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特殊标记,本文大部分内容皆引用自书中,部分内容经过笔者加工延申。

2023-04-11

读《基因与命运》,有所感触,又深刻地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上次是读社会心理学,上上次是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3-04-15

[V0.1] 整理思路,归纳形成文章初稿

2023-04-28

[V0.2] 磨蹭了大半个月,战争与和平都读了一小半了,今天又完善部分内容。

2023-05-02

[V9.9] 垃圾读书笔记,快折磨我一个月了都,就这样吧!
下次读书一定不写笔记了!把一些独立的观点串联成一篇文字也比这又多又杂的混乱文章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基因检测成为了一个日趋普及的体检方式,许多人(bushi)倾向于通过基因检测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和疾病风险。然而,正确地对待基因检测,了解基因背后的心理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基因与命运》一书中内容与个人理解,从三个方面对基因的本质基因对于人的影响进行探讨,希望读者读完此文后,能有所取舍的看待基因与基因检测,认识克服当代人越发猖獗的本质主义局限性,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的刻板印象。

基因检测是赛博算命术吗?

在展开这个略显浮夸的问题之前,笔者想先在这里先纠正一下各位对于所谓的迷信的“想当然”看法,看清楚它那张牙舞爪面孔背后的心理学本质。

本文所讲的迷信是包括宗教乃至科学领域在内的所有狂热、不理性的信仰与追求

迷信本质上只是对世界的一种解读。总览古今之真实世界,中外之科幻畅想,乃至于当下之科学理性时代,对于迷信,人类的热情似乎从未减弱分毫:古有星座占卜、萨满基督、空梵仁道,今有魔法异能之火热,未知之阴谋,算法之神谕图灵机…可见诸如此类的神秘,在古今中外都莫不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果非说迷信是愚蠢,难道人类都蠢了几千几万年了吗?

当然不是,其实这些热情当中都包含了人类对于世界本质的追求。

由于自身局限性的关系,咱是不够格来评论当代现象的,那就分析下从古代延续至今的宗教吧。众所周知,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他们无一例外是都人类,并不是劈空掉下来的神仙。这些宗教团体一开始可能都只是一个小小的讨论组,但随着后来的不断发展壮大,后人层出不穷的演绎,一些理念或者人物就逐渐被神化了。以中国的刻板迷信、万“恶”之源——《周易》为例,其实多少认真翻过两页的人都知道:《易》只是尝试在对各种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一种合理的解释,用以来解除人们心中的疑惑,而且其卦辞也极为抽象,比如“䷗复”卦,书上说是这这样解释的:

  • “䷗复”卦。从卦象上看,除第一爻为阳外,余爻皆为阴,似有太阳从地平线的一端升起的景象。复卦代表的节气是冬至,正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复卦代表阳性力量复兴而阴性元素衰退,长夜过后太阳升起,复卦启示去而复回和失而复行的方法与哲理,并告诫人们:发现错误就是敢紧复归正道,这样才能吉祥。若是执迷不悟,就会产生灾祸。

这解释简直抽象地无敌,感觉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解读。如此看来,迷信可能不过是一种对解读的过分执着。但可悲的是,一些后人很懒惰,过度依赖所谓的解读,所以世上才出现了算命先生这一邪乎其邪的职业。

人类罪恶的根源只有两种:懒惰与迷信;美德也只有两种:勤劳与智慧

——『战争与和平』

客观的说,在一些强因素影响的表现型上,比如线粒体病、亨廷根舞蹈症等上面,基因检测的准确度是比较高的,而在弱影响因素的预测能力却不敢恭维,甚至可以说,它与周易相差无几。所以作者这样提到:

重要的完全是在心理层面上,如果你只是想得某种关于你可能的地理来源的具体答案,那么你的基因血统检测结果就不需要是准确的。

认知心理

人类的思维在本质上是答案探索者。——约翰·麦克纳马拉

很多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们有较强的动机而且觉得有能力理解问题的时候,就可能进行很好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专心致志,认真思考他们接触到的所有信息,直到充分理解并对其做出合理的判断。但是一旦人们没有了动力,比如当他们考虑对他们没有直接影响的某个新的规律时,或者当他们觉得没有能力去理解某个复杂的问题时,他们就会做出很奇怪的反应:他们开始关注那些与所需信息并不相关的东西。人们被说服,很可能仅仅是因为某个言论来自某个有吸引力的人,或者某个有响亮头衔的人,或者是最先呈现的信息,或者是铭记在脑海中的某段时髦的话。也就是说,当问题极具挑战性的时候,我们常常把我们的认知资源隐藏起来,做出“感觉良好”的判断。我们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吝啬鬼”。思考是要花费精力的,尤其是在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所以我们愿意通过一些思维捷径——心理学家所说的“启发法”——来获得貌似令人满意的答案。

