉钺、玉石料残次品、陶器、骨器等,为裴李岗文化、仰韶早中晚期文化、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制玉作坊。由此可以判断,王所用之钺出于此,制钺之地在这里——黄山紧邻独山,独山出玉,黄山制玉;考古界认定这是远古时代长江中游地区唯一发现的大型制玉工厂,也是制“钺”工厂。考古至今,其制玉年代已上推至7000年前,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也许还会更早。

其二,黄山遗址出土多个手持玉钺的“王”。F1探方内发掘出多座“王墓”,其中,M18“王墓”里,一副高大的骨架头枕丰山,脚蹬独山,呈东北西南方向安卧。其身高1.86米以上,左手持武力象征的弓箭和骨质箭镞,右手执权力象征的独山玉玉钺(图一);足部放置大量象征财富的猪下颚骨。M77号“王墓”,墓主身体右侧放双独山玉钺,脚前放400多个猪下颚骨,头戴象牙梳,前胸放玉璜,身体左侧放1米长弓(灰印),弓上有一象牙握把,还有骨质箭镞和多个陶器,这些器物造型美观。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多个高等级的墓葬,均是远古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等级最高的墓葬。而这些墓葬的主人是谁呢?通过综合分析比对,我们认为很可能是南阳岩石文(岩画)的设计者和黄山制玉作坊的控制者,也就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远古玉钺:找到炎黄结盟之地的钥匙

几年来,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团队,在南阳盆地的方城、南召、鸭河工区、卧龙区、唐河等几个县(区)之浅山丘陵裸露岩石上,发现了上万处岩石文(岩画),其中在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和相邻的大石庙山、小石庙山的山头上,发现了刻于巨石上的钺斧图形。这些图形,沧桑古朴、远古气息激荡。

我们站在时空的纵深,思考人类原史文明的源起,观百年之考古发现,反复研判、剖析,认为“钺斧图形”是解开炎黄结盟奥秘之门的钥匙。

石斧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比较先进的打制石斧叫“阿舍利石斧”,先在欧洲发现,后在我国发现。在南阳黄山遗址,也发现过石器(《南阳晚报》2018年9月27日)。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磨制的石斧出现。这时,人们发现了玉石。玉石更加坚硬、细密、耐用。但玉石稀缺,难以加工,加工成的玉斧,自然只有部落首领才可能使用,成为权力的象征。之后,又演变为具有礼仪和权力象征的“玉钺”。许慎《说文解字》曰:“戊,大斧也”。段注:“俗多金旁,作钺”。《尚书·顾命》云“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史记》“兵器”记述:“君王用钺,象征军事指挥权”。

石器时期,石斧既是劳动工具,又是武器。伴随着文明的进程,古人在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了抽象理念和精神层面的思考,学会了观察自然界的天地、太阳、月亮、白天、黑夜、男、女等,诞生了阴、阳理念,并把这些抽象理念和思考、认知,赋予石斧之形上——

其一,天地的符号图形。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似穹隆,是个半圆,画个圆或半圆就代表天,与地接壤;地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画个四方就代表地,半圆与四方结合,代表天地。石斧的图形,上边半圆,下边方,以石斧代表天地。

其二,阴阳的结合。古人对事物的剖析,是从阴阳开始的,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事物均有阴的一面和阳的一面,阴阳结合构成事物的变化。石斧上部圆是天也是阳,下部是地也是阴,石斧足以代表阴阳。

其三,规和矩的结合。有了族群,有了部落,就要管理,就要制定法则、规矩。规可画圆,矩可画线。画的时候不能走样,规矩就是分寸,是底线,也成了制度的代名词。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画一个圆和一个方就代表规矩,石斧上部“圆”,下部“方”,石斧足以代表规矩。

其四,石斧在那个时代是最先进的工具,可以破坏一个东西,而制出一个新的东西,可谓能量巨大,一个王也应具备破坏一切、制造一切的巨大能量,是以石斧代表王的能量。

其五,从狩猎、农耕时代起,一个首领拥有最美丽、最稀少、最有力量的玉斧,看到玉斧就等同于看到了王,玉斧就逐渐成为王或天子的化身。

石斧形状能代表天地、阴阳、规矩、能量。那么天下之王也是代天管地,也能代表阴阳,更是规矩的制定者,又有指挥一切的巨大能量。石斧的抽象含义和王的权力高度一致,玉斧出现后自然就被赋予了礼仪权杖的功能,成了王权和军事最高指挥权的象征,成了王所独有的特殊符号,玉斧也改名叫“钺”或称斧钺。因此,在新石器时代高等级墓葬中出土“钺”,就顺理成章。

王,生前持“钺”巡视一方,部落族群见“钺”生畏,俯首听命。死后用“钺”陪葬,期望在另一个世界能仍然为王。殷商甲骨文中的“ ”字,就是“钺”的图形。

石斧变成了斧钺,具有了权杖功能,礼器用途,王的象征,钺的图形标识也就成为王的象征。那么,石柱寺山发现巨钺图形,基本可以断定王或天子曾在此。

石柱寺山、大小石庙山:钺形图案集中地

寻找岩石文过程中,我们在南召、卧龙区、鸭河工区、方城、内乡、唐河、桐柏、舞阳、叶县几百公里范围内,发现上万处岩石上磨刻的爻窝组合、巨石阵和天文图案及刻划符号。但大型“钺”图案,仅出现在南召县石门乡的石柱寺山头及与石柱寺山相邻的大小石庙山。“钺”的图形是一种标识,标示这个地方是王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一)石柱寺山头的双钺图形和“盟誓台”

南召县石门乡浅山丘陵区,向北是延绵的高山,向南逐渐入平原。这里有一座海拔230米的石柱寺山,山成圆柱体,面积约有3万平方米。山头上环顾四周,峰峦叠嶂排列成等距离的圆形拱卫着石柱寺山,石柱寺山像出水芙蓉亭亭玉立。山顶之上,石林耸峙,石笋罗列,每块岩石都经过精心打磨雕刻,一组一组的爻窝排列有序,如天书等待破解,远古文化的氤氲扑面而来。

这些石刻最神奇的是“双钺”图和巨石演讲台。山顶正中有一半圆形石,高6.4米,厚8.6米,长10.7米,北方立面磨刻两钺。东边钺高2.01米,宽1.25米,深0.3米;西边钺高1.36米,宽1米,深0.7米(图二①)。研究者张长运、吕应然在做西边钺的拓片时,发现了三皇石刻雕像【见《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七)》】。两个钺相隔0.6米,双钺并立。围绕双钺,还标示有“王”所独有的文化符号。

其一,双钺石的右边,一龙形石雕附钺而曲,石龙露出地面4.04米,头宽0.36米,底宽1.95米。石龙昂首向上,这是龙图腾(图二②)。“龙”和“钺”一样是王的象征。

其二,双钺石左前方,约2米,一块巨石被刻成一个方形台,石台高2.8米,长3.2米,宽2.8米。台上面左边一角,刻个突出的石桌,高出石台0.6米,宽0.77米,长0.88米(图二③)。桌面刻两个大爻窝,象征两位圣贤,或表示阴阳平衡;台面刻数十个小爻窝,苏州文字学者蓝玉献解读“一统天下,政通人和”。在生产力极其落后,没有金属年代,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磨刻的这座石台,应是王重大活动时所用,我们称为“盟誓台”。

其三,双钺石后相距0.5米处,四个爻窝排列成半圆拱卫着中间一个爻窝,四个爻窝代表四方部落(10版图三),中间爻窝代表天下共主,寓意四方部落拱卫天子,四方有序万邦和谐,一统天下。

其四,双钺石正前方3米处,一方形磨刻石块,长1.07米,宽0.86米,高0.64米(图二④)。方形是矩的象征,寓意治理天下,首要立规矩,用像石头一样坚硬的规矩管控天下。

其五,在双钺石和石龙雕像右前方岩石斜面上,刻有两个“人”字,两个“人”字中间磨刻一浅沟,沟南边紧挨钺形石刻有个较大的“人”字,“人”字头顶有一爻窝,代表太阳,“人”字怀中刻三个上下排列的较大的爻窝。浅沟北面刻一“人”字,居斜面下方,“人”字下面刻一方形图案,这个“人”字比沟南边“人”字小,紧跟着沟南边较大的“人”字。蓝玉献解读:古人用这幅图案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沟北边的人脚下有规矩(方块)图案,表明他守规矩,正昂首向沟南边大的人跟进;而沟南边之人,是迈过了沟之人,头顶爻窝代表太阳,说明这个人光明正大。怀中三个爻窝,代表天、地、人三才,说明这个人已掌握了天道、地道、人之道,是个伟大人物。“人”字的头指向龙雕像和双钺图,是说他能像龙一样腾飞,能被授钺立王。

其六,双钺石偏右前方,刻一幅直径2米的太极图。而在双钺石后约三十米的一块巨石上,也刻一幅太极图【《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三)》已有介绍】,它告诉人们,万事万物均有阴阳两个方面,注重阴阳变化之道;也可能是告诉王,要掌控阴阳平衡的度。

“天下共主”(图三)

小石庙“石钺”(图五)

大石庙“石钺”(图六)

“天圆地方”(图七)

远古石刻的“王宫”(图四) 摄影:张长运 郑毅

(二)大小石庙山头上磨刻的双钺图形

石柱寺山东边直径三公里处,两个山头紧连,名大小石庙,大小石庙山海拔230米,外围是百米深沟,宽150米左右环围着两个山头,环沟远古时期应有深水,像一幅绿镯紧紧箍着大小石庙。仅有东边一条百米长、6米宽的路,可通外界,守好出路,两座山固若金汤。

