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晨,湖边漫步,归途中与己尬聊[1],甚是酣畅,收获颇多,暂记于此,以此自勉。
以前,学习是一种生活;后来,生活是一种学习。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大人学的讲师说:找到自己的天赋热情。
年近半百的母亲说:天天开心,一家人健康快乐。
公交车上的工人说:人这一辈子都跟个信球一样,忙这忙那,到头来干啥事儿都冇球意义。
初入社会的青年说:进厂打工挣原始资金,投资赚钱,实现财富自由,在北欧的山麓买个房子,看书,听雨,撸猫。
我:活着!踏实地活着!
...
这种人类所谓的期待/梦/理想,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
它可以让人类甘于忍受蚂蚁一般工具化、去个性化的生活。
人生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生观也是如此,满足感亦如此。有欲望,有满足,有痛苦,有幸福,有坚持,有放弃。
那么一个可以保持持续满足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呢?
在我看来有三个基本点:
- 学习
- 生活
- 表达
学习与兴趣
前年我重新把博客所有文章划分为两类,学习与生活。
众所周知,语言表达的方式会影响思维方式,这种分类也让我的思考问题的基本面限制在这两个方面上。然而毕竟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必要批判它,把它否定掉,所以就任由它在脑海里扎根长大了。
既然谈及持久满足,那么兴趣就必然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很老持续很久的问题了。
把兴趣当调料
在『走出地下室』中,我曾经谈到,我理想的未来要找一份工作,然后在这个工作让我感到充实的基础上,在其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就如同藤蔓依附与大树,吃饭的主食与调料一样。
在这样的态度下,兴趣可让生活有趣而且充实。
钓鱼、做手工、集邮、旅行、养花、养猫、摄影、搞博客...
跟别人有着小小的不同,幸福,而且自得其乐。
从小学三年级收集到第一个烟盒盖子到昨天早上散步前,我一直把兴趣看做佐料,即使表达的形式不同,但归根到底仍旧是那个意思。
周末爬山,放学捉鱼,读书看报,听歌写作,无一不是一种消遣,一种享受,一种趣味,一种抵抗黑暗浪涌与庸俗的方式。
把兴趣当事业
我也曾经想过,一旦把兴趣投入的太多,让变成一种事业,自己可能就会对这个兴趣产生厌倦,它就失去了其所拥有的魅力。
如同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距离才能产生美。
这个想法是在去年六月份在一篇短篇小说中得到加上的。小说主角阴差阳错把写笑话做成了事业后,下半辈子便活在悲剧中。
这个观点是维持兴趣调料化的守卫,但更是我进一步思考的绊脚石,作为一名多重否定主义者,我要否定这个观点。
兴趣不仅仅只一种生活的附庸!
兴趣可以做一种事业,前提是它与自由意志的直接关联不多。比如摄影,编程,音乐,美术,写作等等,这些兴趣可以稳步发展,也不至于对自己的生活,内心情绪造成太多的影响。而其他那些诸如助人为乐、为人类解放斗争,与他人/内心接触太多的行为,往往会对生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那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兴趣爱好其实是一种自我牺牲,一种剥夺了自由意志的牺牲。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国家富强,简言之就是大家都要去赚钱。改革开放后,没有公社了,大家都承包自己的生产,自己的赚的钱都是自己的。利己主义是官方提倡的,生活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人人都精致利己,利己观念形成是不可避免的事,所以我现在认为值得培养的兴趣爱好不应该为了其他人而应该体现自由意志是不可避免的事。
经过这一番批判性思考后,我们就可以认为兴趣应与学习处于等价地位,这样一来,人生的两个基本方面已经确定了,还是学习与生活。
把兴趣当做事业是有诸多好处的。
首先是更专业化地学习,把自己定义为爱好者/发烧友,学起东西来总是吊儿郎当,把非专业作为借口来掩饰自己能力的不足。一但把它作为一种专业,一种未来的事业去学习,那么就会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学习投入也会更多,更深入,而非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当然了,这样的前提是要先钻进去,能感受到趣味,钻不进去的话,把兴趣当做专业来学习就是一种折磨,一种自杀。这就需要你经常发展、培养、维护自己的兴趣爱好。
其次是可以提高人生的鲁棒性(抵抗干扰的能力),以这样的态度去学习,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副业了,给自己铺路,创造一个未来可以依靠的东西。而且有点危机感的时候效率会更好,比如职涯后期。
生活
从此处开始,没有时间写了。
第二个点是生活。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基本点,每个人都不一样(废话),我就谈谈自己吧。
核心观念是与生活接触。
表达
表达是跟我个人经历联系比较密切的点。
表达有益身心健康
表达侵蚀思想
以前我用QQ空间发照片,后来我写博客,现在用长毛象发短文。
不管是何种形式,总归只有一点。表达的深度与表达的频率。
表达的频率越高,深度就越低,但是展现的东西就越宽泛,越细腻。
表达的频率越低,只要表达受到意志,就会往更深入的方向思考,深度也就越高。
还是骑墙派的思想好,找到一个折中点。
将自由表达与深度表达相结合。
(没错,是发出来声音的那种) ↩︎