我们的头脑会通过很多方式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总是去寻找过去事件的根本原因,以便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未来事件。我们认为最有吸引力的内在原因——无论事件涉及的因素有多么复杂——就是那些假定具有根本的、内在的、隐藏的本质的原因。

这样的后果是:当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比如身高、智力的影响因素),我们会把众多影响因素视而不见,却把问题转换成一个直觉上能够理解的问题。这就是网状思维的对立——开关思维。用这种思维思考问题,很容易就会犯错:把不相关的因果进行归纳。

基因检测的影响

首先,基因检测毫无疑问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可以知道自身患某种疾病的情况,以采取措施提前去避免。

但对于某些根本无法治愈的疾病,基因检测出来的结果就相当于给检测者判了死刑。比如书中这样分析『亨廷顿舞蹈症』『精神疾病』患者对基因检测结果的心理:

因为目前尚未找到治愈亨廷顿舞蹈症的方法,所以测试只能提供信息——一种极其残酷、不近人情的信息。毫无疑问,亭廷顿舞蹈症测试能够消除不确定性,但这是否意味着有患亨廷顿舞人的蹈症风险的人在接受测试后就会感觉轻松些了呢?不愿意进行测试的人比愿意进行测试的人对未来更加悲观,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察觉出了疾病的早期迹象,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亲属的疾病症状非常严重。不去进行测试还让他们抱有一线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幸免于难。

当人们考虑精神疾病的基因本质时,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前景更加悲观,而且对病友的前景同样感到悲观。 对精神疾病的这种悲观态度是基因本质主义的一大代价,因为这类疾病得以康复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重燃希望之光。如果患者没有康复的信心,那么就不能积极采取措施。 因此,对于精神疾病的基因基础的认识可能会严重破坏人们为康复所做的努力。

好消息坏消息的心理偏差

假设你去参观法国教皇新堡的葡萄园,品尝到了直接从酒桶里倒出的“圣简酒庄”的美酒。这可能是最美好不过的事情了。现在假设你看到一小勺脏水被倒入酒桶里,还被认真搅拌了几下,那么你还愿意再喝一杯吗?我敢打赌这么一点脏水足以让你一想到再喝第二杯就作呕——整桶的酒都被毁了。下面想象一种相反的情形:你看到了一只装满脏水的桶,脏水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这时有人向脏水桶中加入了一小勺“圣简酒庄”的美酒,还搅拌了几下。事实上,哪怕是倒入一整瓶的酒也不行,根本不在于倒入多少酒——脏水还是像原来那样恶心。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倒入多少美酒都于事无补。

与此相似,坏消息对人们的心理影响要远远超过同等的好消息,这种心理偏差在很多场合都得到了证实。研究发现,我们对坏消息的记忆时间比好消息长,我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加在意,坏事情比好事情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坏行为比好行为更能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婚姻的成败更多取决于双方不好的互动而不是良好的互动。总体来讲,大脑很奇怪,它对负面信息的反应比对正面信息的反应激烈。比如,你听说某人曾谋杀过他人,那么显然你会对这个人形成非常不好的印象。但是,假设这个谋杀者后来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他人的生命,这能抵消他曾经的罪行吗?这能算是一命抵一命,能使你像看待其他没杀过人的人一样积极看待他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他谋杀的那个生命在你心里可能比他救起的那个生命分量更重。那么谋杀过一个生命的人需要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多少个生命才能被人们原谅呢?对美国一个大型班级的本科生调查此问题的结果显示,中位数估计是需要拯救25个生命。25个啊!拯救一个生命所赢得的道德信誉仅仅是杀害一个生命所承受的道德谴责的1/25。坏事的分量确实超过好事。

在进行基因测试时,消极优势对心理的影响变得更加明显。每种遗传学上风险较高的疾病都会让你多一份担心和忧虑。但是在得知有一些低风险的情况时,你并不会相应地觉得轻松。并不是我一直担心会得某种疾病,诸如葛雷克氏症。我从没有听说过在我的大家族中有谁得过这种病,我完全没有关注过这种疾病。得知我患葛雷克氏症的概率很小并不能减轻我现在的担忧,因为我起初并没有担心过自己会患有这种疾病。所以,即使你听说自己有30种疾病的基因风险很低,有30种很高,你仍然不会觉得二者可以抵消。在你心里,高风险因素可能会盖过低风险因素,而且一旦你遇到与高风险疾病相一致的信息,比如得知某位亲属患病了,或者身体上出现了可能与这种疾病相一致的症状,那么你的担忧就可能加剧。