小石庙接近山顶处有一巨石磨刻的石屋,石屋上尖下宽,成“钺”形。内高9米,内深2.3米,内宽1.96米。屋内后墙有座凳,上有爻窝组合,屋顶左上有天窗。石屋门楣刻9个长方形爻窝(图四);左前约30米处,有石刻龙长6.7米;右前方约20米处,有雕刻长2.3米的石龟神兽,右前方5米处一巨石立面上雕一钺形图案,高0.6米,宽0.4米,深0.2米(图五)。这个钺形图案也起着门牌的作用,标示为王办公之地,即“宫殿”。后人在石屋里敬神农,称为药王庙。

大石庙位于东边山头,海拔240米,顶端为巨石。一巨石高6.3米,宽8.8米,厚5米,外形刻男根状,内刻一石室,石室面南,内高2.6米,内宽2.65米,内深3.2米,后墙有石床。外形如男根属阳,石室属阴,这座石室具备了阴阳两属性,人居住在有阴、有阳的室内,族群繁盛绵延万代。(《岩石文试读四》中,考证为王的宫。)后人塑送子娘娘,称姥姆庙。

石室东,高5.2米,宽12.5米,厚4米一巨石立面上刻并列两个钺形图,相隔0.22米。西钺高2.05米,宽0.66米,凹深0.33米;东边钺高1.6米,宽0.66米,凹深0.33米(图六)。

石屋前约10米处,刻上圆下方两个凹穴。圆凹穴直径0.3米,方凹穴边长0.26米(图七)。圆代表天,阳,乾;方代表地,阴,坤。这个地方,是掌管天地、阴阳和乾坤的神圣之地。

石屋的后边巨石上刻太阳、月亮,住石屋之人与日月同辉。

石柱寺山和大小石庙山,两个地方均刻有相同的大双钺,所处的地形独特,山上大量岩石被充分利用,刻满了爻窝,雕刻成所住、龙、龟、太极图,还有生殖崇拜。这是5000年前王的主要活动之地,王都之地。

石柱寺山大小石庙山:炎黄结盟之地

成书于先秦的《逸周书》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这里边说两个问题,一是涿鹿之战只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作战的一个战场;二是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之战前已经结盟,而不是在涿鹿之战中或者胜利之后结盟。因此,“合符釜山”之地应该在中原范围之内,或者应在炎帝、黄帝各自都城区域内。就地名而言,“中冀”在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涿鹿之野”或“涿鹿之阿”是指一个大的范围,而不是专指“涿鹿”特定地点。另外,关于“涿鹿大战”的发源地说法很多,远古时期指陕西省潼关隔河相望的风陵渡一带,叫“浊陆”,现在的河北省涿鹿县,还有江苏省徐州市彭城县(古时也称涿鹿)。

前面已经介绍了南阳黄山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出土情况,又分析了与黄山遗址相距25公里的南召石柱寺山和大小石庙山,所磨刻的双钺图案以及在岩石上磨刻的各种图案,基本可以认为它们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遗存。所以,我们认为南阳发现大面积岩石文(岩画)的地方,是炎帝或黄帝主要活动的地方,大小石庙的石屋石室是那个时代宫殿,石柱寺山是炎黄结盟之地、合符之地。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优越的客观环境,4500年至10000年文化遗址序列完整

炎帝、黄帝在南阳活动是客观条件与自然条件决定的。南阳盆地所处位置是国土板块的核心部位,是地理中心,是中国南北交界之地,又是东西聚拢的中央之地,亚热带温润区。北部伏牛山挡住了北方风尘和冷空气,南部武当山、荆山、大洪山隔离了炎热和潮湿。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物产丰厚。有深山,有浅山丘陵,又有平原。为原始人类生存生息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客观环境和生存条件。(南阳发现的100多处新石器时期遗址,均在浅山丘陵之中。)考古专家马宝光对南阳岩石文考察后曾讲:“南阳数千年以前就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盆地内形成了平原与丘陵,丘陵和半山区,半山区和山区相互连接的地形地貌,因而成为人类从狩猎向农耕过渡的最佳地区之一。”故而考古发现距今50万年南召猿人,距今1.5万年的小空山智人,黄山遗址考古探方发现,仅黄山这个地方就有裴李岗文化层、仰韶文化层、屈家岭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也就是说4500年至10000年均有文化层,且序列完整,中华民族在这里赓续,文脉在这里生根。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汤惠生2019年4月5日关于中原岩画的演讲中说:“黄帝是中央之帝,是位居中央这样一个部族。”南阳位居华夏的核心腹地,必为黄帝所选中,会盟之地必选中央之地。直到如今,“中央”仍指国家的核心。河南大学历史学家王立群为《中国核心腹地》一书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南阳好像杠杆一个支点,只要得到这个支点,就能撬动历史的进程。”南阳盆地中部有釜山和历山。釜山位居镇平县、内乡县、邓州市交界处,而历山位居方城县。炎帝主要活动的中心在釜山和历山、黄山、石柱寺山一带,地理位置优越,史书记载的“合符釜山”指的是位居中心腹地的南阳釜山。

(二)《山海经》记载黄帝种玉南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所史前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朱乃诚,在《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一文中说:“黄帝之时,以玉为兵,在考古发现中,能够明确的最早的兵器为玉钺。”《山海经·西山经》有黄帝在南阳独山种玉说:“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详。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峚山,今河南新密市;钟山,今南阳丰山,钟山之阳就是独山。是说黄帝从密县到独山四百六十里,中间有很多沼泽地,把密县玉种到独山,变成更加精美的五色彩玉。其实是说黄帝直接控制了独山出玉和黄山制玉。

独山玉为黑白和五彩之玉,质地坚硬,这种稀有的战略资源,必为以玉为兵时代的王所掌控。黄帝从峚山到独山,掌握挖玉、制玉、用玉之权,《山海经》记述了黄帝到南阳种玉制玉这一历史过程。黄山遗址发掘出制玉作坊,“天子”或“王”之墓就埋在制玉作坊之旁。充分说明当时执掌天下之王的黄帝对玉的重视程度。

(三)远古文化遗存聚集南阳,这里是炎帝黄帝活动之地

南阳发现大量的岩石文(岩画),可以证明它是天下之王的活动地、居住地、都城地。5000年以前的文化遗存具有序列完整性,每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单一的,是互相依附联系的。岩石文(岩画)在南阳浅山丘陵区域已发现上万处,有石屋、石室、王的宫殿类;有神兽龙、龟类;有观象台、日冕、祭坛类;有男根、女阴生殖崇拜类;有多处太极图,有三皇神像,有马、蚕塑像;有重要仪式所用的“盟誓台”;有那个时代的文字(爻窝组合和符像组合图形)。这些文化遗存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分布广,面积大,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时代,能有如此规模的石刻文化符号,说明是王的行为,是国家行为,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创建人、该中心第一任主任、国际岩画学术权威陈兆复在《南阳是中原岩画的重要篇章》中说:“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岩画群,不仅仅是发现地理层次的空白,更丰富的内容也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从中原岩画的一系列大发现可知,凹穴岩画是成熟的民族以国家意志进行的集体创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解读,有望解决中国文化史的相关重大问题与疑问。”因此我们认为,这个地方正是炎黄二帝的活动中心,执政中心。汤惠生在《南阳岩画中探寻华夏文明传奇》中说:“读到中原岩画我首先想到的是黄帝时期的华夏文明。黄帝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那么他领导下的文明社会留下哪些遗存遗迹?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尚不能给予解答。中原凹穴岩画是不是黄帝时期留下的文化记忆,如果通过年代断定,证明中原岩画创作于5000年前,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发现的岩画群体量巨大,内容丰富,而且其分布的集中与密集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世界级的。通过南阳地区的岩画考察,或许将为我们解读史前文明提供实物例证,解决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疑问,揭开中原文明起源发展的‘奥秘’。”

传炎帝很早在南阳活动。据考证,小石庙内的爻窝和钺形图案标示是王的宫殿,小石庙山下当地人传说是神农尝百草之地。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南阳历史地位研究》说:“史前文明的神话传说时代,神农氏在这里教人耕作种地,教民采集。”这部书还讲到南阳史前即称“宛”,沿用至今,神农氏所命。

(四)黄山王墓:可能是黄帝家族墓

黄山遗址发掘出土多为持单玉钺、双玉钺的“王”。这些玉钺由杂色独玉打磨而成,呈“风”形,刃部是折刃,上部有圆形钻孔,这是最高军事指挥权,王权的象征。这些“王”是谁?黄山是一座土山,为什么叫黄山?持钺的“王”可能是黄帝,至今已经发掘出土了六位持钺的“王”,可能黄帝是一个时代掌管天下的王氏家族,黄山因埋葬了黄帝家族而称黄山。

(五)石柱寺山:炎黄结盟之地

上文已说道“钺”形图案是抽象礼器,玉钺是具象礼器,但性质是一样的,均代表王。石柱寺山和大小石庙山磨刻的双钺代表两个王。双钺前磨刻有具备天、地、人三才的人的符号,有规矩石,更有石台,有三皇像,场面宏大,且选择具有自然形状的天、地、人三盘的石柱寺山,应是为炎帝黄帝结盟而准备,为黄帝成为天下共主宣誓所用。两个钺刻于一起,指代两个王结盟,“以钺为符,华夏一统”;也起到这一重大事件纪念碑作用。因而我们认为石柱寺山是炎黄结盟之地,双钺石为结盟之碑。

结盟之地的石柱寺山双钺石刻的右边,石龙附钺而立,这是结盟之后统一了的图腾。龙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一条石龙昂首伸向双钺,是告诉天下,两个族群结盟成一体,奉祀的图腾是龙,龙也是统一的象征。

炎黄合符信物:玉钺

石柱寺山是炎黄合符之地,合符所选择的信物就是玉钺,石柱寺山也是授钺之地。炎黄结盟,如何统帅天下部落,最好的办法就是合符,就是制作信物,作为符。符又称符节、符信,远古人们常用以重大的政治、行政、庆典、军事等活动。多以竹、木、玉、骨、石为材料,制成后一分为二,或多方共同持有,需要的时候,对方或多方拿出信物相互印证,即“合符”。

