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痕迹

文章痕迹

2023-06-30

读朱光潜《谈美书简》中关于朗读与写作的观点,有所启发

2023-07-02

完善了文章大体结构

2023-07-08

增加了现代媒体与口语的联系,并批判之

2023-07-12

  • 结构调整
  • 参考了两篇文献
  • 文章整体完成

在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中,特德·姜想象了一种具有呈辐射状对称的七条肢体的高智慧外星生物——七肢筒,它们语言的表达方式是环形的,首尾彼此相连,与线性思维下的人类语言简直有天壤之别,小说便是围绕着一群科学家对外星语言的破译过程来展开叙述的。

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玄之又玄的外星文字、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的互相影响。其中作者对于外星口语与书面语关系的一个观点很是能引人思考:

在七语(七肢筒语言)中,书面语与口语是彼此独立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在文化和认知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此观点把两者的关系剥离的太彻底,而在人类语言中,两者的关系其实是互相反映、互相作用的。

口语能与书面语分离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

因为不论是说话还是写字,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好比聋哑人用手语交流,数学家用公式表达宇宙的奥秘,设计师用图纸来绘制构想,表达的方式可以有千千万万种,而且不同方式之间的依赖也没有那么强烈,一种口语与书面语相互分离的语言在理论上是绝对可行的。咱家并非语言学家,至于这种相互分离的语言是否在人类社会也存在着或者曾经存在过,也不可得而知。但可以负责地说:

至少在当下主流的语言中,这两者实际上都是不分离的

不论是中文、英文、还是法文、阿拉伯文,都无一例外可以根据字母读出来声音的(除了如甲骨文、古埃及象形文字等已经失传、无从考证的语言外)。可以根据文字读出来,那就意味着在这种语言中,口语与书面语是存在着联系的。

存在联系也就意味着两者必然存在着相互作用:或是矛盾分裂,或是协调统一,或是弱强争斗、或是协同进步。

在这两者之间,最激烈的争斗莫过于近代新文化运动中的文白角逐。在那场夹杂着民族屈辱、国家命运的斗争中,偏向书面语的文言被偏向口语的白话彻底击溃,人们对于书面与口语统一化的热切渴望让白话登上了新的圣坛。

当下口语

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永远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的劣处又进一步浮现。虽然口语化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方便更多人表达思想,然而也让汉字变得浅薄,各种乱七八糟的词语都混到了文字中。

“完犊子”、“瞅你咋地?”、“信球”、“Fuck”、“Shit”等粗鄙词语甚至跨文化圈通行于全国各地。短文、说说、memo等简短文字的流行又进一步扭曲了文字的美的表达,让思想变得口语化浅薄、简单。

而这一风气之甚者,莫过于短视频的兴起。完全线性的时间化的表达让人根本难以直接获取到可以存留的有用信息。这是口语的胜利,这是文字的悲哀。

口语与书面语的对比[1]

口语 书面语
非倘明性 倘明性
句子界限不明确 句子界限明确
简单结构 复杂结构
重复性 非重复性
不流利性 流利性
监控性 非监控性
交互性 非交互性
非正式性特征 正式性特征

诵读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清)刘大櫆《论文偶记》

任何事物之间作用总是相互的,我们从口语中也可以汲取写作的力量。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诵读”,也就是读出来。

朗读是学习语言、辅助写作的重要方法。朗读是中国人学习语言的传统方法。清代的姚鼐曰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对诵读与写作解释最为清楚的莫过于清代的刘大櫆。他从“养气”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因声求气”说,主张“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他强调通过诵读来感受文气、积养文气,认为熟到人我相通、化为己有时,就自然能写出好文章

在《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一文中,近代的美学大师朱光潜也如是说:

过去我国学习诗文的人大半都从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入手,用的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懂透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侵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新文化运动过后一百多年了,多少大家如叶圣陶、朱光潜等呼吁国人重视写作、重视朗读,可惜那呐喊声早已经湮灭在过分冗余的信息噪音中。后来的学生们依旧按着“满分作文”上的句子来写,依旧不会表达,依旧不能掌握汉语。如果人们早早就能重视起来通过朗读来促进写作,我相信那现状绝非如此。

诵读对于写作究竟有什么益处?

概括起来说,诵读的文章学意义主要在于语感的培养和体式技法的化用上[2]

语感的培养

我们知道,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养成的一种直接、敏锐的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且语感只能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习得,主要包括吟诵、推敲、揣摩、分析和鉴赏等方式,其中诵读最符合语感生成的心理规律。

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一种多功能的言语活动,既有视觉、听觉活动,还有发音器官参与其中,它通过眼、口、耳三条神经通道同大脑建立一种网状信号传递,其所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以及使书面语系统内化的速度和牢固程度,要远远超过默读、谈论等其他言语方式。

我们在诵读中不仅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能形成良好的书面语感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式技法的化用

诵读对于文章体式、结构模式的习得也有独到的作用。

这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言语活动,能够把经典范文的写作图式、体式技法潜移默化地迁移到头脑的认知结构中,避免了理性分析和机械灌输的枯燥乏味。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体图式、写作模式的积淀要比语言储备、材料积累更为重要,“不会写”的问题要比“没东西写”的问题更难解决。通过诵读,不仅能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还熟悉了各种文体的结构图式、写作模式,这使得写作者在谋篇布局、疏通思路上有了凭借与依附,这样写作的起点就高,进步就快,也为“出 口 成 章”“落笔成文”奠定了基础。正如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诵读辅助

说了这么多诵读的好处,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呢?

很简单,一来是多“读”书,把一些好的文章朗读出来(建议选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前的文章),细细品味,锻炼语感,揣度体式;二来是写完文字后,自己要通读一遍,也可利用TTS辅助,自己听一遍。三是要写作诵读后,再次从书面语的角度考察文本,来排除口语带来的不良影响,让文章不至于太口语化,变得琐碎。


  1. [1]成方志,张锦辉.用语篇分析理论谈口语与书面语[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4,24(1):47-51 ↩︎

  2. [1]崔正升,郝建莹.我国传统诵读法的文章学价值——兼谈黎锦熙写作教育“诵读观”的独特性[J].语文建设,2018,0(12):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