用网状思维来理性看待基因检测

绳大多数的基因关联本身极其微弱,因而很难确实被观察到。它们宛若喧嚣嘈杂声中的绵绵细语,相比于其他所有对生命结果的影响,其影响极其微弱。当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发现了这微弱的影响时,他们通常只发现了实际上是虚幻的东西。

“网状思维”就是要认识到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关注所有因素的影响。具体到基因检测结果的预测能力是上,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最终形成表现型的基因影响、还要考虑到表观遗传影响和环境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所构建的复杂网络。

典型的有网状因素影响的表现型有:身高、智商、视力、体重等。

这个网络上的每种不同影响都会把我们拉向特定的方向,但都不像开关思维(有基因就一定有表现的个别情形) 认为的那么直接。基因组中的有些因素可能把你拉向一个方向,但是你在婴儿时期接受了母乳喂养这一事实却把你拉向了另一个方向,你和密友的关系又把你拉向了另一个不同方向,让你开始对中国馒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生活中的各种影响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有了网状思维,你就不会认为表现型是先天注定的了。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以改变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可以朝着与基因型不同的方向迈进。这张网是倾斜的,因此,你向某个方向行进的时候更容易,但是没有哪种单一的力量可以最终决定你的位置。这张网限制了你,但是也给了你一定的自由。

喝牛奶对身高的影响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人类像植物一样,在春夏季比秋冬季生长得快。这种季节性的变化似乎和太阳紫外线的照射有关,紫外线的照射能够通过牛奶合成维生素D3(在夏季牛奶中的含量更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速度。[1]

对待基因的正确态度

矛盾群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我们可以把基因简单非为两类——强基因影响弱基因影响

本质主义偏见

本质之源:对世界的解释

人类特别热衷于解释发生在自身周围的事件,倾向于认为世界起源于一种“本质”。印度的瑜伽修行者能够从隐秘的“宇宙能量”中获取力量;传统的中医可以根据人的阴阳失调诊断某人患有诸如“肝火旺”、“正气不足”、“六邪” 等病症;道教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事万物是由阴阳组成;中世纪的炼金术士寻求魔法石的神秘力量以期变铅为金;美国电影《星球大战》中的绝地武士因为掌握了“原力”而练就了种种神功;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甚嚣尘上的气功师所谓的『气』、金庸小说中构想的『内功』等,都试图解释世界的本原。

题外话: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时代的不同信仰的人。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原子(现在已知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而后三者又是由更小的夸克组成) 组成的,这过于抽象、普遍的东西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本质的追求,人们需要一种更个性化的东西来解释。与此同时,随着基因科学的兴起,我们现在终于找到了新的本质:基因。

一想到基因,我们构想本质的亘古不变的倾向就被激发了,于是乎,就有一大批基因教信徒涌现出来了,他们坚定地相信基因决定着命运。即便他们并没有太多关于基因如何运作的知识,也可以利用基因解释周围的世界。

奇妙的是,人类的基因有很多相似性,比如面相、手相等。我曾经遇到过三个人,一个是大学的学弟、一个是米线店的老板,一个是表叔,三个人长得

本质对于信念的影响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极其详细地描述了将能力视为本质所造成的大量不良后果。当认为能力基于本质时,人们更可能因失败而沮丧,对努力持有更消极的态度,害怕失败,不能坦诚对待自己的表现,有抑郁的风险,避免冒险的选择,并且会与自己的团队成员竟争而非合作。认为能力基于本质的人要付出较大的个人和社会代价。

人类对于本质的四个偏见

  1. 本质是深层次的、内在的。本质通常不会显现在事物的表面,而是隐藏在事物的最深处。
  2. 本质是天然的,不该被改变的。人们更愿意借助本质来理解一些天然事物,即可以在自然界观察到的事物,反而不太愿意相信一些人造物品的本质。
  3. 本质是划分事物类别的界限。人们认为同一种类的事物有共同的本质,而不同种类的事物则没有。
  4. 本质是不可变的。人们认为本质是不可变的,哪怕是某物转移给了他人,其本质也会永久地依附于它。比如,假设你参加了下面的一项研究:你被问到是否愿意穿希特勒曾经穿过的一件毛衣。你愿意穿吗?如果这件毛衣被彻底干洗过了会有区别吗?真正参加研究的很多人明确表示不愿意穿,而且不管怎么清洗,都洗不掉希特勒的邪恶本质——他们不愿意把那件被污染的毛衣从头上套进去。希特勒的本质似乎以某种方式永远融入了毛衣的纤维里。同样,本质不可改变的想法使人们非常喜欢名人的东西。尽管有人看起来有点疯狂,就像曼哈顿的一位室内设计师那样,以48 875美元的高价购买了一把曾经属于约翰·F.肯尼迪的卷尺,但是如果我们从本质的角度来考虑,就能理解他这么做的理由了。这不再是一把普通的卷尺,而是永远附着了肯尼迪卡米洛时代的本质的卷尺。而卷尺的新主人,现在就具备了一些这样的本质。