为什么“合符”信物是玉钺呢?古人认为玉能通天、通灵、通神,玉是至高无上的宝物。玉又极其稀少,尤其是五彩之玉仅南阳独山独有,为黄帝掌管。玉钺制作艰难,不容损坏,他人难以仿制,代表王的符自然选择珍贵玉钺。结盟之后天下有了共主黄帝,由黄帝通过石柱寺山石台举行仪式,授钺给各路首领。各路首领携钺管理一方。

人类的诞生就是文化的诞生,人类的活动就是文化的反映。古老的传说,隐现着模糊的历史投影,岩石上的各种图案、文化符号的雪泥鸿瓜,满载着远古人类的智慧,全方位地再现了曾被时光掠走的一幕幕历史。

精美的岩石,记录了“炎黄合盟”,“玉钺合符”。(张建国 蓝成云 张长运)

《河南日报》(2021年03月09日   第14版)

图二,卧龙区谢庄“岩画天文台”

图三,卧龙区潦河坡乡后庄村和尚坡圆盘状星象图

图一,孙小淳等专家学者考察南阳区域的圆盘状星象图

图五,鸭河工区皇路店镇孟山村下潘沟组圆盘状星象图

图六,南召县石门乡黑石寨村黑石寨坡圆盘状星象图

附图四拓片

图七,方城县古庄店镇韩岗村一里坡圆盘状星象图

图八,唐河县祁仪镇板仓村组圆盘状星象图

□周付祥墨语

《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今天在《河南日报》推出第九篇文章,题目是《远古石刻“圆盘状天文星象图”》。

是的,第九篇了。但,它与前八篇乃至此前研究南阳岩石文(岩画)的所有文章都不同,包括世界岩画主席贝纳里克、印度岩画主席库马尔、中国岩画界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文章。

为什么?

因为百多年来大家对岩画没法儿断代,对“天书”没法儿解读,有的也仅仅是一个一个的猜想而已。

但是,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天文史学家孙小淳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来到了南阳,来到了南阳的田间地头,来到了刻凿在巨石上的被老百姓称之曰“大碾盘”的岩石文(岩画)上。他们用先进的仪器、渊博的学识、广大的情怀、敏锐的洞察、综合的研判,给出了答案。

虽然在断代方面专家们还要再来南阳论证,“但初步推测其形成年代很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结论与南阳黄山考古发现的“泥陶版”的岩石文(见《河南日报》2020年4月15日第13版)惊人的契合。

当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向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来《关于加强对南阳谢庄等地“天文岩书岩画”等重要天文遗迹现场保护及开展相关研究的函》后,我们反复阅读、品味公函,像豪饮了一大碗赊店老酒一样兴高采烈。

这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铁证;这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世界遗产;

这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传承;这是南阳南召猿人小空山智人、夏人一路走过昨天,走向明天的铿锵脚印。

想起10年前我在编著《方城岩书岩画》一书时做的大胆假设,勇敢判断,“甲骨文是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那么,祖先们还会把文字刻在哪里呢,刻在石头上。”想到此,我脑海中不禁跳出两个成语:日月同辉,石破天惊。

白振国2021年3月8日

天文学应源自人类文明之原史。

远古的人类最关注的是大自然中天和地的变化,对自然之威既惊叹又敬畏,逐步开始探索天地运行的奥秘。日积月累,就发现天体的变化影响大地的风雨冷暖四季的变化,这些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以及渔猎农耕。掌握了制定时间、方位、季节的知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生存的需求。

因此,发现和研究远古人类的观天遗迹,是寻找中华文明源头的一条便捷通道。

南阳盆地的浅山丘陵区域,不仅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远古太极图、太极龙、石雕蚕、生殖崇拜、王宫、会盟碑、合釜台、凹穴文字等文化遗存遗迹,更是发现了远古时期的日晷、天文台。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带领专家团队于11月、12月,先后两次对南阳岩石文(岩画)中的“圆盘状天文星象图”进行深入考察研究,经过实地观察和测量后认定:该类遗迹应为古代天文星象图,尤其是谢庄岩画遗迹中的天文学内容丰富,是具有定季节和时刻功能的“日晷”,也是具有宇宙论意义的天文星象图。其年代虽尚难确定,但初步推测其形成年代很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学术意义重大……

截至目前,已发现这类“圆盘状天文星象图”20多处。

一、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团队两到南阳确定“岩画天文台”

2020年11月7日,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团队,对卧龙区谢庄乡的一处圆盘状岩石文(岩画)进行实地考察(图一)。这处岩石文磨刻在一块稍有坡度的岩石上,南北长约29米,东西宽约27米。最显著的地方是位于北端的圆盘状磨刻图案,由内外圆组成,内圆面稍高,形成内外圈之间的凹穴圆环。经测量:圆盘的内圆直径为1.7米,外圆直径为2.6米,圆盘面东高西低,坡度角为12度,圆盘中心有明显的圆点,内圆上有一明显凿刻的缺口。孙小淳现场取一树枝立在圆盘中间,解释其测时的功能:根据一天中立杆的影子投在圆环上的位置,即可测定时刻,因此他推测这是远古先人测日影定时的“日晷”(图二)。

孙小淳对圆盘外东侧东南和东北方位约2米处的“旦”形和“月”形图案,作了角度估算,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东经112度,北纬33度)推测,认为很可能是冬至、夏至的日出方位,因此该日晷又具有测量日出方位以定节气的功能。岩石上还刻有一些成组的凹穴,构成星象图,其中可以辨认出“北斗”等星象。根据这些初步的观察与分析,孙小淳认为这处岩画具有明显的天文观测功能,兼具天文宇宙图的性质,初步推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天文台。

2020年12月21日,冬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杨益民、宋国定,副教授罗武干、张明悟,科研助理周丽晓博士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永恒、副研究员黎耕、高级工程师何勃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豫秦等天文学史、天文学、考古、岩画等多领域专家学者一同来到南阳,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古天文遗址学术考察。第一站卧龙区谢庄“岩画天文台”。经专家们现场精细测量,再次认定是“远古时期的日晷”。岩画上的星星点点,跟天文有什么样的具体联系?会不会是古人的某种祭祀活动?或是进行一些仪式,刻画一些星图?为什么会分布那么广泛?为什么相隔十公里左右,就会有这类或大或小的人工磨刻圆盘状类型岩石文(岩画)?专家学者一行又对分布范围广、数量大、类型齐全、自成体系的南阳凹穴岩画进行了多地实勘,鸭河工区皇路店镇、唐河县祁仪镇罗庄村、方城县古庄店镇等地一路考察,科学求证、探索与研究,专家学者们最终一致认为“如果经考证谢庄远古时期的圆盘状星象图、天文台为新石器时期,那将是重大发现,或将为文明探源提供天文学答案……”

2020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史前考古与科技文明南阳研究中心”成立,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在科技考古与古代科技史研究领域的优势,深度挖掘南阳盆地史前考古与文物价值,探索古代科技文明之源,在开展考古学与天文学等学科交叉的新模式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无疑,这是一件盛事,探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将开启新的征程。

2021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致函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为该类遗迹应为古代天文星象图,尤其是谢庄岩画遗迹中的天文学内容丰富,是具有定季节和时刻功能的“日晷”,也是具有宇宙论意义的天文星象图。初步推测其形成年代很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学术意义重大……同时建议,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和保护手段,制定预防性保护措施,切实加强天文岩画的保护力度,使得南阳丰富的天文考古资源在中国上古科技文明及中华文明探源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南阳发现大量与孙小淳团队的发现特征相符之“远古圆盘状天文星象图”

孙小淳团队的认定,极大鼓舞和推动了南阳岩石文的发现和研究。近期以白振国为首的研究团队在对南阳岩石文的探寻中,又陆续发现20多处圆盘状星象图——

南阳市卧龙区谢庄乡田营村田营组一处、南阳市卧龙区安皋镇太清观村太清观后边一处、南阳市卧龙区潦河坡乡后庄村和尚坡一处(图三)、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柳树沟相连三处(图四)、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孟山村下潘沟组一处(图五)和上潘沟一处、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大新庄村小新庄组一处、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高嘴坡村一处、南阳市南召县石门乡黑石寨村黑石寨坡一处(图六)、南阳市南召县小店乡关庄村庄南坡大龄坪两处、南阳市方城县清河镇杨庄村观音台组一处、南阳市方城县清河镇霍口村后崔庄组一处、南阳市方城县古庄店镇库庄村老鸹石沟东岗一处、南阳市方城县清河镇小谷庄村张庄村西边一处、南阳市方城县清河镇杨庄村观音台一处、南阳市方城县清河镇小谷庄村庄一处、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代岗村张庙组灵山一处、南阳市方城县古庄店镇韩岗村一里坡一处(图七)、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板仓村组小山200米相连两处(图八)、南阳市唐河县马振扶关地村罗湾组两处。

这些圆盘状天文星象图,有其共同的图案特征。

第一,这些图案均出现于浅山丘陵,在一块巨石的平面上或斜面上,由人工磨刻而成。

第二,磨刻的图案呈圆形,有单圆形,双圆形,或者三个圆盘相套。有的三个盘用磨刻阴线区分,有的磨刻成高低三个凸面显示,外盘最大,中盘次之,最中间的小盘凸出。

第三,盘的正中间有一深的凹穴。凹穴呈圆形、扁圆形、方形或“钺”形,最深50厘米,最浅也有10厘米。另外还有圆盘中间没有凹穴的。

第四,多个圆盘磨刻有缺口或多个缺口,指向方位各有不同。

第五,凡有圆盘存在的地方,均有远古时期的石刻文化伴生。如有成排的或一组一组各种石刻符号出现。

第六,圆盘最大的直径7米,最小的1.8米,2-3米居多。

所发现的“圆盘状天文星象图”尽管直径大小不一,但其功能应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测量太阳、月亮、星星的变化规律来定时、定日、定季节。但所表示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鉴于圆盘状天文星象图数量多,这里不一一细述,仅对内容最为丰富的南召县皇路店镇柳树沟蒸馍石一处的圆盘状天文星象图作一介绍。

柳树沟圆盘状天文星象图处在海拔177米,东经112°36′16″,北纬33°14′52″的地方。

这个圆盘状天文星象图直径2.6米,依斜坡地形打磨掉30厘米至40厘米的岩石,圆盘边缘低于周边5厘米至15厘米,目前看虽不平整但刻磨光滑。靠近圆盘外壁周围刻有四组凹穴组成的图案,分布于东北、东方、西南、西北四个方位。圆盘的西南方还有两组双排磨刻的六联穴图案,西北方有一组双排磨刻的五联穴和双排十一联凹穴,圆盘偏南部有两条近平行的相距41厘米,打磨的浅沟横贯东西端壁,一条向西延伸,其间有大小不等的凹穴。大盘外东侧有一组磨刻的双排七联凹穴和数个凹穴图案,大盘外南部有数组磨刻的符号图案,自左向右排列。

星象盘的外壁,推测是象征黄道,即太阳运行的轨道,它是古人最易发现最明显的天体运行轨迹。

四个方位接近外壁的四组凹穴代表四象,四象是在黄道附近与太阳一起运行的四组恒星天体,后人称为苍龙、白虎、朱雀、玄武,每象有七宿共二十八宿,是古人观天象得到的完善的时空观,能够较准确定时节、定方位。古人开始对星象的观测,应是依太阳、月亮、北极星、北斗七星、大火星、参星、二十八宿等次序。特别对天上亮度高的如大火星、昴星、北极星、北斗七星等星观测较为准确,这幅圆盘状天文星象图均有所显示。

圆盘西侧一组五联凹穴及二组六联凹穴,是中原岩石文最常见的图案。星象盘应系记录特殊重要事件,如大盘是记录某一年夏至的天象图,或多部落共推的新王上位时,部落认为吉祥的天象图。据此推测双排六联穴是古代农耕社会的“图式历法”,每个凹穴代表一个节气点。

圆盘中间偏南两条平行的磨刻浅沟横贯圆盘,应是代表天上的银河。

圆盘中心的那个凹穴虽不是圆的正中心,但它与盘外正南的刻画纵线在一条直线上,是该盘的正南正北向,推测此盘是某一年夏至的天象图,中心凹穴应代表北极星。其东南数个凹穴应代表北斗七星,这种标示方法同汉代的二十八宿图的中间也是北极星和北斗七星高度一致。北极星与黄道中心点形成一个中轴,北斗七星带领二十八宿及其他众星围绕北极星运转,周而复始运转的状态就是古人所谓的“天”,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大盘沿顺时针运转,与古人“天”的概念是一致的。

三、南阳区域遗存大批“远古圆盘状天文星象图”原因探析

近年来,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白振国等一批地方学者跋涉在南阳的山水和荆棘中,走进荒山野岭,穿越草木与风声,一次次凝神注视那些远古的凹穴、刻符、形象图、生殖巨石、巨石遗迹等不同形态的岩画,一遍遍感受远古祖先超群的智慧和文明的先声,一遍遍聆听远古祖先无声胜有声的话语和声音……发现一处处“岩石文”并精心拓制,忘我地投身到文明探源的考察、研究、论证、发掘、宣传中去。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地名地望、方言俚语、风俗习惯、文献记载、天文星象、考古发掘中综合研判,认定认证,取得了累累硕果,至今,已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刊发《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系列文章。分别以《“南阳‘岩石文’(岩画)中发现‘太极龙’”》《南阳石刻的远古太极图》《南阳发现远古石刻的“王宫”》《南阳远古石刻的生殖图腾》《南阳发现远古石刻的“图”“书”》《远古石刻的“三皇”》《远古石刻的炎帝黄帝“会盟碑”“盟誓台”》为题,发表多篇研究、释读性文章,研究和破解这些可能承载汉字起源的历史信息神秘刻符,试图窥视古代人类劳动方式、经济活动、社会实践、审美倾向、哲学思想、原始思维和自然环境等,解读着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疑问,为中华文明起源探索开辟新的路径,提供实物例证,从而解开中原文明起源发展的奥秘……这次中国科学院大学认定的日晷(岩画天文台)及其上面的天文星象图,是岩石文(岩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昭示着南阳古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前行,不断开启着人类历史的文明旅程。

南阳发现的古天文台,之所以数量大、分布广、内容丰富,是有多层原因的。

其一,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南阳就是人类的主要活动区域,人类活动留下了大量的遗址和遗存。从遗址考古上看,南阳不仅发现有50万年前的南召猿人,还有1.5万年前的南召小空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南阳理工学院孙保瑞教授收藏一批打制石器,尤其在南召小空山遗址周围捡到的“阿舍利石斧”,是旧石器的标志性工具,证明了在旧石器时代南阳人类文明已走在同时代的前列。

南阳区域已发现的黄山遗址、方城大张庄遗址都有8000年前裴里岗文化层;黄山遗址发掘出7000年前的独玉加工作坊,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玉作坊;邓州八里岗,有仰韶文化层和屈家岭文化层多层相互叠压分布,说明中原的仰韶文化与南方的屈家岭文化两大不同文化部落在南阳发生交流融合。

4000年前的人类遗址遍布南阳。正在挖掘的黄山遗址已发掘出的史前遗址文化层清晰,深度6米之多。从裴里岗文化、仰韶早中晚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到4000年左右二里头夏文化连绵不断。

南阳古代封国林立。尧的儿子丹朱被封在淅川的丹水,四岳之一的吕氏封于卧龙区的吕国,仲康之子封于邓地,夏时少康王的次子曲列封于方城八里桥的缯国……

从以上简单罗列可以看出,从50万年前南召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原史,南阳一直是人类活动的宜居地。

其二,南阳居中国南北分界、东西交界之地,是东西、南北交汇的地理枢纽位置。南阳的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开阔、直达荆襄,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四季分明,藏风纳气,是古人天文观测的理想地。

南阳是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远古时期,人类随气候环境的变化而迁徙,气候变暖往北部迁,气候变冷向南迁徙,南阳盆地就成了南北部落迁徙的必经地、宜居地。北方粟黍和南方的水稻均能在南阳种植。远古平原还是泥泽国时南阳盆地同时有丘陵和大量的浅山高地。这样的地理地貌成为部落族群栖息的最佳场所,也成为东西部落迁徙的理想之地。

天文历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上古时代王权的合理合法性的最重要基础。《太乙金镜式经》:“昔燧人氏仰视斗极而定方名,东西南北也。”燧人氏不仅是当时部落的大首领,也被后人尊为三皇之一。他依靠观测北斗星辨东南西北,并制立原始历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大步,标志着观天定历走进人类的生活。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中原地区的古人常年都可以观测到其活动轨迹,斗柄运行轨迹可以对应方位及四时,但一年的天数只是大概,方位和四时不准确,必须引入其他恒星作为观察对象。二十八宿中亮度最高、最便于观察的是大火星(心星2)。对它的观测所制定的历法,也就是历史上的大火历。随着农业发展,人们对时间的准确度要求更高,为了更准确观测天象,就需引入测量星座的稳定坐标系统,最易想到且最方便的就是以地平面作为坐标系,以每次日出或者日没入地平面的周期为依据而制定历法,观测每天太阳刚要升出时恰好位于地平面之上刚刚出现的恒星,并观测每天太阳落入地平面后在同一方向跟随太阳落入地平面的恒星,利用地平面为坐标系观测日出、日没位于黄道附近的恒星活动规律。因日出或日落在地平面以下,仍有晨光或余晖,对恒星的亮度要求很高,大火星是二十八宿中最亮的恒星,对大火星的观测,从而认识苍龙系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通过参星的观测进而对白虎象系的奎、娄、胃、昴、毕、参、觜七宿的规律认识,逐渐掌握四象二十八宿的规律。

其三,南阳在远古农耕时期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从而发明和推动圆盘状星象图的大量使用。

南阳至今是河南省的粮食主产区。这里青山碧水环抱、四季分明、风调雨顺。南来的干热风被南边的大洪山、武当山、荆山阻隔,进入南阳盆地变为春潮带水。北来的寒流和沙尘被北边的伏牛山阻隔成为强弩之末,进入南阳盆地成为惠风和畅。温润宜人这种天然条件正是古人生存的最佳之地。

农耕生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远古人类从渔猎、采集走向从农耕为主的原始农业社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时间,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古人对时间的确立唯一途径只能从天上寻找。农耕文明只能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产生,需要掌握“年”这个周期,因要春播、夏耕、秋收、冬储,农事活动要和季节变化相互配合,而季节变化就是一年。播种的时间窗口最短只有几天,种早、种晚都面临减产或绝收。所以,古人必须面对苍茫天际观日月星辰斗转星移,探寻天体的运行规律,以此指导部落民众播种、收获。可见南阳大量圆盘状星象图的出现于农耕生产是相关联的。

其四,南阳发现5000年前的很多文化遗存以及黄山遗址挖掘出5000年前的“王”墓。“王”出于政治需要,最关注奇异天象的发生。如日食的发生象征着吉凶和危机,月食的发生警示着诸侯或大臣的过失等。一旦奇异天象出现,“王”就要根据星象并结合时势做出决断或处理军国大事,并采取措施整治社会问题,甚至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敬天法祖。因而天象的观测不单是记时、记月、记年的问题,还有通过天象观察了解皇天对人间事物是否惩罚的大事。这样,也促使“王”要建立多个古天文台用于观察星象。这也是圆盘状星象图在南阳区域密集遗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南阳发现“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对中华文明探源之重大价值