智力并不是一种本质。但是由于我们的本质主义偏见,我们直觉地认为任何领域的群体差异,包括智力,都很可能是群体基因差异造成的,我们忽略了人们的经历对智力的影响。

但是偏见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基因本质的偏见同时也会为诸如:女权运动、同性恋者运动带来积极的影响。

当代纳粹主义·基因优生学

纳粹这个词翻译的极为巧妙,在发音上,与英文的叫法——Nazi相差无几;在意思上,又可以体现出该党只容纳纯粹的种族(雅利安人种、北欧人种)、极端追求社会和文化的“纯净化”的思想,实在是妙极了[2],纳粹代表的是

基因的本质主义观点仍然被广泛地认同,优生学的诱惑力从未真正消失过。然而,正如社会学家特洛伊·迪斯特所言,在当今时代,优生学不会像战前那样明目张胆地被大肆宣扬。相反,现在的优生学意识形态正通过各种治疗、健康检查和疗法等基因工程新科学而涌现出来。

对于转基因食品应该保持的看法

中国人有一种的观念:『吃什么补什么』,

本质的另外一个特征,是我们认为它们是天然的,本来就应该如此。这意味着,我们更愿意借助本质来理解一些天然事物,即可以在自然界观察到的事物,反而不太愿意相信一些人造物品的本质。比如,我们愿意相信天然事物,比如“兔子”“钻石”等具有内在的本质,而不愿意相信比如“衬衫”等非天然事物具有内在的本质。当然,我们可能很难确切地描述兔子或者钻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但是,即使不能看见或者描述它们的本质,我们仍然愿意相信本质的存在。我们觉得理解这些本质是可能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专家是能够识别本质的。所以,如果我们看到动物园里有一只看起来像陌生种类的兔子的动物,但是专家却说那不是兔子,是一种小袋鼠,那么我们多半会相信专家的话。或者专家说某种闪耀的宝石不是钻石而是立方氧化锆的时候,我们也会相信这样的说法。我们相信专家,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具备关于兔子和钻石的本质的知识,而我们不具备。相反,同样的专业知识对人造物品来说却没有同样的效力。如果专家说你穿的不是“衬衫”而是“短上衣”,你可能并不十分相信这种判断。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兔子、钻石之类的天然事物有内在本质,专家能够识别它们的本质。相反,衬衫和短上衣则不同,它们的区别不是内在本质决定的,而是依照习俗而定的,但习俗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有可能引起专家间的争论。

其他想法💡

这部分内容是笔者在阅读过程中,读到的有意思的内容与个人体会,但与本文内容不太贴合,所以放到这里做个记录,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高估的情绪反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人类难以触及的诗和远方。——秉蕳

人们通常会高估坏消息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实际上痛苦远没有我们起初想的那样持久。以《平凡的世界》一书为例,书中人物李向前因为心情郁闷喝酒🍺开车,结果出了车祸,双腿被截肢。手术后他以为一辈子都要浑浑噩噩下去,成为所有人的累赘,但随着与妻子关系好转,生活逐渐踏入正规,他最终又重拾起了生活的信心。心理上觉得的一辈子,现实只有几个月而已。即便是看起来是遥遥无期的痛苦,在生活与时间的冲刷下,也会逐渐平淡。痛苦这样,快乐这样,激情也一样,爱情也一样,这是人适应性本质。

究其原因,无外乎内在与外在的作用。

就外在而言,偶然与必然决定了情绪不可能持久。巨大的变故在正常生活中只是偶然事件,千千万万的平常琐碎会让波涛的终归于平静。即便有些大事引起了人们巨大的情绪变化,但随着生活中其他事件持续地发生,我们的情绪也潜移默化地被改变着。快乐不常是因为Human are suffered,痛苦不会长久是因为生活充满了不一样的精彩🎇。

就内在而言,那就是人类进化出来的适应性能力。因为变故,所以内心有了波澜;因为要生活,所以开始适应;因为适应,所以内心终归平静。反过来想,如果人类一开始就没有对于变化和未知的适应能力,那么这个高贵的物种早就在茹毛饮血时代的混战灭亡了。

题外话,刘慈欣的科幻大多都是在描述这种心理。

当结果一但确定,不论是好是坏,都会让人走出疑虑,让心态回归平常。生活中最可怕的情形就是结果一直没有被揭晓,长期活在顾虑中,动力与信心都被这种不确定性所磨去。


  1. Takahashi, E.(1984). Secular trend in milk consumption and growth in Japan. Human Biology, 56, 427–437. ↩︎

  2. 类似的好翻译还有:万维网(word wide web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