其一,通过解读岩石文(岩画),从中窥见古代人类的原始思维和社会实践,再现远古先人们渔猎到农耕社会的场景。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曾说过,“(岩画)中很可能蕴含着古代天文历法的丰富内涵,还可能承载汉字起源的历史信息,研究和破解这些神秘刻符将具有划时代意义”。南阳区域发现的岩石文(岩画)是世界级的,所有岩石文都具有清晰统一的脉络传承,每个区域皆有主题。每一处遗迹都是上古人类在此耕耘播种、繁衍生息的真实例证,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精神世界。它像一个观测古代人类智慧技能和生存方式的万花筒,从中可以窥见古代人类的工作劳动方式、经济活动、社会实践、审美倾向、哲学思想、原始思维和自然环境。

其二,通过进一步对圆盘状星象图的解读和认识,让我们了解远古时期很多天文星象变化,通过现在的天文计算,从而测定岩石文(岩画)大量遗存、遗址的断代和时间问题,为远古时期的很多未解之谜找到答案。

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汤惠生在《在南阳岩画中探寻华夏文明传奇》中说:“谈到中原岩画,我首先想到的是黄帝时期的华夏文明。黄帝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那么他领导下的文明社会留下了哪些遗存?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尚不能给予解答。中原凹穴岩画是不是黄帝时期留下的文化记忆?如果能通过年代断定证明中原岩画创作于5000年前,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发现的岩画群,体量巨大、内容丰富,而且分布集中与密集都前所未有,是世界级的。通过南阳地区的岩画考察,或许将为我们解读史前文明提供实物例证,解决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疑问,解开中原文明起源发展的奥秘。”他还认为“中原岩画与华夏文明起源有关,应该是史前文字时期的产物”。

其三,南阳区域发现的远古圆盘状的星象图充分证明中国古历法均最早诞生在南阳。

远古先人在农耕社会的实践中,用聪明智慧掌握了太阳、月亮、星系的运动变化周期,发明了用日晷测影法来测定时间及季节变化。掌握了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变化。目前已经发现南阳二十多处的圆盘状星象图是远古时期先人们测时、定季、用于农耕生产和日常劳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晷测影是用直立的杆子,通过观察期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判断节气的变化。如: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角度最大,杆子的影子最短,这一天定位夏至;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杆子的影子最长,这一天就定位冬至。而春分和秋分的杆的影子长短相同,都是夏至、冬至影子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在确立“两分”“两至”的基础上,又清晰的形成四季。随着农耕社会逐步发达,人们观察天象更为精确。

在解读岩石文(岩画)当中,大量圆盘状星象图的发现,充分证明,一年四季的划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每年十二个月份的界定、每天十二个时辰认定,均诞生在南阳的远古农耕时期。

其四,圆盘状星象图的密布,从一个侧面证明南阳是当时王居住之处,是文明源头之地,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地上,大量岩石文(岩画)遗存;地下,南阳黄山发掘出土仰韶时期的玉作坊和5000年前的几座大王墓可以分析认为,南阳是三皇时期天下最高王的活动地带、王都之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聚集和繁盛之地。

上古时代王权重要的基础是观天授时,教化百姓,观天制定历法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或直系血缘儿孙手中。《尚书·尧典》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尧典不长,但大部分叙述尧派大臣到四方观天授时,说明观天授时是“帝”“王”直接主宰的大事。

《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意思是:舜,天文历法你一定要亲自操作实践,把测日影的表控制在手中,掌握中正治理天下。这些典籍也告诉我们,当时只有王掌握观天授时,并把观天授时当成统治天下的一种有效办法。

在远古时代,测量日影是一项严肃、神秘、神圣的工作,是由部落首领或王亲自掌控,要么与自己有直系血缘的贵族成员去掌控。它的程序步骤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日晷中间所立木杆上面还要刻上文字符号以示王权。把特殊事件的天象刻到星象盘上,定期由王召集各部落祭祀上天,并对臣民授时和教化。

观天授时是古代王权直接掌握的,而南阳浅山丘陵所发现的20多处远古圆盘状天文星象图,应是一种国家行为,非一帮一族之力能完成。而圆盘状星象图存在的地方,均与大量磨刻的凹穴为伍,与其他远古文明遗存相邻。特别是南召县石门乡黑石寨村的凸形三个圆盘,与巨石磨刻的王宫(石室石屋),只有几百米距离。王宫的门前有巨大的“钺”形石刻图案,表示“王”所居住。而黑石寨凸形圆盘正中所磨刻的大凹穴,外形呈“钺”形(见图六),告诉人们这个圆盘的天文台正是“王”要亲自操作使用的。岩石文系列解读中其他文明遗存现象证明天下“王”所活动在南阳,黄帝炎帝会盟在南阳,合釜“玉钺”之处在南阳。而大量远古石刻的圆盘状星象图的发现,是人类没有文字之前,掌握天文、阴阳理论、天人合一思想文化的最大载体,是凝固在石头上的远古天文史、文明史。正如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原会长宋镇豪在南阳考察岩石文时题写的“中国南阳,文明先声”“南阳原史,文明之光”;更验证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学部委员王巍“文明在宛”的科学研判。

摄像:张长运郑毅

《河南日报》(2022年01月06日   第16版)

黄山遗址出土的泥陶板爻窝

位于唐河县祁仪乡明嘎山的远古石屋(王宫)

本版图片由张长运、郑毅摄

黄山遗址出土的泥陶板爻窝

远古岩石上磨刻的圆形爻窝记事符号

远古岩石上磨刻的龟背文记事符号

位于方城县独树镇灵山的蛇图腾

本版图片由张长运、郑毅摄

位于南阳卧龙区龙王沟水库风景区后庄村的远古天文台(日晷)

方城县独树镇灵山大型祭地的祭坛局部

位于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的远古太极图

位于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山头的远古“王宫”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对一个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记录。从人类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从未断流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内化力、延续力和凝聚力。中华远古文明的历史进程必然会给我们留下追寻的痕迹。

天地化育,南阳是远古人类生存的适宜地、中华文明的发端地;

50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远古天文台(日晷)、远古祭坛、岩石上的记事符号、远古太极图、远古的“王宫”、动物巨石图腾……大量远古时期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被发现;

黄山考古,专家认定为文明起源的关键遗址。

“到南阳,看远古文明”。远古文明,是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最具特色的文化支撑。

□张建国 蓝成云

八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绵延闪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那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祥地在哪里?始终是我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所要揭示和回答的问题。近几年,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南阳盆地的伏牛山、桐柏山的浅山丘陵之中,发现了大量远古时期人类在岩石上磨刻的文化遗存遗址,并呈现出类型多、存量大、分布区域广的特点,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分文化学者、考古学者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南阳黄山遗址,专家认定是一处文明起源的关键遗址。地面岩石上磨刻的远古文化遗存、地下出土的“文明起源关键遗址”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事实:中华民族的“文明先声”在南阳,源起在南阳,南阳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核心区。

远古文明,是南阳独特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优势,是城市的软实力、南阳发展的原动力。当远古文明与旅游结合,实现文旅大融合大发展,软实力将转化为硬实力,成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最有特色的文化支撑。

基于此,本文就目前发现的南阳远古文明遗存的历史定位及其时代价值,做一个简要概述与梳理、探析,以期对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有所裨益。

南阳具备远古人类生存的条件

人类的诞生、文明的发展,需要苛刻的条件。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的生长与外部因素、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人类的成长和动植物一样,需要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等条件。因此,追寻人类的文明源头,应到具备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域环境中去寻找,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而南阳,就是一处远古人类生存的沃土。南阳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113°49′,北纬30°17′33°48′,是中国地理坐标的南北与东西的交叉点;南阳是典型的盆地地貌,三面环山,北有秦岭山脉的伏牛山、西有大巴山脉的武当山、东有大别山脉的桐柏山,地势呈阶梯状,三大山脉相围的中间,形成近3万平方公里、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接的马蹄形盆地,丹江、淮河、白河、唐河、湍河、老鹳河等大小数十条河流网络纵贯盆地;南阳处于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带,属于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4.4℃15.7℃,年降雨量在300mm1100mm,无霜期220天~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7小时,具有亚热带特点,又有北温带特点,南北植物均可在此生长;南阳盆地内形成了平原与丘陵、丘陵与浅山区、浅山区与深山区相递进的地形地貌,自古雄踞于黄河之南、长江之北,上承天时之润泽,下秉山川之恩惠。境内青山苍苍,碧水泱泱,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大量恐龙蛋和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数亿年以前,南阳就是适宜动物繁衍的乐园。

南阳是天地华育之地,各种动物大量生存,人也找到了最适宜的环境,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1978年,在距南阳城北60km处的南召杏花山,发现了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经过古生物学家吴汝康等人鉴定,为早期人类的臼齿,其时间在50万年以前,大致与北京周口店猿人属于同一时期;与南召县山水相连的鲁山县仙人洞遗址,发现距今3.2万年人类头骨化石;南召小空山遗址发现距今1.5万年的智人活动遗址。南阳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0处,省级文保单位90处。如邓州的八里岗、太子岗遗址,淅川县的下王岗、黄楝树遗址,西峡县的老坟岗遗址,方城县张庄遗址、平高台遗址,桐柏县的陡坡嘴遗址……如此密集的古人类遗址在南阳被发现,全国罕见,说明早在5000年以前,南阳已经形成了众多的人类群落,是当时的人类活动中心。从南召猿人算起,50万年以来延续不断,族群向周边不断扩大,没有出现断层。

黄山遗址,专家认定为文明起源的关键遗址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近百年的考古发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而适宜人类生存的南阳,地下只要一考古就有重大发现,但现状是发现遗址多、发掘少。1956年春天,原南阳县在文物调查时,于南阳城北十余里的黄山,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第一次挖掘出土了五件独山玉制品,其中一件独山玉铲,鉴定距今6000年,震动考古界,被誉为“中华第一铲”(现藏于河南博物院)。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核定黄山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文物部门对黄山150万平方米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挖掘,有了惊天大发现。

其一,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看,南阳黄山遗址的面积,应该是全国已发掘古遗址中最大的。1959年第一次挖掘不足1000平方米,2018年二次发掘时在山头上经测量准备挖30万平方米,现在通过在山脚下挖出了巨大城壕(或叫运河)及码头,初测面积在150万平方米,如果把附近发现的最早的岩画天文台“日晷”等标识算在一起,总面积可达到上百平方公里。

其二,一个文化层剖面竟叠压了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层,距今6000年~7000年的仰韶文化层,距今50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层,还有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层。一个遗址中几千年的文化层叠压,说明自新石器早期以来,各个阶段人类活动在这里绵延不断。

其三,出土了十多座手持玉钺、陪葬有大量猪下颌骨的“王墓”。特别是编号M77墓,墓主人随葬两件玉钺(独山玉精品),胸前放玉璜、头发插象梳……还有M18等“王墓”多座,5000多年了,骨架保存完好,均随葬玉钺和弓箭。这应是屈家岭文化时期,也是三皇五帝时期的“王墓”。

其四,黄山遗址是一个具有大型玉石器生产“基地”性质的大遗址,是史前中心聚落,也是史前玉文化中心。清理出与玉石器制作有关的仰韶文化早期墓葬3座、房址1座、中期房址4座,晚期大型“前坊后居木骨泥墙式”建筑4座、工棚式建筑2座、房址4座,灰坑18座,人工壕(运河)1条,疑似码头的港湾1处。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玉石器作坊址7座、房址9座、大型夯基1座、活动面多处……出土了4万余件石钻、石刀、磨墩石质制玉工具、玉石器残次品、玉料、石料、陶器、骨器等。尤其是出土了十多座手持玉钺、陪葬有大量猪下颌骨的酋长级或“大王”大墓。玉在远古是奇缺的,找到一块玉就是宝贝。“以玉为兵”的时代,只有掌握最高王权的统治者,才具备制玉权力。

其五,黄山遗址出土了多片有爻窝符号的陶板,呈长方形和四方形。其中长方形的一块陶板有六对圆形爻窝,正方形的一块陶板有三排九个圆形爻窝,与附近浅山丘陵岩石上发现的圆形爻窝符号完全一致。这证明,南阳发现的大量岩石上的圆形(爻窝)符号为埋葬在黄山的“大王”运作、雕刻的。

其六,黄山遗址出土的玉钺,显示这里是专门为“天子”和诸侯部落王加工制作玉钺的中心,是玉钺的制作地。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发现的盟誓台,应为“天子”为(部落)授玉钺之地,因此,南阳是5000年前大一统中国标志性物证——玉钺的发源地、制定地、制作地、授权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彭小军在《长江中游史前石钺的功能和社会意义》(《南方文物》2020年第五期)一文中考证南阳地域是全中国发现石钺玉钺最早的地区。

黄山考古证明,5000年前的南阳是“王”居住之地、活动之地,是中国最先进的科技工业——制玉之地。其部落的规格、布局、生产体系、功能都充分说明,南阳是新石器时期人类主要聚集地、活动地、中心地,也是“王”的建都地。

南阳发现大量远古时期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

远古时期,人类接触最多的是石头,劳动工具是石器,战斗的武器也是石器。石头工具和武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人们还把智慧、思想、文化刻印到石头上,通过打制、磨刻出不同功能、不同造型的石头,体现不同的劳动技能、倾注不同的价值观念。如把石头打制成祭祀的图腾、崇拜的圣物、王的住室等。沧桑岁月物华流年,远古人类活动的痕迹,就这样在石头上留下了远古的烙印。

2010年2月,方城籍文化学者马宝光首先在方城县发现石头上磨刻的爻窝岩画,时任方城县常务副县长白振国,一位十分热爱南阳文化的官员学者,带队考察并组织南阳文化爱好者在浅山丘陵中找寻。触摸着前朝古今的云淡风轻,穿越远古巨石的秘境,撩开隐藏在巨石里的文化宝藏面纱……经过十多年努力,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面容,在南阳这块适合远古人类生存发展的沃土上一一显露出来。

(一)岩石上的远古记事符号

文献记载,远古人类有三类记事方法:其一,实物记事,就是用结绳、结珠、编贝、讯木、堆土等方法记事。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那个时代像结绳等记事的方法就是很先进的。其二,契刻记事。《易系辞》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意思是说结绳这类实物记事,满足不了需要,就用书写契刻。如在木棒上刻上长短不同的纹路道道,代表一年中的年、历、节、日等。或者记月亮,就画个圆,与某人相见了画个“×”等,这就是先人们契刻符号的方法。其三,画图。记某一件事就画上图案,如人养了羊,就画一个人牵一只吃草的羊等。记事的符号标记,具有突出的抽象性和象征性。

这三种原始的记事标记符号是文字出现的前身,但同文字还有本质的不同。因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并能直接读音。而记事的标记符号,表达的只是概括的、约略的内容。看到标记符号,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解释它的含义。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标记符号和后来形成的文字有着传承关系,早期的文字是从原始记事的符号蜕变出来的。

自2010年以来,陆续在南阳境内伏牛山、桐柏山的浅山丘陵地带裸露的岩石上,发现大量圆形爻窝符号和龟背文符号。这些圆形爻窝组合和龟背文符号正是远古记事的标记符号(见《河南日报》2020年6月4日第09版、10版)。目前,已发现上万处之多,体量之大,区域分布之广,举世罕见。主要分布在南召县的四棵树乡、石门乡,南阳市鸭河工区,卧龙区的谢庄镇、安皋镇、潦河坡镇,方城县的清河镇、古庄店镇、杨楼镇、小史店镇、独树镇等,唐河县的祁仪镇、马振抚镇、湖阳镇等地,以及与南阳山水相连的泌阳县、舞阳县、叶县等地的海拔150米至450米的浅山丘陵相连地带。

苏州文化学者蓝玉献对甲骨文之前的标记符号,有着深入的研究,在深入南阳浅山丘陵考察后认为,这些有序排列的圆形爻窝图形是数相类的记事方法,称为书。岩石上刻有龟背纹等其他符号为符相类的记事方法,称为图。学者蓝玉献对南召县南河店马沟村的符相类符号,对鸭河工区高嘴坡村一组圆形爻窝数相类符号进行破译解读,认为是远古时期王统治天下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和方法步骤。这些爻窝符号是王动用全国之力,把治理天下的理论用符号磨刻在岩石之上,为培训人、教育人所用。对唐河县湖阳镇紫玉山漫山遍野的岩石爻窝符号,蓝玉献解读为农耕时期,劝人注重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各种注意事项,种好庄稼以供生活之需。

圆形爻窝的组合排列在南阳发现最多,说明这个地方是远古时期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先进的区域。这些符号标记开始时可能是刻画在兽皮上、树皮上或地上,但均不能永远保存,随着“技术的发展”古人又把它磨刻在岩石上。

这些圆形符号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均含有不同的意思。黄山遗址制玉作坊挖出上万件制玉石器工具,同样适用在岩石上磨刻爻窝。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又逐渐将爻窝记事法改为契刻记事、图画记事,逐步演化为文字。圆形爻窝符号和龟背文符号,应是甲骨文的前身,保存至今成为远古人类留给今人的“天书”。目前在南阳发现爻窝的地方已找到与甲骨文相似的文字百余个,由此,我们可以研判,华夏文字发端于南阳。

(二)远古天文台——日晷

天文历法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太乙金镜式经》中记载:“昔燧人氏仰观斗极而定方名,东、西、南、北也。”燧人氏被后人尊为三皇之一,他依靠观察北斗星定东、西、南、北方向,并且制定了原始历法,标志着观天定时走向人类的生活。人类从采集渔猎生活走向农耕,推动了天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因为农耕急需解决的是何时种植、何时收获,人类因需要而探索,在观天中找到了答案。太阳初升到落山定为一天,月亮由缺到圆定为一个月,北斗星的斗位转化,一个周期定为一年。苍茫天际斗转星移,探寻天体的运行规律,找到了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人类根据太阳照射地面物体的影子变化,找到了一种计时的方法——日晷。掌握了制定时间、方位、季节的知识,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人类得以生存繁衍。

南阳浅山丘陵地带,目前发现30多处在岩石上磨刻成的圆盘状远古文化遗存,圆盘中间有凸起,凸起内有爻窝;圆盘上还刻有多少不等、排列有序或成组成对的爻窝,有的还刻有日月图形、天文星象图等(如北斗七星、北斗九星、昴星团……)。圆盘中间的凸起,有的三层,有的两层,个别的一层,圆中套圆(见《河南日报》2021年3月9日第13版、14版)。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组织考古学界、天文学界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对卧龙区谢庄镇田营村的“圆盘状文化遗存”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测量,最后认定为具有定季节和时刻功能的“日晷”,也是具有宇宙论意义的天文星象图。其年代虽尚难确定,但初步推测其形成年代很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学术意义重大。

这是一处独特的岩刻形式的天文台,具有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特征。石刻圆盘状具有日晷的功能,既可以定一年中的季节,又可以测一天中的时刻,同时也是宇宙天文图;在其东南和东北方位有“旦”“月”两个形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其意义非凡,应是冬至、夏至日出的方位。这种“岩画天文台”,从天文学的角度推开一扇探索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新窗口。

目前,发现圆盘状远古日晷30多处,主要分布如下:

南阳市卧龙区谢庄镇田营村、安皋镇太清观村、潦河坡镇后庄村和尚坡;鸭河工区皇路店镇、孟山村下潘沟组、大新庄村小新庄、高嘴坡;南召县石门乡黑石寨村黑石寨、小店乡关庄村;方城县清河镇杨庄村、霍口村、小谷庄村、杨庄村,古庄店镇库庄村老鸹石沟、韩岗村,独树镇代岗村;唐河县祁仪镇板仓村、马振抚镇关地村。与南阳山水相邻的驻马店市泌阳县春水乡蛤蟆村、羊册镇棠梨沟村均有发现。

发现这么多的远古天文台(日晷),充分说明一年四季的划分,24节气形成,每年12月份的界定,每天12个时辰的确立,均诞生在南阳远古农耕时期。上古时期观天授时,非一般人能为,掌握在天下最高权力王的手中。《论语·尧曰》记载“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意思是:“舜,天文历法你一定要亲自操作实践,把测日影的表控制在手中,掌握中正治理天下。”典籍告诉我们,当时观天授时由王掌握,并把观天授时当成统治天下的一种有效办法。以上发现和史书记述,说明中国天文历法发端于南阳。

(三)远古祭坛

考古发现,祭祀活动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经存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祭祀活动愈加频繁。《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原始社会部落的祭祀活动是头等大事。祭祀的对象是神灵,神灵又分自然界的神灵和祖先人格化的神灵。祭祀要建祭祀场地,祭祀自然界的神,如天、地、太阳、月亮、高山、河流等,是在野外建祭祀场地,称为“坛”。祭祀人格化的神灵,如伏羲、神农、轩辕等,在屋内设祭祀场所,称为“庙”。

远古祭祀活动多,祭坛肯定很多,祭坛用石头堆垒,就保存下来了。目前在南阳发现远古祭坛有20多处,主要分布在:

南阳市卧龙区安皋镇的狼背猪娃山、谢庄镇的磨山、潦河坡镇赵老坟村的九岩山,南召县南河店镇竹园村的石人沟山、四棵树乡白草跺村海拔1045米的定南针山,鸭河工区的孟山,方城县独树镇的灵山、杨楼镇的子房山、张沟村的燕子顶山,唐河县马振抚镇关地村、湖阳镇的杨寨村、紫玉山,祁仪镇板仓村海拔170米处的山包上分别建有祭天祭地的两个祭坛。原归南阳管辖的泌阳县春水乡蛤蟆村、羊册镇擂鼓台山等地均发现远古祭坛遗址。

祭祀可以巩固王道统治,调整内部的关系,缓和出现的社会矛盾,限制一些人的行为,达到秩序管理的效能。祭祀还让人缅怀祖先,激发人们的孝思,表达对祖先的崇拜和感恩。

远古祭祀是有等级的,《左传》记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天神、地神是由天子主持祭祀的,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之人只能祭祖先和灶神。据考证,南阳区域发现的祭坛有的祭天,有的祭地,是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专一祭坛。尤其是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发现炎帝黄帝会盟碑、盟誓台,其中一方形石钺内壁刻有“三皇”雕塑,应该是华夏民族祭祀祖先的最早的石刻雕塑,也是祭祀人格化神的最早的实物证据,是“庙”型建筑的始端。

南阳发现多处远古祭坛,说明南阳在远古时代是天子或等级很高的“王”的活动地带,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中国的祭祀文化发端于南阳。

(四)远古石雕——动物图腾

蒙昧时期,人类为了抵抗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袭,抵御外部入侵,需要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赋予族群信心,也需要对不清楚的问题给出一个解释,于是就创造了神。一个氏族需要统一的神,便形成了自己统一的图腾。神是无形的,图腾是有形的,是把精神幻想的东西,变为现实的存在,能直观看得见的敬仰与崇拜,这个现实的存在,就是各部落的神——图腾。

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作为种族或氏族血统的标志或徽号,并当作祖先来崇拜的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图腾在原始社会中起着团结族群,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区别于其他族群的作用,是族群的精神认同,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力量来源。

原始时代小部落多,因而图腾种类也多。伏牛山桐柏山的浅山丘陵中,发现了十多种巨石磨刻而成的动物形象的图腾(见《河南日报》2021年8月12日第11版、12版)。虽然数千载风吹日晒,但因深藏山林、体形巨大、不能移动,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这些巨石图腾分布如下:

其一,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海拔230米处磨刻的一条石龙。石龙依附于磨刻的“钺”形巨石旁,昂首向上。

其二,方城县独树镇灵山,发现独头和多头眼镜王蛇巨石图腾。

其三,南召县石门乡桑园村海拔230米处,有骏马图腾。马图腾在方城县广阳镇山中、泌阳县羊册镇罗庄村山中也有发现。

其四,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山海拔220米处的龟图腾。龟图腾在方城县杨楼镇张沟村、独树镇灵山及泌阳县羊册镇棠梨沟村、唐河县祁仪镇等地均有发现。

其五,泌阳县羊册镇上安村、棠梨沟村方圆10千米的地方,发现六个羊图腾,形象逼真,沧桑古老。在南阳市区还发现了汉白玉石雕羊,背部和腹部都磨刻有成片状的圆形爻窝排列图案,与南阳浅山丘陵发现的圆形爻窝相同,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汉白玉羊图腾崇拜石雕像。

其六,南召县石门乡党庄村三孟山,海拔200米处,发现一鸟状巨石图腾。

其七,南召县南河店镇竹园村石人沟,海拔256米处的猪图腾。方城县杨集镇母猪沟也发现有猪巨石图腾。

其八,南召县石门乡党庄村二孟山半腰海拔210米处的青蛙图腾,昂首向上鸣叫,气势不俗。

其九,方城县独树镇代岗村灵山半山腰海拔440米处发现猴巨石图腾。

其十,方城县杨楼镇赵店村子房山东坡海拔150米处的刺猬图腾。

山中还发现有虎、骆驼、大象等被损巨石图腾。这些动物图腾上均有人工磨刻的各种排列组合的圆形爻窝,似乎是图腾的说明书。

(五)生殖崇拜遗址遗存

生殖崇拜是远古时期祭祀文化的一种表现,是远古人类群居时代,对繁殖能力、生存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原始时代人类的出生率、生存率很低,族群盼望扩大人口以增强战斗力,共同抵御野兽及外族入侵等,因此,人的繁衍就成为第一愿望,生殖崇拜应运而生。生殖崇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始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繁衍族群的迫切心理需求,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生殖崇拜就已产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达到高峰。

南阳是远古时期人类主要生活地带,因而生殖崇拜雕像比较多,目前发现二十多处(见《河南日报》2020年6月3日第10版),主要分布在:

南召县四棵树乡神仙崖村海拔320米处的小山包上,板山坪镇南河村海拔280米处(当地人称母山公山),石门乡石柱寺山海拔230米处、小扒村海拔210米处、黑石寨村大石庙山海拔230米处;方城县独树镇代岗村灵山,古庄店镇老鸹石沟、黄土沟村、山库村,杨楼镇子房山村、张庄村,柳河镇马沟村、关沟村、文庄村;唐河县马振抚镇关地村,祁仪镇板仓村,原南阳地区泌阳县羊册镇上安村等。

炎黄时期养蚕制衣,“穿上衣裳”被当成礼仪、制度,以此“教化天下”。这个时期称为黄帝的“章服之美”“垂衣裳而天下治”时期。人们把隐秘部位的遮挡当成一种尊严,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生殖崇拜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可以说南阳区域发现的男根女阴巨石雕像,应该在黄帝之前或者同期。

(六)巨石蚕神

蚕茧抽丝缝制衣服是文明的开端,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养蚕制丝早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就开始了,《皇图要览》载:“伏羲化蚕。”《孝经》注引《援神契》云:“神农耕桑得利,究年受福。”这里将蚕的最早发现归为伏羲氏。但养蚕制丝则是黄帝元妃之功,《通鉴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cun-zu)之患,后世祀为先蚕。”1974年,南阳市淅川县下王岗遗址出土一陶蚕,专家鉴定有6500年的历史。2020年7月,南阳黄山遗址出土一只独山玉蚕,同时出土上百件纺轮(制丝用)。南召县竹园、楼上、莲花池、老坟坡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制纺轮、石制纺轮。2020年,在南召县南部长满柞树的浅山丘陵上,发现多处巨石磨刻的蚕图腾,蚕图腾是远古养蚕人敬祀的蚕神。《后汉书·礼仪志》载:“祠先蚕,礼以少牢。”少牢就是羊、猪这类的祭品。祭拜蚕神的礼俗沿袭至今,南召、方城一带养蚕的村镇,近代还建有“先蚕宫”或“蚕姑祠”。农历三月蚕始,养蚕人多以酒肉香麦作供,并以活公鸡血洒地除邪,全家列队叩拜,祈祷养蚕丰收。

发现远古巨石磨制的蚕神达二十多处,主要分布在南召县、鸭河工区、卧龙区、方城县、唐河县、镇平县的浅山丘陵地带。介绍两处:

最为逼真的是南召县南河店镇竹园村石人沟山海拔250米处,发现古人敬祀的蚕神。6节石块,人工磨刻成半圆形状,拼接成8米长的石蚕,有头有尾,每节比例适中,石蚕似蠕蠕而动,贪吃柞叶……现被移至南召县云阳镇蚕博物馆存放。石蚕旁还刻有北斗九星图案。

发现的最大一个蚕神,位于鸭河工区二孟山海拔210米的山腰之处,这座巨蚕图腾总长27.2米,有多节独石组成,最高处离坡面5.6米,最宽处7.3米。头部由三节巨石组成,其长4.6米,宽3米,最高处距离坡面2.1米。蚕图腾头部下边被人工掏空,使身体呈拱起状,动感强烈。敬祀蚕神,展现的是当时执政者对蚕丝制衣的重视。

巨石蚕神,是蚕农期望丰收的心灵寄托,也是感恩的祭拜场。蚕神的发现,说明养蚕制丝最早发端于南阳。

(七)远古太极图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是阴阳理论范式的符号标识,涵盖了阴阳并张扬着宇宙万物的结构体例。太极图形是用于表达太极思想及内涵的,太极理论又是中国最原始的哲学思想。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易条辟传》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里是说,“阴阳”始于远古,“八卦”为伏羲氏所创。远古时期,对阴阳学说的研究由浅入深,逐渐地发展演变。太极图形是把阴阳、男女、日月、天体等人体现象,生物现象,自然现象纳入“阴阳”概念的图形表现形式。

古代文献中,太极图有多种表示法,常见的有阴阳鱼图形、五层图形、空心图形、黑白半圆图形等。名称也有不同说法,如阴阳鱼太极图,先期称为“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等;五层太极图又称“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地生图”等。

我们现在看得最多的是双鱼式太极图,就是黑白(阴阳)互纠结合在一起的图形。黑白互纠不分,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巧妙地配以“先天八卦”,清楚地看出阴阳变化漫长的过程,反映着阴阳造化自然之妙,揭示了天地变化的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一幅图形,把深奥的道理抽象地概括起来,可谓“大道至简”。

南阳盆地由浅山向丘陵过渡地带、文化遗址遗存密集出现的地方,发现了多处岩石上磨刻的远古太极图(见《河南日报》2020年5月6日第06版、07版)。主要分布在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黑石寨村、小石庙山、下潘沟村,鸭河工区的孟山村、柳树沟村,卧龙区安皋镇的太清观村,唐河县祁仪镇的板仓村、湖阳镇的紫玉山等处。现对两处做主要介绍:

其一,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的石刻太极图。

南召县石门乡的石柱山,海拔230米,山体呈圆柱形,奇岩怪石似人似兽,惟妙惟肖。山顶偏东南一块高3.5米、底宽5.8米凸立的三角形岩石上磨刻一太极图。太极图呈圆形,半径45厘米,中间一道“S”线,图分阴阳。上部分一个鱼眼爻窝,代表阳极,下部分一个鱼眼爻窝,代表阴极。阳极外部有数条放射线,代表放射着光芒,阴极部分没有放射线。

其二,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的石刻龙形太极图。

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村海拔220米处,一块较大的平面岩石上阴刻一幅太极图。太极图呈立体状,椭圆形,东西直径长5.7米,南北直径长4.1米。太极图的“S”线是条龙形线,龙身呈S弯,龙尾为鱼尾状,呈扇形分岔。龙形“S”线东西方向,龙头朝东,龙尾朝西。龙头左右相距1.3米处有两个鱼眼爻窝,龙尾左右相距1.2米处有两个鱼眼爻窝,这幅太极图有四个鱼眼。

这幅太极图内涵极其丰富,其最大特色是以“龙”为“S”线,分隔阴阳。这里的“S”线,不仅是阴阳分界线,更是阴阳转化的能量、纽带、法则和动力,以龙的上天入地之能量,隐喻阴阳之转化。宇宙是个能量的世界,阴阳转化需要强大动力,龙代表了能量和规则,如同电闪雷鸣一样。“S”线不是静态的一种等分线,而是一种巨大能量的代表符号。

多处远古太极图被发现,充分说明南阳是阴阳理论思想的发祥地,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域,是高智者的活动地。

(八)远古时期的“王宫”

石屋又称石室,是把巨石内部掏空,供人活动和居住。远古时代的石屋,据考证是供给当时的“天子”或诸侯部落王使用的,就如封建社会皇帝所用的宫殿。我们把这种石屋、石室称为远古时期的“王宫”。这种巨石建筑不多,目前南阳仅发现四处(见《河南日报》2020年5月7日第11版、12版)。

第一处石屋位于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山头海拔220米处。一块巨石底宽7.6米,厚度约有4.5米,被人工磨刻成一个上尖下宽的石屋,上边呈三角形,尖顶,下面呈方形,屋门面南。石屋内高1.9米,内宽1.96米,内深2.3米,屋内面积4.5平方米。屋内靠后墙有两层台阶,台阶似床、似凳、似座。石屋内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爻窝图案。石屋尖顶和屋面相接处有一排九个长方形爻窝。石屋左前方10米处,一块立石被雕刻成“钺”形图案。“钺”是王的标志,就如今天单位门口挂的牌子一样,是告诉人们这是“王”所居之屋。

这座石屋当地人说是药王庙,是神农氏住的地方,实际是三皇五帝时代一个天下王办公或居住之地,是远古时期的“王宫”。

第二处石屋位于与小石庙山头相邻的大石庙山头海拔230米处。山顶立一巨石,呈男根状,于最厚处磨刻一石屋。石屋内深3.2米,宽2.65米,面积8.48平方米;石屋右后2米处一巨石上,磨刻两幅高2米左右钺形图案。20世纪80年代,当地人在石屋门前盖一座送子娘娘庙,遮挡了石屋的外部轮廓。

第三处石屋位于方城县独树镇灵山山腰海拔248米处。一巨石高5米,宽8米,巨石内磨刻一石室。石室面南,门宽1.2米;内深4.8米,宽2.4米,高2米,室内净面积11.52平方米。屋内墙壁上刻有日、月图形。石屋顶部比较平展,磨刻有双排8连圆形爻窝,单双排6连圆形爻窝等,还有圆盘图形等。

第四处石屋位于唐河县祁仪镇寨桥村明嘎山海拔220米处。一巨石高6.9米,宽10.3米,磨刻出一石屋,内高2.6米,深5.4米,宽4.7米,面积25.38平方米。这座石屋,是我们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一座,石屋顶部是平展的石面,磨刻有成排的圆形爻窝。

这些远古石屋,位置朝向、周边环境、方位高低,磨制过程都十分讲究。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大石庙石屋应为天下王使用,其他石屋应为部落王所用。

这些石屋历经数千年没有遭受大的损坏,为研究那个时代王统治天下及部落王的生存环境、居住环境、礼仪文化等提供了活教材。

专家的认定

南阳冈峦奇诡,人文遗址星罗棋布,这个最适应人类繁衍生存的地方,地下的发掘、地上的发现,足以说明这里是最早形成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考察黄山遗址后题写“文明在宛”;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考察了南阳部分远古遗迹后题写“中华瑰宝,千年一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原会长宋振豪,考察南阳远古遗址后题写“南阳·中国文明核心区”“中国南阳人文先声”“六通四辟毓文致远”“南阳原史文明之光”……他们之所以挥笔为南阳历史定位,正是因为南阳这些丰厚的远古文化遗址、遗存……

地上遗址、地下王墓充分证明,南阳区域是新石器时期炎帝、黄帝主要活动地,那个时代的都城就建在南阳。因此,远古文明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在南阳均留下遗迹。山水黯彰,与时亨通,远古先民为我们留下了这笔遗存完整、数量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南阳的宠荣,也是南阳人的福气。在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旅大融合大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既要丰赡更要善行,既要厚蕴更要持重,珍惜珍重,传承赓续,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到南阳,看远古文明”,让它成为南阳文旅最具魅力的一极、南阳影响力和城市张力的名片,成为南阳文化、中国文化的硬实力,成为南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项目,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发挥最具特色的文化支撑。


另外一篇文章:南阳,远古文明与日月同辉 “岩石文化体系”:激活南阳文化自信 - 南阳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南阳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南阳日报. Epaper. http://epaper.01ny.cn/http_rb/html/2021-01/26/content_766722.htm

期刊论文

  1. 徐品. 方城西北部及东南部岩画调查报告[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 张珍. 方城西部及南部岩画调查报告[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 赵丹.中原地区凹穴岩画的初步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17(06):101-105.
    看了这些文章,感觉凹穴岩画的研究大概在2012年左右是最有活力的,然后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

其他资料

阅读笔记

第一、六、九篇与我想要的答案有关

与其他文字的渊源

南阳民间有句方言叫“爻窝”,其大致意思为圆形凹穴。广泛分布在南阳大地上的岩画,绝大部分都是石刻爻窝,他们的分布和呈现都有规律可循,有单穴、双穴、六联穴、24联穴,也有满天星似的多穴。我们只选取一组爻窝写入本文,故称之为石版爻窝(见图一)。有意思的是,在省市联合考古的黄山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三组烧制成型的陶版,上面有一系列爻窝,我们选取一组写入本文,故称之为泥版爻窝(见图二)。更有意思的是,王掌印先生转我一篇微信文章,是记者李满写的《陕西发现17000片西周甲骨,内容令考古专家困扰多年,这是为何?》文章说,发现甲骨的地方在古代被称为周原,因此这些甲骨被称为周原甲骨。文章内容不多介绍,但我们关注到文章中附有的一图,将它写入本文,故称之为骨版爻窝(见图三)。现在请大家看,仔细地看,想,仔细地想。这石版爻窝因无法断代而无法确定其时间,这泥版爻窝,出土于炎黄时期约5000年~6000年前的遗址,这骨版爻窝出土于西周时期遗址。这些孪生兄弟般的爻窝,跨越几千年是无法争辩的事实,其中有必然的文化传承毋庸置疑,但是这些爻窝不管它的底版如何,他们的基因一致、血脉相同、内涵契合。
石刻
泥陶文上的爻窝甲骨文上的爻窝

爻窝这个名字确实是一个惊人的巧合,不过我们这里经常把把小坑说成【坑yao】,这些五联六联的凹穴与甲骨文、泥陶文有些渊源

与天文现象的关系

一组五联凹穴及二组六联凹穴,是中原岩石文最常见的图案。星象盘应系记录特殊重要事件,如大盘是记录某一年夏至的天象图,或多部落共推的新王上位时,部落认为吉祥的天象图。据此推测双排六联穴是古代农耕社会的“图式历法”,每个凹穴代表一个节气点。

地域分布

桐柏山岩画、方城岩画、都在中原,都十分相似,初步推断凹穴岩画应该广泛分布在南阳盆地及周围。

与时间-事件的关系

这是我觉得最合理的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